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所处的时代,及时更新戏剧观念,在展现现代性上不断求索,是戏曲与城市化进程互动、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的关键一步。一方面,戏曲要更好地融入、表现当代都市文化,就必须有鉴别、有扬弃地继承传统,打破非黑即白的价值评判模式和单一、固化的表现手段,往纵深处挖掘,向精神层面探寻,才能让老传统开出新生面,产生更多具有现代品格的作品。另一方面,戏曲要主动适应现代演艺环境的变化,争取在大剧院、小剧场及城市新空间等实现创新传播,形成声浪。
中国戏曲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巫觋祭祀、先秦的歌舞俳优、汉代的角抵百戏、隋唐的歌舞戏与参军戏、宋元杂剧等多个发展阶段。历经数千年演变,远去的历史、古老的文明、曾经的生产生活方式,都融进戏曲艺术的方方面面。因此,戏曲不单是一种艺术形式或娱乐方式,也是地域文明的延伸、民风民俗的反映乃至社会进程的缩影。
从历史上看,受传统农业社会影响,戏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被打上了乡土文化的深刻烙印,但与此同时,戏曲的每一个繁荣发展时期,又无不与城市文明相向而行、与审美实践同步演进。宋杂剧的产生就是一例鲜活的佐证。北宋时期,官方破除坊市制度,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在一定限度内鼓励工商业发展,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市民阶层的产生。以都城汴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既是当时的经济富庶区域,也是戏剧活动的中心地带。在商业繁华区,营业性文艺场所瓦肆、勾栏兴起。据《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其间,各种表演艺术如参军戏、大曲、法曲、诸宫调等长时间交流碰撞,取长补短,形成了兼具故事、说白、音乐、角色分工等形态的全新艺术形式——宋杂剧,也标志着戏曲形制逐步走向成熟。
近现代以来,多个剧种从萌芽到成熟的经历,也进一步印证了戏曲民间性基因的不可或缺,走进城市、与市民审美和市场环境同步而行,让戏曲获得了艺术上的飞跃和影响力的提升。以山东代表性地方剧种吕剧为例,该剧种于1880年前后从鲁东北兴起,起初由艺人“跑门子”“盘凳子”或组班到周边集市、庙会演出,并未形成广泛影响。自1918年“车里班”首进济南起,多地艺人组班来到济南新市场、劝业场等地演出,不断汲取新的表演样式,与其他剧种班社同台献艺,使得新兴的吕剧在声腔、表演、剧目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迎来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源起浙江嵊州一带“的笃班”的越剧,也正是因为进入上海后不断革新发展,才一步步走向定名、成熟。为适应市民审美需要,越剧积极改革唱调,扩充角色行当,丰富剧目体制,逐渐成长为能与沪上其他艺术门类分庭抗礼的代表性剧种。
现如今,戏曲跟上城市化的进程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随着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社会生活不断变迁、生活场景日渐多元,传统戏曲也需要在现实环境中变化发展、融合出新。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尽管现在大多数剧种、院团走进了城市演出场所,却并不代表其均已及时完成向现代审美的转化。一些剧目仍蹈循不符合当下需求的老路,或走向曲高和寡的另一个极端,与当代都市文化精神相去甚远。
那么,当代戏曲应如何站稳于城市,并在与之偕行中探索更多可能?新时期以来,一批剧作家围绕传统戏曲现代化、地方戏曲都市化展开创新实践,比如以《金龙与蜉蝣》等为代表的“都市新淮剧”,就转向了对生命价值的多层次探索,展现出深刻的人文精神,推动了剧种的现代审美转型,亦为当下创作提供了启迪。
在笔者看来,正视所处的时代,及时更新戏剧观念,在展现现代性上不断求索,是戏曲与城市化进程互动、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人文精神获得了极大张扬。戏曲要更好地融入、表现当代都市文化,就必须有鉴别、有扬弃地继承传统,打破非黑即白的价值评判模式和单一、固化的表现手段,往纵深处挖掘,向精神层面探寻,才能让老传统开出新生面,产生更多具有现代品格的作品。需要指出的是,现实题材的作品也并非天然具备现代性,比如一些新创剧目虽然素材产生于当下,但在剧作理念、表现方法、价值取向上十分陈旧,或沉迷于谁对谁错的方案之争,或满足于讲一个正确、完整的故事,却未触及引人思考的心灵深处,未走在引领观念探索的前沿,难免与观众的审美期待形成落差。另一方面,戏曲要主动适应现代演艺环境的变化,争取在大剧院、小剧场及城市新空间等实现创新传播,形成声浪。在这个过程中,戏曲剧种、院团不能把体制内的获奖和补贴作为唯一出路,而应努力丰富艺术样态、拓展剧目类型、汲取多元手段,盘活沉浸式剧场、“云演艺”平台等各类空间形态,适应分众传播需要,避免创作选题与市场供给窄化,进而吸引和培育观众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戏曲没有必要以削足适履的方式迎合城市化进程,如果认识不到方言、声腔等民间性基因的可贵,盲目走入颠覆传统、雷同泛化、丧失个性、脱离大众的怪圈,同样偏移了逻辑起点,也难以完成现代化、城市化所提倡的自身价值更新与审美形态转化。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孙丛丛
原标题:让戏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偕行
北方戏曲传媒主编李天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 方 戏 曲 传 媒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