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铜冶炼的起源和发展
铜器是最初的金属工具。金属工具的出现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知道商代后期虽盛行青铜的用具和兵器,然而农耕仍用石器。因此,真正引起生产力巨大变革的是铁器的应用,是在春秋中叶以后。
最早的铜器是以纯铜铸造的。我国最原始阶段的纯铜器尚未发现,一如我国最早期的青铜合金器物一样,也还有待未来的考古发掘。
我国现存最早的铜器,是青铜工艺相当成熟的时期一-商代时期的产物。根据这些青铜器部分标本分析的结果,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为铜锡合金,锡的比例大致为5%至20%(另外也有含铜量达92%至98%的纯铜器和含不同数量铅质的合金)。
青铜合金的特点是硬度较纯铜高,而同时可以保持纯铜所具有的韧性,并且有明亮的光泽。青铜合金的熔点也较低。加锡至20%时,熔点可低到摄氏 900 度左右(纯铜为摄氏1083度)。青铜合金的硬度与韧度相结合,宜于制作带锋刃的兵器。
青铜合金中,随铜锡比例的不同,合金的性能因而也不同。我们现在还不能具体地说明古人如何利用这一科学事实。但是《周礼·考工记》(春秋末年齐国官府工匠所记)列出六种不同的比例:“六齐”(即六剂)一一钟鼎之齐,铜六锡一;斧斤之齐,铜五锡一;戈戟之齐,铜四锡一;大刃之齐,铜三锡一;削,杀矢之齐,铜五锡二;鉴燧之齐,铜锡各半。这六种不同的配合,还可以探讨,但可以说明当时就已知道冶炼不同配方、不同性能的合金。
商代青铜合金中,也有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铅质的,甚至有完全用铅代替了锡的。现在还不知道加入铅质的实际目的如何。铜锡合金加入极少量的铅,可以在铸造花纹时,收到花纹清晰、减少气孔的良好效果,在战国时代的铸镜工艺中,已开始有意识地加以利用。
二、青铜器工艺的基本技术
青铜器工艺的冶铸方法与青铜器的造型及装饰方法密切相关。
青铜器都是铸成的,不是敲击或剜凿成的。铸造是把原料放在熔炉内经高温熔化成液体,然后倒入模型中,待温度下降后,铜液在模型中就凝成了人所要求的器物。拆除范便得到了成品。
商代晚期的铸铜工场遗址已经在河南安阳发现(其他发现下节介绍)。对于周代以来的青铜器冶铸已有初步了解。
一块重约 17.8公斤的铜矿原料曾经被发现,它是不含硫的孔雀石(氧化铜),矿砂中夹杂着赤铁矿。熔锅是一种红黄色的陶质器,发现这种熔炉的农民称之为“将军盔”。熔锅可以达到装12.7公斤铜液的容量。冶炼青铜需要的热度是摄氏1000度左右。这样高的温度,可能有鼓风炉的设备,燃料是木炭。
青铜器的范是陶制的,由多块拼成。一部分称为外范,上面铸有花纹,外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外面;一部分是内范,在翻铸时形成铜器器形的内面。外范和内范全部拼合在一起时,内外之间空隙部分,留待铜液填充而形成所要制作的铜器。所以,范上的凸凹和左右与实际器物上的凸凹和左右应恰恰相反。在安阳曾发现很多陶范和为了制造陶范所用的“模”。
模就是模仿实际的铜器的形状,为制范的坯型。
直接用陶范翻铸铜器是古代青铜器铸造的一般的方法。花纹和文字都是铸出来的,不是刻的(战国时的文字有刻成的)。但商代已有多种铸造办法,例如两次铸法创造了铜器上的提梁或链条,特别是链条的铸造,是金属熔冶技术上的重大发明。
蜡模法--在翻铸结构较复杂或镂空的装饰时,范型的设计比较困难,往往内用蜡模,外加湿柔陶泥涂墁,干后自然成为范。然后加烧使蜡熔解流出,遗留之空隙为浇铸时之铜液填充,即成型。在战国以前是否已经使用尚难证实。
青铜器的装饰在设计时就知道利用铸造技术上的特点,避免铸造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殷代铜器上往往有突出的觚(孤)棱,就是因为陶范拼合时有不能完全密合的缺点,主动加以利用而产生的。而且每一块陶范上的花纹各自形成一个完整单位,以避免两范拼合时花纹相错,因而取得对称或重复连续花纹的效果。青铜器上装饰面的分割也就是由于陶范的分块。因而装饰和造型是密切结合的。西周以后,青铜器花纹粗犷单纯,也和器壁变薄有关。战国时代更充分利用了捺印花纹的简便方法,产生了繁复的图案。
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
三、青铜器的名称及形制
