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卷历史试题官方分析

教育   2024-10-31 16:17   陕西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 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 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 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 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 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

本题以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的器物设置问题情境,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商业贸易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和特定问题情境,理解信息意义,辨析其内容,了解重要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准确把握和认识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

【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商业”的概念及其“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内涵,正确理解商业和货币的关系。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此时的交换主要是生产者与需要者之间的直接交换,多为物物交换。随着交换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为媒介来完成交换。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贝类,之后货币的材质逐渐丰富,夏朝二里头遗址就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大约商朝后期,开始出现了铜铸币。青铜币和包金币等铸币的使用是当时商业活动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表现,故D 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中的器物都是新石器时代的一般器物,它们可能是当时物物交换的物品,但不是货币,不能作为商业有较高程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A、B、C选项错误。

2. 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 重构统治秩序

B. 限制贵族特权

C. 以德行教化民众

D. 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

本题以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对礼、俗的不同做法创设问题情境,考查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与转型,要求考生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能够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事物进行阐释。

【试题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西周建立后,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允许诸侯国“简其礼,从其俗”。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了西周社会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新贵族崛起,中小地主出现。新兴地主阶级成为诸侯国的政治主宰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各国纷纷开始进行变法,试图通过移风易俗建立起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导的一种新的统治秩序,故A选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变革中,对原有礼制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冲击了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秩序,但它们更多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变法改革的手段或影响 而不是他们变革的最终目的,故B、D选项错误。“以德行教化民众”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国理政主张,但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的社会环境中,其主张并不被诸侯国国君和新兴地主阶级所推崇和接纳,故C选项错误。    

3. 图1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A. 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 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 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 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

本题以宋代王猎的个人经历创设问题情境,考查了中国古代社会传统观念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要求考生能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并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整合,完成针对问题的信息提炼。在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解释历史问题。

【试题解析】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流动性增强等等。试题的最大亮点是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直接考查,而是要求考生能将相关问题放在中国古代史较大时段内,更为宏观、全面、客观的认识宋代社会的变化,进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王猎所说“吾志”的含义和王猎最终“得出身”这一现象的社会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本商末”思想长期处于社会经济意识的主流,社会上“士志于道”的价值观念和轻商态度既普遍又根深蒂固。从王猎“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后发出“此败吾志”的感慨,可以看出王猎对入仕的矢志不渝、孜孜以求;从他最后还是放弃了从事商业活动,得出身为主簿可以看出,在传统观念束缚下,宋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也是相对的。因此,B选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宋代士商关系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从“此败吾志也”等信息可以看出,士人治学向道的传统人生价值取向仍然根深蒂固,故A 选项错误。宋代的商品经济相对较为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有所改善,但不代表其政治地位的提升,故C选项错误。自隋朝创建科举制以来,唐宋直至清代,历代选官方式都是以一(科举制)为主、多途并举,并未因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变动;同时,材料中也未有经济发展与选官制度关系的信息,故D 选项错误。

4. 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 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 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

本题以宋元、明清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主要对象的变化设置问题情境,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宋元及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整体认识,要求考生将相对具体的历史现象置于宏阔的时空背景下加以考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对具体历史现象进行解释,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进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试题解析】

畜牧兽医专著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专业性农书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环境的不同,畜牧兽医专著的主要记述对象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历史著述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状况的反映。试题以畜牧兽医专著所记内容为切入点,不在于对其“专业性”的考察,而是要求考生能充分认识其内容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考生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宋元和明清两个历史时期社会的变化。社会动荡,军事斗争对马匹的需求更大;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牛的需求更多,相较宋元而言,明清时期更为统一和安定,故C项正确。相对于牛而言,马是更重要的“军事资源”,A选项“强化对军事资源的控制”的说法,与材料中从宋元到明清对马的记述相对减少这一信息相矛盾,因此是错误的。“土地兼并”“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与畜牧兽医专著记述对象变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故B、D选项错误。    

5. 表1为1846~1905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A. 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 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 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 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

本题以晚清时期英国来华建筑师在数量和地区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将材料信息置于晚清中国这一时空框架下,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强尤其是英国侵华的过程、特点、性质等进行分析,能够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起英国建筑师在华时空分布与英国对华侵略之间、列强对华侵略逐渐加剧与清政府外交步步退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的理解具体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

