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天,刘彩富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这一年,朝鲜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到处都是白雪皑皑。在火车上,战士们把帽徽全部取下,将棉衣和帽子翻过来穿戴。当他们下火车,步行进入朝鲜时,雪白的衣帽内里让战士们与雪地融为一体,成了最好的行军伪装。但是,志愿军战士们多是穿着单薄的棉衣和胶鞋进入朝鲜,零下40℃的天气也成了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年轻时的刘彩富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白天隐蔽防空,夜行昼伏,有粮食也难以生火做饭。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战场上,“粉状的炒面”成了志愿军的主要口粮。但由于志愿军战士长期吃炒面,营养不良,加上进入阵地战后一面战斗一面挖坑道,过度疲劳,特别是初进坑道,阴暗潮湿,很少见阳光,许多部队发生了维生素A缺乏症,一些战士得了夜盲症。夜晚行军时,战士们只能互相搀扶着,当彼此的“眼睛”,严重影响了我军夜间作战能力。
为确保前线弹药物资充足,让志愿军战士吃得上饭,穿得上衣,后方及时的物资运输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运输兵,刘彩富和战友们争分夺秒与敌人和时间赛跑。当时运送物资的要道经常遭到美军轰炸,每次轰炸后,路上坑坑洼洼,难以顺利通行。甚至途中,就会直接遭遇敌机的炮火扫射,随时面临生死考验。哪怕死也要将物资早日送达前线,这是每次出车前,刘彩富都坚定不移的信念。
刘彩富接受记者采访
1951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期间,刘彩富接到命令,他一个人要带领12辆满载着战备物资的军车赶赴前线。为了不被美国军机发现,军车只能晚上行驶。一天夜里,运输车辆正在盘山路上行驶时,突然遭遇袭击,车子因躲避枪炮翻下了山谷,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刘彩富也被甩了出去。
幸好战友及时抢救,刘彩富得以死里逃生,但是他的手腕骨头却脱臼受伤,不能动弹。刘彩富就借助路旁的一棵大树对脱臼处进行了强行复位,之后带伤继续完成任务,将剩余物资送往目的地。至今,刘彩富的手腕内还留着几片碎骨。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刘彩富随部队到山东威海修建海防工事。退伍后,他回到了家乡浦城,先后在银行、县委组织部、赣剧团、二轻局等单位工作,直到光荣离休。七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起自己抗美援朝的战斗往事,刘彩富仍然热血沸腾,他表示“没有强军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兵就是要保护国家。”
刘彩富老人珍藏的肩章、徽章等
合作单位:南平市广播电视台、浦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