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书香飘” 百日读书第二期读后感分享盛宴

文摘   2024-11-02 10:27   四川  

“校园书香飘”

百日读书第二期读后感分享盛宴

-READING ACTIVITIES-


“百日读书”主题校园读书活动读后感第二期分享

在校园的书香氛围中,我们的第二期百日读书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在这一百天里,沉浸于书海,与无数的智慧灵魂对话,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感悟。如今,又到了我们分享读后感的精彩时刻。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文字的世界,感受同学们在阅读中的成长与思索。




01


《第二炉香》

点此亲启

《第二炉香》

作者:张爱玲

作品名称::第二炉香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第二炉香》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3年8—9月《紫罗兰》杂志第五期、第六期,收入《传奇》,中国大陆地区版本收录于小说集《倾城之恋》。《第二炉香》讲述了一个处在异地他乡的白种人罗杰的不幸婚姻与人生悲剧。一位寡居母亲为了留住女儿,有意不给两个先后出嫁的女儿进行性教育,使得两位女儿控诉丈夫为“禽兽”,最终女儿离婚、女婿自杀,导致婚姻走向毁灭。

该小说以性的本能缺失为构架,通过文中各个人物的悲惨经历发出了对性与本能、人性与社会甚至时代苍凉的反思与批判。读《第二香炉》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人生困境和爱情本质的一种深深的无奈。薇龙的遭遇就像是无数普通人命运的写照,在生活的压力下,很难坚守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而她在爱情中的迷失更是提醒着读者,爱情需要理性的审视,不能仅仅沉浸于一时的幻想之中。同时,小说也让我重新思考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压抑和塑造作用,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性的弱点被放大,而美好的品质却往往被掩埋。

  ——何佩茹《第二炉香》读后感

02


《泰戈尔诗选》

点此亲启

《泰戈尔诗选》

作者:泰戈尔

出版社:中国国家出版社

书本简介:《泰戈尔诗选》是一部由印度诗人、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创作的诗集,通常包含几个著名的诗集。这部诗选不仅反映了泰戈尔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他对宇宙、生命及印度文化的深刻。

阅读《泰戈尔诗选》后,我深深被这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所打动。泰戈尔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共鸣和震撼。

泰戈尔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他的诗歌描绘了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如《飞鸟集》中的诗句“天空的蔚蓝是鸟儿的家,大地的绿意是花朵的床”,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如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深刻思考,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反思。泰戈尔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抗,如《新月集》中对童真世界的赞美,让我感受到自由的魅力和力量。总的来说,阅读《泰戈尔诗选》是一次深刻的艺术和心灵的旅行。

——胡冰彦《泰戈尔诗选》读后感

03


《天堂旅行团》

点此亲启

《天堂旅行团》

作者:张嘉佳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该书讲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平凡却惊心动魄的人生。几乎要被生活碾压成泥的主人公宋一鲤,意外踏上一场有关生命意义与救赎的治愈之旅。宋一鲤的不理想人生,大概要从五岁时,父母婚姻不睦、父亲离家出走算起。刚强的母亲,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直至十岁,老家传来父亲病故的噩耗,少年宋一鲤的心里才开始真正地恨上了父亲——那个永远将自己丢在人间的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宋一鲤像其他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并与大学同学林艺结了婚。可在母亲病倒后,一切都变了。宋一鲤搞不清,这个弯是在哪儿拐的?他与妻子接手了家里的小饭馆,不仅无法照顾母亲,妻子也因不甘心这样生活而提出离婚。宋一鲤一下子被生活打懵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除了借酒浇愁,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宋一鲤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儿子、丈夫的责任,没法给母亲、妻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癌症女孩小聚,就像位天使,降临到了宋一鲤的“人间”。她不仅保护了宋一鲤,还赋予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因为小聚嚷着要去看演唱会,宋一鲤不得不开着他那辆破烂面包车,带着小聚从南京出发,去了武汉,去昆明,再去南昌,一路上遇见了很多人,打了好几场架,管了不少闲事。旅途中,宋一鲤的世界忽然开阔了,不再纠缠于自己在夜里数也数不清的伤痕。他亲眼看见了他人的痛苦与勇敢,看见了他人的责任与担当。