【试题解析】

晚清时期、伴随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将侵略触角逐渐延伸到中国各地,呈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侵略区域日趋扩大——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逐渐延长江溯流而上深入中国内地,从长江流域逐渐扩展到清政府的政治中心京津地区;侵略特权逐渐扩大——仅就通商口岸而言,从最初的开口通商,到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再到抢占租借地。英国来华建筑师的数量和地区分布是英国及列强对华侵略步步深入的缩影;而清政府的软弱,不断妥协退让是英国侵略日益加深的一个主要原因,英国侵略势力的扩张和清政府软弱退让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故A 选项正确。“势力范围”是一个特定概念,是指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为了其自身利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将某些国家或地区纳入其控制范围,并通过签订不平等条鱼来确保其控制,不允许其他国家和势力插足。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将长江流域等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故B选项错误。晚清时期,列强对华侵略主要以武装侵略为先导,进行经济、文化侵略,这一方式未出现根本性改变;其经济侵略方式,在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末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选项错误。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平等的,而英国建筑师来华多为租界、教堂等服务,是英国侵华的产物,他们是西方列强侵华的“帮凶”。同时,英国建筑师来华,虽客观上在近代中国文化领域特别是建筑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能简单的将其定性为文化交流而掩盖了其侵略本质,故D 选项错误。

6. 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 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 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 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 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

本题以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段讲话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考生正确把握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的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要求考生能够获取信息有效信息,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历史事物放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考查了考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物之间内在关系、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试题解析】

试题以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国民革命等具体的革命运动切入,要求考生在对这些具体历史事件理解的基础上,深刻认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材料中“旧的方法”是指辛亥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吴玉章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只是效仿法国革命、是一场资产性质的政治革命,最大成果是推翻了当时的君主专制制度,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改变社会性质。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面临着解除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解放;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开发实业,解决土地问题,建设发展国家;启导人们的觉悟,组织动员广大民众等革命任务。基于这一认识,吴玉章强调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开展一场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的社会革命运动,将革命推向全国。同时,结合“1926年”等信息,可知“现在的新环境”是指国民革命的蓬勃兴起,故D选项正确。吴玉章的话着眼于中国社会和革命活动的整体和全局,而非革命力量、革命理论等单一的具体问题,故A、B选项错误。从吴玉章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旧方法”,在中国“走不通”等信息可以看出,吴玉章对法国大革命持有否定态度。因此,其讲话并不在于强调从法国大革命中吸取经验教训,故C 选项错误。

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A. 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 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

本题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报刊名称的关键词设置问题情境,要求考生能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在归纳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要求考生能够将问题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对具体历史事物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引导考生进一步深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试题解析】

报刊命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创办报刊名称的关键词切入,考查了考生对特定历史时期阶段特征和基本史事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准确掌握新民主革命时期各个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及其具体表现。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红旗”“红色”是党和红军的象征,代表着革命的方向,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革命符号。同时,“工人”“青年”作为高频用词,出现在《赤色青年》《苏区工人》《工农兵》等重要刊物上,这是历史的延续性,也体现了鲜明的苏区特色,故B 选项正确。确定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这属于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这属于全面抗战时期;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是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这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A、C、D 选项错误。    

8. 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 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 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

本题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科学院的两个办院方针创设问题情境,考查了考生从试题素材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能结合特定时空背景对材料进行整合、理解和解释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能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并对具体史事作出正确解释。

【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方法,处理好发展与变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细致考察两个办院方针的差异性,更要将其放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宏观背景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1979年办院方针的提出正处于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虽明确了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标,但主要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综合性的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依然以“基础”为重。1984年方针是对1979年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大大加强应用研究”就是鼓励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更多和更直接参加国家“发展工作”,突出了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故A 选项正确。B、D选项所涉及方针政策的提出都晚于这一历史时期;C选项以“科学技术人才”为对象,不是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的主旨,故B、C、D 均为错误选项。

9.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A. 结伴而不结盟

B. 改善南北关系

C.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 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

本题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关于全球发展问题的谈话设置问题情境,考查了考生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并运用具体的知识和学科方法,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整合,完成针对问题的信息提炼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

