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平生最爱梅花,曾有“安得梅边结茅屋”之愿。梅花更是吴昌硕绘画中表现得最多的一个题材,早年即与梅结下深交。吴昌硕写兰,以篆法入画,应该是首创。吴昌硕写竹,用笔恣肆老辣,大开大合,画面与题款错落上下,充满了生气及金石气。菊花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题材。吴昌硕笔下的菊花图,菊叶纯用水墨,侧锋阔笔扫下,趁墨色未干即勾叶脉,愈见沉郁浑穆,用笔阔放润秀,构图充实,各色菊花和墨叶体态饱满丰腴,色彩对比强烈,有大朴大雅之趣。
吴昌硕平生最爱梅花,曾有“安得梅边结茅屋”之愿。及至暮年,对梅花的眷爱之情与日递增。梅,在冰天雪地万花凋谢中,凌寒独自开,显其高洁。梅花更是吴昌硕绘画中表现得最多的一个题材,早年即与梅结下深交。在他安吉寓所的小园中,植有数枝梅,梅花的出世之姿早已烙印在他的脑际。他把梅花看成自己的知己,“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一年冬天,如拳的大雪把芜园中一棵老梅树上开花最盛的一根枝条压折,落在邻家园内。邻家老翁把断枝梅花养在瓦罐里送给他。吴昌硕十分惋惜,想起梅花的遭难,忧伤的心情久久无法消散。为排遣忧伤,他展纸濡笔画了一幅老梅,并题长诗。诗末曰:“……风寒月落春寒深,应有花魂根下哭。淡墨聊当知己泪,貌出全神此长幅。残麟败甲好护持,莫再人间遭手毒。”画家由老梅的遭际联想人世的坎坷。吴昌硕画梅,表现出梅的不同形状,用以表达人的不同情感。他说:“有的梅花,秀丽如美人,有的梅花,孤冷如老纳,有的梅花,坚贞如诤臣,有的梅花,孤傲如侠客。”
他用写大篆和草书的笔法为之,墨梅、红梅兼有,画红梅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红紫相间,笔墨酣畅,富有情趣,曾有“苦铁道人梅知己”的诗句,借梅花抒发愤世疾俗的心情。吴昌硕,浙江孝丰县人。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吴昌硕是晚清着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吴昌硕写兰
通常的画法在兰叶的中间部分则往往强调螳螂肚,阔笔侧锋,以见婀娜娟秀,画兰叶的尖部依照外形是要出笔锋的,以见清快健爽。
吴昌硕最具代表性的兰花则不强调螳螂肚,兰叶的弯度较小。他不过分强调用笔的提按对比,以中锋行笔,直至兰叶的尖部也不强调出锋,甚至用圆笔收。笔裹气而行,遂能沉厚。行笔速度较快,加之用墨干湿交替,以渴笔飞白形成高古朴拙、雄肆苍茫的气象。
“年年头白东篱叟,种得菊花大如斗,酌以玉瓶桑落酒。”,“秋菊灿然白,入门无点尘。苍黄能不染,骨相本来真。近海生明月,清谈接晋人。漫持酤酒去,看到岁朝春。”,“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菊英餐。朱门酒肉熏天臭,醉赏黄花当牡丹。”这些都是吴昌硕题菊花诗句,诗配画,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昌硕喜饮酒,每酒酣兴起,横涂竖抹,一挥而就,洋洋洒洒,画成一二十幅,一觉醒来,再题款盖章。画面自然天真,笔笔玲珑,毫无造作,令人称绝。
昌硕爱菊,他的故乡芜园、他所居住的厅堂外的篱边,也都种栽有菊花。菊花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题材。吴昌硕笔下的菊花图,菊叶纯用水墨,侧锋阔笔扫下,趁墨色未干即勾叶脉,愈见沉郁浑穆,盛开的菊花则用双勾画瓣,再染以颜色,绽开了满园的生机,顽石以大笔挥扫,略加点染。用笔阔放润秀,构图充实,各色菊花和墨叶体态饱满丰腴,色彩对比强烈,有大朴大雅之趣。这些上下掩映、穿插聚离的花朵寄托了画家对故乡芜园的回忆。
光绪三十年(1904)在杭州成立“西泠印社”,被推为杜长。他又能融各家之长,并贯通他的书法、篆刻,创雄健苍劲的风格。对艺术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性格特点”。他的作品诗、书、画、印配合得宜,融为一体,其艺术风尚对我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对日本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