读完张嘉佳的《天堂旅行团》,心中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旅行,那些文字如同沿途的风景,既美丽又略带忧伤,让人在感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和珍贵。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中前行,有时会遇到风雨,有时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但正如书中所展现的那样,只要我们保持一颗乐观坚强的心,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梁婷《天堂旅行团》读后感


04


《红高粱》

点此亲启

《红高粱》

作者;莫言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内容简介;《红高梁》是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以抗战时期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主人公余占鳌与九儿的故事。余占鳌为心爱女人九儿杀人放火,后两人经营高梁酒坊。故事中余占鳌抗日但未真正认识抗战本质,展现了高密人民的顽强生命力和民族精神。

读完《红高粱》,我深感震撼。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高密的民间生活,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故事中的主人公余占鳌,是一个充满正义与野性的热血汉子。他为心爱的女人杀人放火,后苦练枪法报仇雪恨,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形象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小说中对高密人民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在抗战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民族精神,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总的来说,《红高粱》是一部充满生命力和情感的小说。它让我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我相信,这部小说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我不断前行。

——刘泽彦《红高粱》读后感


05


《小王子》

点此亲启

《小王子》

作者:【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翻译:周克希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小王子》以一名飞行员的视角,讲述了他在撒哈拉沙漠遇见来自B612小行星的小王子的故事。通过小王子讲述他在先后六个星球游历,遇见不同性格和阶级的人,以小王子的纯真视角对成人世界的各种荒谬和功利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最终小王子与地球上相识的狐狸缔结的深厚的情谊,狐狸教会他“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并懂得了之所以他的那朵玫瑰是如此珍贵,正是因为他为她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即使在遥远的某处有一大片玫瑰花丛,她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枝。通过与小王子的交流,飞行员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的关系。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需要用心去发现和理解。过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忘记了内心的童真,而童心和想象力是感知美好、创造快乐的重要源泉,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成人对感受美往往缺乏耐心。他们忙于追求效率和结果,却忽视了过程中的美好和细节。小王子的故事便这样成为我们成年后内心世界一片纯真的净土,愿未来我们也同样保持着初心,用心灵真是的去感受事物的真谛。

——彭雯淇《小王子》读后感


06


《窄门》

点此亲启

《窄门》

作者:安德烈·纪德(法国)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窄门》讲述主人公杰罗姆和表姐阿莉莎的悲剧爱情故事。杰罗姆和阿莉莎自幼青梅竹马,杰罗姆第一次见表姐便产生了朦胧的爱慕之情,当他偶然发现阿莉莎目睹自己的母亲对父亲的背叛而承受巨大的痛苦时,心中便燃起了对阿莉莎强烈的同情和保护欲,并且将这当成了爱情。然而,阿莉莎始终认为爱情应当保持圣洁无比,丝毫不得沾染尘世间的任何亵渎与 玷污。她将爱情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认为自己是杰罗姆通往幸福的阻碍,最终导致两人情感的破裂。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这句话源自圣经。在小说中,窄门不仅是一个宗教意象,更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隐喻。它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精神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抉择。读完《窄门》,我深感其对爱情、信仰以及人性矛盾的深刻剖析与独特呈现。小说中的阿莉莎与杰罗姆,他们的爱情虽然以悲剧收场,但他们对爱的纯粹追求与坚韧留存,无疑是对人性光辉的有力颂扬。

总的来说,《窄门》是一部深度探讨爱情、信仰与人性矛盾的哲思之作。它启示我们反思个体在追求精神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抉择,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性矛盾中寻找内心的平衡与自由。尽管故事中的爱情以悲剧收场,但它所展现出的对爱的纯粹追求与坚韧留存,却让人感受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谢小雨《窄门》读后感


07


《林海雪原》

点此亲启

《林海雪原》


作者:曲波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林海雪原》是一部描写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战斗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少剑波带领的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盘踞在那里的国民党残匪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小分队成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无数次惊险的战斗,如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围剿大锅盔等。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波澜壮阔画卷,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智慧超群的英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林海雪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硝烟和战火的年代,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为了国家的和平、人民的幸福,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同时,小说也让我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就如同小分队在林海雪原中面临的重重险阻一样。这本书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进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易思辰 《林海雪原》 读后感