【试题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邓小平把当代世界的问题归结为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本题以邓小平的谈话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当代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获取材料的核心信息,依据信息准确理解邓小平讲话的要旨。讲话中的“十一二亿人”和“三十多亿人”将世界划分为了两个部分:发达国家(北) 和发展中国家(南);“很难说”这一信息反映了邓小平对世界这两个部分关系的态度和认识。据此可知,B 选项正确。A、C选项所提到的外交主张主要是处理“大国”关系,D选项是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主张,故都是错误选项。

10. 图2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图3 为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表的片段。据此可知    

A. 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B. 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

C. 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

D. 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

本题以两则与纪年相关的实物史料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概括提炼材料有效信息,运用比较、归纳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综合分析不同来源的史料,认识史料所具有的不同或相同价值,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够将历史事物置于具体时空框架之下加以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试题解析】

本题通过对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两则实物史料的比较和运用,要求考生知道史料的类型及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掌握鉴别和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探究的基本方法。两则史料都与纪年相关,且“对抗并彻底击败北方之年”“哮喘咳嗽年”“流星年”“和平年”都采取了类似的纪年方式,即都以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年份名称。这样,在历史研究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年份名称的记录,了解许多历史上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故D 选项正确。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但无论试题材料,还是相关历史知识.均无法在19世纪北美印第安人与公元前2700年之前的古埃及文明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故A 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古埃及和北美印第安人采取事件纪年的方法,并无来自其他文明地区的佐证. 无法得出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故B 选项错误。人类社会有从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但世界不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社会发展进程并不完全相同,故C选项错误。

11. 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A. 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 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 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

本题以中世纪西欧城市行会成员资格的演变为材料创设情境,考查了考生概括提炼材料信息并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正确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物之间内在关系、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试题解析】    

试题以行会成员资格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兴起与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理解中世纪中后期西欧行会的基本性质以及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中世纪西欧行会成员资格的转变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之间建立起历史联系。中世纪西欧的生产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行会手工业虽然进行的是商品生产,但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大部分是为附近比较狭小的市场生产,以满足本地消费为主。13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尤其是工商业的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面对这种局面.行会采取各种限制措施,既要阻止来自外地城市和本地乡村的商品不对行会生产的产品构成威胁,同时也要加强对行会内部生产的控制,以免行会产品过多以致市场无法容纳,其结果就是行会的封闭性与排外性的加强。这不仅针对外地的手工业者,也针对本地非行会成员家庭出身、试图按照常规方式跻身行会师傅之列的学徒与帮工,故B选项正确。行会所追求的是一种稳定的简单再生产,其封闭性致使其技术上墨守成规,反对革新改良、故A 选项错误。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一般应着眼于权力的民主化即充分吸收社会各阶层参与城市管理,以及城市管理机构的优化与管理职能的适时调整,故C 选错误。城市行会虽由王权特许而设立,但行会内部的社会分化与外部政治权力无关,规章制度的修改也在行会自身权力范围以内,不涉及王权与城市的关系,故D 选项错误。

12. 在某些意义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思想家的继承者,因为他们都相信犯罪和贪婪是罪恶环境的产物,也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但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更为“激进”,这是因为他们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

       A. 经济规律    B. 理想社会      C. 社会正义    D. 阶级斗争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

本题以启蒙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主张的异同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用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发展进程,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框架下的历史事物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理解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与欧洲启蒙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和思想的差异性。启蒙运动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是二者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和设计并不相同。启蒙思想家重在以理性为准则,构建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以政治民主、自由和法治为原则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力图打破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法治前提下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因此,以理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是启蒙思想家的关注重点。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将正在逐步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社会不公的根源,致力于取消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摆脱资产阶级以榨取利润的方式对人民的经济剥削与压迫,主张通过生产资料公有或合作劳动的方式建立起人们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完全平等的、公正和谐的理想社会。因此,空想社会主义把关注重点转向了对绝对的社会正义与平等的追求,对比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这正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激进”之处,故C选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但其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故A 选项错误。和古代一些先哲一样,启蒙思想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虽对“理想社会”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提出或设计了各自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蓝图,故B选项错误。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故D选项错误。

13. 图4为1918年 10月 23 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大兵与文官》。该漫画揭示出    

A. 英国对德国的强烈担忧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C. 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脆弱

D. 英、法、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

本题以1918年英国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大兵与文官》为素材创设情境,考查了考生根据历史信息的内容及其产生、传播和接受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和特定的问题情境,理解信息意义,辨析其内容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基础上,提取史料相关信息,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

