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渔回家,焕新滨海渔村——北港岛社区激活计划

政务   2024-11-30 17:02   海南  



前言

PREFACE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滨海渔村的发展成为了一道亟待探索的课题。今年5月至10月期间,在海南省民政厅举办的“公益海南”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的支持下,智渔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北港村开展了“让渔回家——滨海渔村社区激活计划”项目。


北港岛,一个紧邻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口市美丽海湾入口处的沿海渔村,既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湿地生态价值,又面临着渔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挑战。在此背景下,“让渔回家——滨海渔村社区激活计划”应运而生。


本项目的核心理念在于,深入挖掘传统渔业技艺,通过赋能社区居民,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设计相结合,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渔技渔俗体验和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产品。同时,项目旨在利用社区闲置空间,打造渔村文化公共空间,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滨海渔业社区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同走进北港岛,探寻这个项目如何为渔村注入新的活力。


多管齐下,激活渔村社区


项目伊始,团队深入社区,与超过50位北港原住村民进行面对面访谈,详细了解当地渔业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习俗以及面临的问题,产出了全面的访谈记录和问卷分析报告。并通过这些努力,筛选出6位关键村民,共同开启渔业传统技艺的创新之旅。


为了采访我们跑到了

阿姨的小店里

阿姨一边择菜

一边接受访谈


项目组在挖掘传统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激发村民创意。刚开始请阿姨们来讨论是不是可以用传统的织网技术做一些手工艺品,大家看着网上的一些样式纷纷出谋划策,琼玉姐是村里的出纳,她把家里各式各样的织网工具拿出来,带着大家现场就动手织了起来,第一代的渔网包就这样产生了。


第一代渔网包


后来大家经常聚到一起,从材料、款式、编织手法、配件等,不断改良优化。有一次阿姨们在编织过程中,不小心把原本该用的单线变成双线进行编织了,本以为可能是个失误,但我们立马表示这个做法或许也不错,鼓励阿姨们继续编织。慢慢地,阿姨们逐渐开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比如提手可以编成辫子更美观,颜色单调便多色编织等等,阿姨们手上的包越来越好看了。

除了阿姨们自己编织,我们也想是不是可以让更多人体验这些传统的技艺,于是我们与村民携手设计出两项渔文化体验课程,包括渔网编织体验课、手工贝类DIY,邀请了普通话好些的史青慧阿姨发展为课程导师,起初阿姨表示自己不会讲话不懂上课,对胜任这一角色着实没什么信心。但在接受一次次的媒体采访展示织网技术并教授这个过程中,阿姨逐渐克服了内心的紧张,变得自信起来。如今已然能够从容地为不少前来体验学习高校学生教授渔网编织的手艺。除此之外,我们还一同设计了五款渔文化文创周边,如渔网手提袋、渔网水杯兜、北港生态帽子、北港生态鼠标垫及北港蟹类拼图等。

这些产品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成为外界了解北港渔村文化的重要窗口,也为村民带来了额外收入。每织一个大包我们会按照40元工费付给阿姨们,有时候一次就会收到十几个包的订单,阿姨们都加班加点做包。问到阿姨们赚到钱的感受,陈美兰阿姨说“参与你们的活动好呀!有钱赚,可以补贴生活费,喝早茶,希望你们越做越好,这样就天天有钱赚。”


海大学生围坐学习渔网编织

小朋友们体验贝类手工DIY


为给渔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提供坚实平台,没接触过房屋改造的项目组也在北港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与村里各方协调沟通,小到物品的陈列,大到墙体的改造都由项目成员一一对接落实,尝试对当地农家书屋和文化室进行优化改造。打通多功能活动室和阅览室,扩大使用面积,并融入渔业文化特色,进行墙面装饰、展示区域设置,增添渔业文化相关书籍和展品。改造后的文化室成为北港村的文化新地标,免费向村民开放,同时也吸引着游客前来感受滨海渔村的独特魅力,目前可容纳20人进行手工活动体验。


改造后的文化室随处可见渔文化元素


项目期间,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持续的、系统性的社区互动与发展平台,挖掘潜在客户、验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并建立与潜在合作伙伴及渠道的长期联系。海口鲁能希尔顿酒店把阿姨们编织的渔网包打包到酒店的客房套餐里面,向更多客人推介北港传统和生态文化;民生银行海口分行组织VIP客户亲子家庭一起体验生态亲海、渔网编织、贝类手工活动;海南大学以北港岛为对象来进行设计,用本地的材料和文化为主开展课程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北港设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村民、座谈交流和体验当地渔文化,以专业的知识为北港村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通过跟这些企业和院校的合作,链接合作伙伴,挖掘潜在客户和市场需求,也持续验证我们的服务和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