08


《病隙碎笔》

点此亲启

《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简介:《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继双腿瘫痪三十年后又发生双肾功能衰竭,每周进行两次血液透析的恶劣身体状态下写出来的,但在书里依然看不到一丝关于疼痛的呻吟,作者给读者留下的依然是一个充满哲思,沐浴在思想之河中的史铁生。成长、生病、爱情、死亡等问题在他的追问下一一诉诸笔端。

史铁生就是在对生命本质不断地问难下,逐渐走向内心并愈走愈远。如果说,生病是一种偶然,那这种偶然的结果对于生命来说终究是一种必然,生命过程又总是充满了这种偶然性,这是否意味着一种宿命?如果是宿命,个人对命运的反抗又该怎么解释?史铁生笔下不乏一种宿命的伤感,然而更多的则是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在宿命与抗争之间,他通过对自身的反顾开始了对整个生命存在的探索。在对于这些最本质的生存问题的追问下,他终于抵达内心深处一种广阔的安宁,并鼓舞千万病痛中的人。这本散文集充满对人生的诘问、探索与解答,史铁生虽饱受疾病的折磨,但精神是明朗的。作者曾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这一生,疾病总是来来回回。但读他的文章时却感觉不到一丝病痛的阴影,反而总是让读者沐浴在澄明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史铁生在苦难中用文字救赎自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书中教会我们学会去接纳苦难,给与迷茫者力量以他自己从未向读者显露过的顽强留下生生不息的热情,鼓励人们重新寻找爱愿与信仰。困惑时阅读他的书,或许能让你在当下的黑暗里看到点点星光。

——张玲《病隙碎笔》读后感


09


《世纪伟人邓小平》

点此亲启

《世纪伟人邓小平》

作者:刘金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世纪伟人邓小平》叙述了邓小平从留学受莫斯科中山大学熏陶,到25岁的红七军政委,呕心沥血建设挺进大别山,决战淮海初到中央,然后初到党中央七千人大会,大斗四人帮三次复出,成为第二次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推动农村改革平反冤假错案,城市改革经济特区,四个坚持小康目标,南方谈话长存伟绩。

读完这本书我想在这里引用一句“ 20 世纪是英雄迭出的时代,因为目不暇接的历史主题酝酿了太多的“舞台”风云。20 世纪的中国,更是从大悲大患中举步维艰地走过来的,迭出的英雄使这条历史航道充满波澜壮的动人风色。而伟人和一般的英雄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他能改变历史航道的流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个人认为,作为青年一定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高渺的精神高度。

——张涛《世纪伟人邓小平》读后感


10


《面纱》

点此亲启

《面纱》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婚姻、背叛和救赎的故事。

     基蒂和沃尔特来到了中国。在那里,她目睹了沃尔特的无私和勇敢,也经历了霍乱带来的死亡和绝望。在沃尔特因霍乱去世后,基蒂回到英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她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虚荣和浅薄,决心开始新的生活。

     读完《面纱》后,我被基蒂的成长和转变所打动。她从一个只关心外表和社交地位的女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深度、有同情心的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自我价值不在于他人的眼光,而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以及我们如何从这些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小说中沃尔特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冷静和智慧,以及他对基蒂深沉而复杂的爱,都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敬意。尽管他知道基蒂并不爱他,但他仍然愿意为她做出牺牲,这种无私的爱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面纱》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它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灰色地带。查理·汤森的自私和虚伪,基蒂母亲的势利和冷漠,都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和塑造。通过这些角色,毛姆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以及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所做出的选择如何定义我们的人生。

      《面纱》它让我们思考了爱情、婚姻、自我认知和社会价值观。通过基蒂的经历,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部小说不仅提供了情感上的共鸣,也给予了我们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张子睿《面纱》读后感



END


第二期的百日读书活动读后感分享落下帷幕,但同学们的阅读之旅仍在继续。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向新世界的门,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心灵的探索。希望大家能在阅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收获更多的美好与智慧。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再次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与感动。



编辑|第二期读后感分享者

排版|李明琼

审核|刘雅炜

监制|陈忠斌

吉利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欢迎您的加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