【试题解析】

考生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解读图像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一战和战后国际关系的相关史实,建立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分析和推断,从而正确解读漫画的寓意,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

漫画刊出于1918年10月 23日,协约国与同盟国双方进行停战谈判,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战争要结束了,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结束。在如何处理德国及如何重建战后世界秩序上各国存在严重分歧,成为影响战后国际秩序的一大隐患。战后巴黎和会进展举步维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出的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原则等,都反映了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脆弱,故C选项正确。英国长期奉行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反对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主张,而是力图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制约法国的重要力量。因而,当时英国对德国不存在“强烈担忧”的问题,故A 选项错误。漫画的主题是“大兵与文官”围绕“停战”的讨论,主要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战后国际秩序等内容,没有讨论战争的性质问题,故B选项错误。英、法、美三国政府只是在“停战”这一具体问题上具有一致性,但在战后新的国际秩序建立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斗争,故D选项错误。

14. 表2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A. 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 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C.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 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参考答案】D

【考查目标】

本题以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能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并运用具体的知识和学科方法,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整合、完成针对问题的信息提炼;能够将历史事物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并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物之间内在关系和历史事物的本质。

【试题解析】

本题以美国对外投资情况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美国经济发展与对外政策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区分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国家投资”性质和目的不同,并将其放在“1935~1950年”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政府投资逐渐超过了私人投资,占据主导地位。联系罗斯福新政、二战、“冷战”等必备知识,可知美国的对外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不只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对外投资被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本质是为其对外战略服务的,故D选项正确。对外投资特别是私人投资数量的增加有其经济目的,与本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联系。但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投资的比例变化表明,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恢复”,而是凭借其已具有的经济优势,加强对外的政治、经济扩张,故A 选项错误。拉丁美洲是美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也是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的叙述与事实不符,故B选项错误。跨国公司的发展是对外投资增长的因素之一,但它不能解释政府投资这一国家行为的变化,并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跨国公司发展与美国对外投资关系的相关信息,故 C 选项错误。

15. 图5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B. 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C. 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D.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参考答案】A

【考查目标】

本题以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依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类商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并将英国经济发展置于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图表信息可知,英国进口商品结构在两个时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原料大幅减少,制成品明显增加,半成品占比也有增加,这说明了英国工业生产能力的相对下降,故A 选项正确。战后环境保护主义兴起,在客观上对工业布局及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商品进口整体结构,所以B选项错误;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对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占比产生一定影响,但它不是英国进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 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其进程加快可以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依赖增强,它无法解释英国自身生产力下降所引起的进口商品的结构性变化,故D 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 (12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江南经济区”的变迁

图6  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

图7 唐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

——据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概括说明“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体现了汉唐时期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12分)

【参考答案】

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    

(1)从汉代江南经济区指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唐代主要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与南方其他经济区并立等变化,体现出南方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角度作答 ;

(2)从汉代江南经济区“商业中心城”数量少,唐代“经济中心城”数量多并呈多中心、多层次分布等变化,体现出南方经济日趋繁荣角度作答;

(3)从汉代江南经济区交通干道较少、水路欠发达,唐代主次干道增多并与大运河、海路通道构成水陆交通网等变化、体现出南北、中外经济联系加强角度作答。

(若能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与汉唐经济发展趋势建立起联系,可酌情给分)

层次划分 :(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作答进行评价)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准确,只能与经济发展趋势建立起简单联系 ;

层次2:提取信息准确、完整,并能与经济发展趋势建立起密切联系。

【考查目标】

试题以汉唐两代“江南经济区”的变化来设置问题情境,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区域特征和演进脉络。要求考生具有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能够在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试题还考查了考生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并运用具体的知识和学科方法,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整合,完成针对问题的信息提炼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信息诠释,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

试题以“江南经济区”为中心,以“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为线索,考查中国古代从汉代到唐代经济的嬗变。作答本题时,要求考生以“变”为核心,着重从三个维度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

第一个维度是有效获取材料信息,知道材料中的哪些信息反映了“江南经济区”的“变”,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整合。依据两幅示意图及其图例,这些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域范围的变化,二是交通的变化,三是城市的变化。

第二个维度是能熟练掌握所学的“南方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南北经济联系加强”等高中历史课程的必备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南方经济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中地位的发展与嬗变。