村民阿姨

体验非遗扎染

我们在世界海洋日举办了渔网编织比赛,

众多村民积极参加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文化室外的广场空间,举办了渔网编织比赛、自然科普集市、海南非遗植物染主题活动等社区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北港村民提供了参与和体验的机会,也成为我们与社区建立长期联系、收集反馈、并不断改进我们服务的渠道。

这些活动吸引众多北港村民参与,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年轻妇女主动找家里老人了解编织技艺,村里的小朋友们也开始好奇阿婆、阿妈在做什么手艺活,传统文化逐渐在村里流动起来。除此之外,系列活动也让北港岛的传统渔村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知识得到广泛传播,线上线下传播量累计超过2万人次,极大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传统与现代融合,兼顾公益与经济


本项目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出了努力,同时考虑到了公益和经济效益。在滨海渔村的发展过程中,项目的几个特色和创新点显得尤为突出。

创新性地将服务运营转化为经济指标,是项目的一大亮点。项目在注重社会公益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社区发展的经济性,通过渔文化体验活动空间的打造和渔业体验活动的持续运营,为渔民提供了新的经济收入来源。项目期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通过系列活动及运营,为村民带来了超9000元的经济收入。此外,项目还成功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渔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经过多次改进后的渔网包


为了推动更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我们支持当地几位年轻人注册成立了北港青创旅游文化有限公司,从工商注册、开办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梳理业务等等,陪伴村里的年轻人创业,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二周,青创公司收到第一笔生态导览业务的1000元收入,后面陆续承接包括企业团建、生态亲海、亲子观鸟、生态研学等多种内容的活动,带领不少村民通过参与活动导览、手作教学等工作实现了增收。青创公司的成立为当地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持续运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确保项目成果能够长期惠及社区居民,实现社区的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相得益彰


经过五个月的持续努力,项目在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们看到了文化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和支持,这为双方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在文化传承方面,项目成功开发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渔技渔俗体验课程和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产品,让渔网编织等传统技艺通过现代体验课程和文创产品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改造后的渔村文化空间成为渔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直观感受滨海渔村的渔业文化魅力,使渔文化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社区闲置空间也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接待外宾时,他们对这一文化室的丰富渔村文化点赞,赞叹道:“这个不算大的房间,却展现了不少的渔村文化!”


外宾参观北港岛文化室,了解当地渔村文化

北港阿姨们正坐在文化室里一块编渔网包


社区发展层面,项目成果显著。通过参与项目活动,渔民们不仅增强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如北港村民翁琼玉、蒋妹三等,通过参与渔网编制授课和制作手工艺产品,实现了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此外,项目还提升了社区凝聚力,增进了渔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了更多外界关注与支持,为北港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村民翁琼玉阿姨

村民蒋妹三阿姨


多方认可,示范引领


同时,项目的实施赢得了受益对象、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好评,对机构发展和社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受益对象即北港村民对项目纷纷点赞。史青慧表示期待上课分享织网技艺,陈美兰称参与活动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林梅燕认为文化室改造促进了渔业文化传承,妇女收入增加;陈元晶则指出渔文化室保留了非遗记忆,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智渔在北港岛开展渔文化室改造和利用非物质文化“传统浅海捕捞技艺”开发的渔网包旅游产品,对北港村文旅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增加了游客体验项目,丰富了旅游产品;二是提升了北港文化形象,为文旅产业发展积累素材;三是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村民通过制作渔网包有了一定的收入。


——北港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凌云


利益相关方同样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北港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凌云和队员廖梦娇认为,项目推动了北港村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北港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

第一书记凌云

工作队队员廖梦娇为游客

讲解村史(图源:新华网)


在社会影响方面,项目执行期间,团队注重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将项目相关成果精心整理成案例,获得了国家和地方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为后续进一步链接更多资源、拓展项目影响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不仅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更为滨海渔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同时,项目活动得到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人民网、经济日报、南海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北港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滨海渔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史青慧阿姨接受媒体采访


未来,我们将基于此项目经验,继续争取多元社会资源,支持社区关键人能力建设,总结提炼社区工作方法,持续积累相关知识和案例。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全力支持北港青创旅游文化有限公司优化渔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社区经济稳定发展,为滨海渔村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随着北港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相信,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光,照亮渔村的未来。在这里,每个渔民的笑容,都是我们共同奋斗的最好证明。就如北港村民陈元晶所说“我们不是一群伟大的人,但是我们想努力把这种非遗记忆传承下去,努力把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渔文化的记忆”,北港岛,将在我们共同的呵护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 智渔微信公众号



END


编辑:叶维铭
二审:郑丽娟
三审:王聘钊

美好美兰
美美与共 美好美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