“百日读书”主题校园读书活动读后感分享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冒险,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读完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内心的角落。这些书宛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人的灵魂,在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现在,我们将几位同学精彩的读后感节选分享给大家,一同感受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感悟与成长!
01
《保卫延安》
点此亲启
《保卫延安》
作者: 杜鹏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 杜鹏程著的《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被誉为“英雄史诗”。它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出色地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 描绘出一幅真实、壮丽的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作品围绕西北战场我军正规部队与千倍于我军的敌人的浴血奋战,以我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连所参加的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艺术地概括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进程, 作品所描写的人民战争的场面, 规模宏大, 头绪纷繁, 从高级将领的重大决策到基层连队的战斗生活, 大大小小战斗的组织和进行, 以及根据地人民和游击队的斗争, 给予了真实、正面的描写。
沉浸在这部作品中,我被深深地触动,它让我更加透彻地理解了“钢铁意志”的深邃含义。那不仅仅是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勇无畏,更是在艰难困苦与严峻挑战面前的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重重挑战时都应该用心学习和传承的宝贵品质。 ——何佳瑶《保卫延安》读后感节选
02
《瓦尔登湖》
点此亲启
《瓦尔登湖》
作者: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
出版社:2007年王家湘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品简介:《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这种与自然的深度连接,梭罗远离尘世的喧嚣,独自在湖畔思考人生、哲学和社会。他质疑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批判人们盲目追求功利和物质享受的行为。他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世俗的价值观所左右。
这本书也让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读完《瓦尔登湖》,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好,懂得了简约生活的真谛,也明白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的成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然和生活的记录,更是一本引导我们回归内心、寻找真正自我的指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像梭罗一样,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不迷失方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真谛。它让我明白,生活可以很简单,幸福也可以很纯粹,只要我们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去拥抱自然的怀抱。
——李明琼《瓦尔登湖》读后感节选
03
《白鹿原》
点此亲启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白鹿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它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为背景,讲述了白、鹿两家几代人的恩怨纠葛,以及他们在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的命运沉浮。这部小说深刻地描绘了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尤其是土地改革、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读完《白鹿原》,我被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和丰富的人物群像所震撼。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命运多舛,他们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伦理、家族观念以及在社会动荡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白嘉轩的正直、鹿子霖的狡猾、田小娥的悲惨命运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世成《白鹿原》读后感节选
04
《战争奇观》
点此亲启
《战争奇观》
作者:柳杞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背景题材取材于 1943 年秋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反 “扫荡” 斗争。以八路军某部电话班的活动为主线,生动描绘了他们不畏日寇疯狂 “扫荡”,英勇顽强且机智灵活地坚守岗位,为指挥机关做好情报工作,配合大部队打击敌人的事迹。通过电话站这一独特视角,呈现出一幅根据地军民反 “扫荡” 斗争生活的绚丽多彩的画面。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班长铁锚、邢天飞,地方干部石中玉、李山多,以及儿童团员王小牛等英雄形象。
这本书生动地展现了战争中的种种奇特景象和英勇事迹,使我内心深受震撼。书中描绘的战争场景仿佛把我带回到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那些在战争中顽强拼搏的英雄们,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令人敬佩。无论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岗位,还是以机智灵活的策略对抗敌人,都彰显了人类在困境中的不屈精神。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也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从这些战争奇观中汲取力量,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梁应权《战争奇观》读后感节选
05
《马孔多在下雨》
点此亲启
《马孔多在下雨》
作者:周于旸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马孔多在下雨》由十个短篇组成,书名短篇围绕着马孔多迷宫展开,在雨天形成闭环,文章背景出于《百年孤独》故事发展又独立存在。此书的十个故事,都从不同的生活环境展开,围绕着对孤独的认知与看法,故事里的主角多带有奇幻色彩,他们在不同的经历中对孤独有了新的认知和成长。