对青铜器的名称和形状先加以说明,可以便利下一步的介绍。商代青铜器名目比较复杂,战国时代和汉代又有一些特殊的形制,但古代青铜器仍形成一定的体系。古代青铜器的造型体系,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中,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我们现在介绍的青铜器造型,是沿用目前常用的传统的体系。
青铜器可分为:一、日用器:①炊煮器;②食器;③酒器;④盥洗器;
⑤其他。二、乐器。三、兵器【图1-131。
炊煮器中“鼎”就是煮肉的锅,三条腿可以直接支在火堆上。“鬲”,的用途相同,但形式不同,鬲的三条腿成囊形,中间是空的,称为“款足”,因此鬲中的液体和火焰直接接触的面积较大。鬲的形式在古代有悠久的传统,在考古学上是把它当作商周文化前身的标志。
“甗”(音掩)的下半是鬲,上半是个蒸锅,上下之间通气。鼎、鬲、甗(音掩),一般都是三足,器身是圆形的;但也有时是四足,器身是方形的。容量大小不同的鼎有时按照三、五、七、九的数目成组地应用,按照大小分别置入牛、羊、猪、鱼等不同的肉食。
鼎在古代被认为是青铜器的最可尊贵的代表,它可以象征国家的统治权。
食器中,“豆”和“簋”是最普通的。豆是一种高足的盘子。
簋是圆形,有把手、圈足的盆子。此外,还有“簠”(音甫,长方形、敞口、有足的盘子,往往上下两半扣在一起)和“盃”(音禾,椭圆形的盆子,有盖)。这些食器都是盛食品的,因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
酒器在商代很发达,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甲、三足器(或四足):爵、角、斝(音甲)、盉(音禾)。
乙、圈足敞口器:觚(音孤)、觯(音质)、尊。
丙、圈足敛口器:罍(音雷)、卣(音有)、壶(战国以后钟和钫代替了壶)。
丁、彝、勺、觥(音工),以及鸟兽形器。
有些酒器的用途不明。可知三足的“爵”“斝”(音甲)是温酒用的,“盉”是调酒(酒加水)用的,“罍”(酒坛)、“卣”、“壶”、“彝”,都是贮酒的器具,“勺”是酌酒用的。一个“觚”(音孤)或“觯”觯(音质)和一个爵或“斝”,往往组成一对。从古书(《礼记》和《仪礼》)中可知古人饮酒有隆重的仪式,
这些复杂的酒器充分表现了古代贵族的奢侈而繁缛的生活方式。
盥洗器有贮水的“瓿”(音布)和“鉴”,盛水的“盘”和注水的“匜”(音疑)。
其他尚有置肉于其上以切割的“俎”和插肉用的“匕”。
“禁”是小台,席地而坐的时候,食器、酒器可以放在上面。
青铜制的乐器中最贵重的是“钟”。钟的悬挂方式有两种--直悬或侧悬,因而钟上的钮的形状不同。钟和石制的磬同为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
单独一个钟,称为“特钟”,或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按音阶高低组成,称为“编钟”。一种执在手中敲打的乐器叫“钲”,商代的钲往往是大、中、小三个一套。
“铎”是装上活动的舌,执在手中摇的。
“铃”是悬挂在固定的地方(如马身上或车上)因震动而作响的。
青铜兵器中的“锛”“矛”“戈”都是装了长柄使用的。戈有时在上端更加了矛,运用方式比较多,可以刺,可以啄,可以击。
“戚”就是斧,商代极其华丽地装饰着的“戚”很多。
“斤”是砍刀。“削”是小刀子,在商代后期已制作得很精美。
另外,在北方鄂尔多斯青铜器(内蒙古河套一带发现的,相当于汉代)中也有很多。
“剑”是春秋以后在南方流行起来的一种兵器。
青铜器中特别丰富的是车饰和马饰。种类繁多,更适宜于作专门的研究。
青铜器的制作主要是为了日常使用,但也常用来殉葬。现在保存下来的青铜器,几乎都是从古代坟墓中得到的。从殉葬的情况也可以推测日常使用的情况,譬如在古代,往往一件炊煮器、一件食器、一件贮酒器构成一组,就代表了一个人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所以古墓中发现成套的器皿对于研究古代生活很有帮助。古代制作铜器是隆重的事情,例如祭祀、赏赐、战争、征伐、嫁女等等。但也有些青铜器制作时是以装饰为目的的,例如特别华丽的一些兵器。
总之,青铜器在古代贵族生活中有重要地位,也集中地表现了工艺匠师的造型创造能力。青铜器丰富的造型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智慧创造。作为工艺形象,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有重大的美学价值。
青铜器的研究是我国考古学和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在这里不作更详尽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