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接着问:“听老师这么一讲,我觉得醒悟了很多。但是过去学的东西纠缠在胸中,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拿侍奉父亲来说,使父亲冬暖夏凉、早晚请安之类的细节,不还是需要讲求的吗?”
王阳明回答说:“怎么不讲求?当然要讲求!但是我们首先要在心里、脑子里有个宗旨,一心在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即可。比如要让父亲冬暖夏凉,那也只是要尽此孝心,唯恐有一点人欲夹杂其中,这就是在讲求自己的心。如果心中没有一丝一毫人欲,全是天理,是一颗诚心诚意孝亲的心,那么一到冬天自然会想到父母的寒冷,找到让他们温暖的方法;到了夏天自然会担心父母的炎热,找到让他们凉快的方法。这些都是诚孝之心生发出来的行动。只要有这颗诚孝之心,自然就有行动生发出来。好比一棵树木,诚孝之心是根,各种孝行是枝叶。必须先有根,再有枝叶,而不是先寻找枝叶,再去种根。《礼记》说:‘如果孝子心中对父母有深爱,那么对父母必有和气的态度;有和气的态度,必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必有让父母高兴的仪容。’这些都必须有深爱来作为根,然后就必然能够如此。”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当我们谈到老师要爱学生,这似乎是一种政治正确式的、姿态式的表达。你要是当面跟人交流,甚至会尴尬得不知所措。
就像你现在跟人聊天居然会谈理想… 毕竟我们心里想的嘴上说的,都是月薪多少,谁谁谁发了财。由于我的月薪很低,我对此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
读到上述两段,让我想起一件事儿:
我喜欢的钟杰老师,在她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讲老师如何跟学生互动,讲技巧,讲哪些事儿不能做。
我在后面评论说:
钟老师的文章对老师的帮助很大,同时实事求是地说,对我的帮助有限。我理解,钟老师讲的是术,而爱是道。
因为我爱孩子,我期待着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成长,我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所以,文章中的很多(伤人的)话,我自然而然地不会说出来,不需要刻意去注意什么。
现在想来,有点儿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味道。
学生有时候似乎「很笨」,老学不会;而实际上,他们个个都很聪明。他们不用刻意观察,就是知道哪个老师是真心爱他们的,哪些老师是上完课就走千万别联系的。
如果你是前者,你批评他们,甚至打骂,都成了爱他们的证据;也会是卓有成效的教育。如果是后者,那咱们还是不要越雷池一步。
***
喜欢点个赞~
点击👆👆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