第三个维度,是在“信息”维度和“知识”维度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并将其作为证据,得出结论——对从汉代到唐代“江南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阐释,也就是从南方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南方经济日趋繁荣、南方与其他地区经济联系加强等三个角度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

17. (13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

材料一 图8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

(小敏——弟弟,育才小学学生)

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

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过禁烟的命令。

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

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

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

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锁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图8    

材料二

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 ;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 (6分)

(2) 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 说明理由。(7分)

【参考答案】

(1)作答内容应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失败原因、性质等。

层次1 :对鸦片战争基本史实叙述笼统;

层次2:对鸦片战争基本史实概述较为准确,能客观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层次3:对鸦片战争基本史实概述准确、完整,能结合“1936年”等信息,在史实和时代背景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阐释合理、充分。

(2) 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

从在鸦片战争的刺激下,国人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是中国向近代转向的起点角度作答;

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角度作答;

从时人记载、历史著述等是全面客观书写鸦片战争史的重要参考角度作答。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考查目标】

本题通过设置学习情境与学术情境相结合的综合情境,引导考生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鸦片战争。要求考生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在对史事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运用这些信息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能够说出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重要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也考查了考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运用已有知识与方法,分析、论证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试题以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为主题,将大聪、小敏兄弟关于鸦片战争的会话置于抗日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引导考生对历史进行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养成尊重历史、用事实说话的良好学风,培养考生深厚的家国情怀。

【试题解析】

本题选取了两则材料,一则摘编自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属于学习情境;一则摘编自刘泽华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属于学术情境。这两则材料围绕着“‘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进行编排,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二是1936年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三是今天“你”眼中的鸦片战争。这三个层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第(1)题主要围绕前两个层次设计问题,考查考生对鸦片战争基本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从原因、经过、结果、失败原因、性质等方面对鸦片战争进行简要叙述,所考查的内容都是课程主干知识,体现了考查的基础性。在作答时,要特别注意上述第二层次与第一层次的关系,应依据“1936年”这一信息,联系日本对华侵略日趋严重的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阐述,这是大聪(当时国人) 对鸦片战争认识的时空背景。

第(2)题主要是围绕第三个层次进行问题设置,引导考生能依据材料多角度的认识历史问题,注重对考生创新思维的考查。在参考答案中,强调了应从多元视角(包括现代化的视角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视角)、全面客观等方面去认识和阐释鸦片战争。同时,也鼓励考生创新性的从其他角度去“书写”鸦片战争,言之有理即可。

18. (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数字里的上海

材料一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统计》

提取材料信息,以“上海·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一) 信息提取

信息举例:

(1)材料一:上海解放前,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外国资本控制公用事业、官僚资本居垄断地位,是全国工业中心等;

(2)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轻重工业相对协调发展,大力支援全国工业建设,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等。(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

层次要求 :

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2 :提取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地分类归纳。

(二) 历史阐述

阐述角度 :(阐述应主要包括四个角度)

(1) 结合上海解放前是全国工业中心、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等信息,从上海是旧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缩影角度阐述;

(2)结合解放前的上海官僚资本居垄断地位、外国资本控制公用事业等信息,从上海是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业不能独立发展的缩影角度阐述;

(3)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轻重工业相对协调发展、大力支援全国工业建设等信息,从上海是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和形成合理工业布局的缩影角度阐述;

(4)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等信息,联系解放前后上海的整体变化,从上海是新中国改变旧的不合理经济体系,建立新经济体制的缩影角度阐述。

(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层次要求 :(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

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进行简要说明;    

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充分的阐释说明。

(三) 历史表述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词不达意;

层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

层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考查目标】

本题以反映上海解放前后工业发展状况的两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考生能以上海工业发展的变化为参考,深刻认识中国工业在近代的发展和嬗变,理解历史事物发展中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等诸多方面的逻辑关系及其意义。考查了考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运用历史学科概念、术语,进行符合作答要求和逻辑清晰的阐述等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并以此为基础史论结合的论证自己的观点;掌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具体历史问题。试题以新旧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变为线索,引导考生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树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贡献的远大志向。

【试题解析】

在新、旧中国,上海都是全国经济尤其是工业中心,以上海为例反映新、旧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在样本选择上具有典型性。历史短文的写作要依据试题提供的材料,紧紧围绕“缩影”这一主题,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第一,上海是旧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根据材料一中上海工业发展在全国占有绝对性优势地位、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等信息,得出上海是旧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缩影这一结论。(2)根据材料一中解放前的上海官僚资本居垄断地位、外国资本控制公用事业等信息,得出上海是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业不能独立发展的缩影这一结论。