阅读此书,林林总总的人物穿行在文本中,展露着他们怪诞的现实与过去,透过他们的影子我也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终点,角色的情绪都归于平静,他们的生活迎来新的高潮,我的生活也在继续着。此书再一次让我认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漫长。周于旸的笔下,生死像石子,他给我们展示的是石子荡起的波纹,永不平静的海。我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行动和当下行动带来的感受上,真正的活在当下,去体会整个人生叠加的当下。
——刘一燕《马孔多在下雨》读后感节选
06
《毛泽东诗词全集》
点此亲启
《毛泽东诗词全集》
作者:徐四海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内容简介: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悠久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诗美。在漫长的岁月里,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熏陶了几代中国人。
毛泽东的诗词,是熠熠生辉的明珠,每次诵读,宛如踏上一场震撼心灵的旅途。
是革命的檄文,战斗的号角。“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往无前的勇气,视艰难险阻为等闲的豪迈,仿佛看到了红军坚定前行的身影,感受到不屈不挠的力量。
是壮丽的画卷,辽阔的诗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恢宏的气魄,展现祖国大地的雄伟壮阔,为这广袤的天地心生敬畏。
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从容的处世哲学,面对生活中的风浪,也多了几分定力。
毛泽东诗词,充满激情与力量,闪耀智慧与光芒。在历史见证下,唱时代强音,激励吾侪勇往直前。
——潘君博《毛泽东诗集》读后感节选
07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点此亲启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3年。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中走出,经历了俄国革命和内战的洗礼,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小说通过保尔的故事,展现了个人在集体主义和革命理想指引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和精神升华的过程。保尔的形象象征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激励了无数读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展现了一个人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如何战胜敌人、战胜自我,以及如何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从而创造出非凡成就并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
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革命和战争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成长、关于理想与信念的伟大著作。它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享受安逸,而在于在不断的奋斗和磨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保尔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我的心灵,激励着我要像保尔一样,用钢铁般的意志去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邱稼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节选
08
《路过你的全世界》
点此亲启
《路过你的全世界》
作者:林宛央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内容简介:我们身边的爱情故事,有美好、疼痛、遗憾、宿命,也有回归与温暖。有些瞬间,我们能在这些故事里看到自己,会因它们想起某个人、某段爱情。曾经软弱如今倔强,曾经辜负如今珍重,故事里的人物就是我们,我们都被世界温柔爱着。
要给每一个时空、年代、人生、个人一个相信爱的理由,献给所有爱情。随便翻开一页,邂逅其中一句,让这些柔软心动的文字,陪伴我们走过晴天、雨天,让温暖路过全世界,如影随形。
我们路过别人的世界,别人也路过我们的世界,在这些交错的瞬间,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这些痕迹或许是甜蜜的回忆,或许是痛苦的伤疤,但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教会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个当下。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但在路过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爱与被爱,这便是生命最美好的意义。它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回味那些曾经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和事,带着温暖与感动,继续前行。 ——唐伟超《路过你的全世界》读后感节选
09
《法律的悖论》
点此亲启
《法律的悖论》
作者:罗翔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简介:《法律的悖论》是由罗翔所著的一本探讨法律中悖论现象的书籍。真悖论是指看似荒谬的结果却被证明是真实的,而假悖论则是“似是而非”的情况。该书通过分析14类经典的对向案件,揭示了法律中的盲区,帮助读者理解法治的核心。书中讨论了诸如“法律是否应该讲感情”、“自愿被人杀死是否算犯罪”、“名誉权在不在意名誉的情况下是否会被侵犯”等问题,旨在通过这些讨论锻炼读者的思维,承认理性的有限,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容。
我们活在不断流逝的瞬间之中,但每一个瞬间又都是永恒的一个刹那,就在你刚刚阅读本文的几分钟内,我们简单思考了一些作为人类才会思考的问题,短暂的瞬间已逝去,但它却汇入时间的长河,成为永恒的一部分,我们的短暂也仍然可以触摸到永恒的脉搏。
这是悖论吗?
——张季宇《法律的悖论》读后感节选
10
《简·爱》
点此亲启
《简·爱》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内容简介:《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女性勇于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的觉醒精神,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
读完《简·爱》,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简的故事告诉我,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用宽容和善良去化解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张粤琴《简·爱》读后感节选
『END』
亲爱的同学们,读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每一本书都是一把钥匙,开启一扇通往未知的门。让我们拿起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还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与书为伴,在书的世界里茁壮成长,让阅读成为我们一生的习惯。
编辑|读后感分享者
排版|赖俊安
审核|刘雅炜
监制|陈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