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做什么运动,都逃不过要面临极点的时候。跑步当然也不例外,相信大家都有过“心脏快蹦出来了,无论如何也跑不动了”的阶段。
运动学家将这个阶段称为“运动极点”。
之所以说它是个阶段,是因为极点终将扛过去,跑步也会越变越轻松。然而极点却并不会随着时间消失,今天咚妞就带大家看看在坚持跑步的路上到底该如何和极点相处,遇到极点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以及我们究竟能否超越极点。无论是刚开始跑步的跑友,已经跑了有一段时间的跑友,还是坚持跑步很久了的朋友,谁也无法自信满满地说自己已经到了怎么跑也不会累的阶段。所谓的“极点”现象就是指当我们的身体保有一定惰性时突然剧烈运动,由于内脏器官无法满足运动的需要而出现心率过高,呼吸困难,浑身乏力等症状。只是身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休息,极点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都会有所变化。
通常而言,肌肉是不容易产生惰性的,但内脏器官是极易产生惰性的。长时间不运动,人体很难接受从静止状态转为运动状态,故而此时的运动效率不高,无法及时为机体供氧也造成了机体缺氧和乳酸等代谢物堆积的情况,因而使机体产生“极点”现象。所以如果长期不运动或者停跑较长时间突然开始激烈跑步,都会引起极点现象的产生,从而难以再继续跑下去。每个人的极点都不同,如何判断自己的极点在什么时候呢?相信很多跑友都深有感触:刚开始跑的时候可能跑不到五公里就觉得可以了,打扰了,是我不配再跑下去了。这个让你想要停下来的节点就是极点。换句话说,当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跑到5公里也没有那么累了,身心均发出想要继续跑下去的信号,就说明你已经成功克服了自己的运动极点。当我们在跑步的过程中遇到了极点,估计很多人都会像咚妞一样因为身体太难受了选择放弃,然而实际上这样的突然停止并不利于之后的跑步。专家表示,只要没有基础病,跑步过程中出现的心率过高完全是正常反应,在遇到极点时可以按照自身情况降低运动的强度,注意控制呼吸频率且增进呼吸深度,鼻子吸气,嘴巴吐气,会有助于减缓“极点”现象带来的不适感,或缩短它的时间。
当然像这样凭借个人意志力坚持过去虽好,也要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正常情况下,身体会去适应你的节奏来调节机能,改善内脏功能,供氧和清楚堆积物的速度也会变快。惰性得到克服,极点的出现自然就会消失,跑步体验和生理过程将出现更好的融合。1. 进行中长跑前认真地做好拉伸运动,就像游泳前给心脏的位置淋些水一样,提醒内脏器官做好准备迎接剧烈运动。2. 开始跑步后不要急于追求配速,循序渐进,可以更好地加长极点到来前的时间。3.“极点”出现后不要立刻停止,可以放慢速度跑步,实在不行也可走一段距离,调整节奏后,难受的感觉减少, 双腿也会轻松许多。综上所述,我们已经了解了“极点”现象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症状,也知道了该如何应对这些症状。可以说“极点”现象是一种生理反应,但它同时也是极其考验意志的一道坎。
因此在日常跑步中我们只需要正确对待就行了,不必惧怕极点的存在,更不用因此感到压力或者挫败感,长此以往的坚持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