第二,上海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缩影。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轻重工业相对协调发展、大力支援全国工业建设等信息,可以从上海是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和形成合理工业布局的缩影角度阐述。

第三,上海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巨变的缩影。关键是建立起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联系,知道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19.(16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非洲的“解放”

材料一 表3 是 1960~1980年部分非洲国家主要商品出口情况统计。

表3

区域

国别

主要商品

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北部非洲

埃及

石油

4.6

57.8

阿尔及利亚

石油

67.5

91.6

东部非洲

埃塞俄比亚

咖啡

49.0

59.3

64.1

乌干达

咖啡

36.9

50.4

98.7

西部非洲

尼日利亚

石油

2.7

57.6

95.3

利比里亚

铁矿砂

41.9

70.1

52.7

中部非洲

加蓬

石油

21.4

34.3

62.3

刚果

石油

10.5

77.9

南部非洲

博茨瓦纳

钻石

14.7

60.8

赞比亚

95.2

91.3

——摘编自[肯尼亚]A. A.马兹鲁伊主编《非洲通史》(第八卷)    

材料二

1962~1995年,法国在非洲总共进行了19次军事行动,与非洲法语区国家共签订了23个军事合作协定。法国军队在其中六个国家执行“提高影响力的任务”:喀麦隆(10人)、吉布提(3500人)、加蓬(610人)、科特迪瓦(580人)、中非共和国(1500人)、塞内加尔(1300人)。

——摘编自[法]多米尼克·马亚尔《从历史角度看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

材料三

1963年10月,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在一次讲座中称:非洲新的统治者们所立足的都是欧洲创建的文明基础, 是欧洲的技术、欧洲的榜样和欧洲的思想让非洲世界走出野蛮时代, 与过去的传统分隔开来。非洲过去的历史, 如果有意义的话, 就在于它是欧洲的历史。

1999年8月, 尼日利亚的牧师瑞弗伦德·苏尖锐批评说:“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尼日利亚人民, 他们都是外国行为方式的模仿者, 喜欢在我们面前炫耀他们的欧美超道德(实际是非道德的)倾向……”

—摘编自[加纳]乔治·B. N.阿耶提《解放后的非洲:非洲未来发展的蓝图》等

分析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解放”。(16分)

【参考答案】

作答应主要包括四个角度 :

(1) 从改善单一产品的依附性经济结构、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经济上真正解放角度作答;

(2)从摆脱西方国家军事和政治控制,加强“南北对话”,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实现政治上真正解放角度作答 ;

(3)从摆脱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弘扬民族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实现文化上真正解放角度作答;

(4)从国家独立不等于真正的解放,只有从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精神、社会心态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角度作答。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层次划分 :(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作答进行评价)

层次1:对非洲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现状概括较为笼统,只能与“真正的解放”建立起一定联系;

层次2:对非洲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现状概括准确,能与“真正的解放”建立起逻辑联系。

【考查目标】

本题以反映“非洲独立年”以后非洲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等方面的三个材料创设情境,要求考生能从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非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多个时空维度去探讨“什么是真正的解放”这一问题。试题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用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并能准确运用历史学科概念和术语,综合历史知识与方法,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符合作答要求和逻辑清晰的论证和阐述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

【试题解析】

要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解决“它是什么样”的问题,即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知道独立后非洲国家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非洲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化问题突出,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材料二说明在非洲国家独立后,仍然没有摆脱前殖民宗主国(如法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影响”。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分别站在西方和非洲两个不同的立场上,说明了一个共同的史实——即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非洲的渗透严重。

其次,要清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即在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明确非洲国家发展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材料所反映现象及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可以从两个时间维度上加以考虑,一是历史的原因,即在殖民地时期,西方列强对非洲的侵略、掠夺和渗透;二是现实的原因,即在非洲“独立”后至今,西方大国利用不平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旧秩序对非洲的控制和剥削。    

最后,要明确“这样怎么样”的问题,即能建立三则材料信息之间的综合联系,知道非洲地区发展进程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解放”的内涵及其本质,得出非洲虽然实现了国家独立,但不等于真正的解放;非洲只有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找到独立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真正解放的结论。    

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第一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