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

政务   2024-12-18 21:05   山东  



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

李本亭




九峰谁易九仙名?直比天台压四明。

海上壶峤原缥缈,云中鸡犬自飞鸣。

绝世题品镌苔壁,剩有丹青冷化城。

不是坡公识奇秀,薜萝终古泣山精。


清嘉庆戊辰(1808)四月末,诸城知县张京登超然台写下《游九仙山》诗(四首),落款“嘉庆戊辰清和月下浣书石于超然台下大兴张京”。张京,字南冈,北京大兴人,嘉庆十二年(1807)任诸城知县。


宋熙宁年间苏轼知密州,建超然台,成为了密州区域的文化高地。千百年来,后世景仰苏轼的官员文士竞相登台赋诗题书,在众多的诗文佳作中,张京的这首诗并不抢眼,但却点明了苏轼之于九仙山的重要性。

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没有了这位山水知音的巨眼识拔,那么九仙山的知名度就会大打折扣,今天五莲的历史也会变得苍白许多。



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焉有马耳山“双尖”之名播于天下。


在五莲群山里,马耳山海拔最高,也最早出现在苏轼的笔下。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治所在诸城,今五莲县域当时在其辖区内),到达密州治所时已进入腊月,新年后的一场大雪让来自南方的诗人领略了北方的严寒,也就有了《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马耳山主峰马耳峰在今五莲县境内,海拔706米,因主峰二巨石并举,远望状如马耳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其马耳,故世取名焉。”


马耳山奇峰竞秀,山石嶙峋,自古有名。唐开元年间,官秘书正字、史馆待制的萧颖士曾登临马耳山,写下了《游马耳山》一诗。诗云:“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


在萧颖士之后,马耳山寂寞了三百年,直到苏轼来到密州。打开《五莲名山古文献集》,首篇为萧颖士的《游马耳山》,次篇即是苏轼的《雪后书北台壁》。如果没有苏轼吟咏五莲境内马耳山、九仙山的诗词,五莲的文脉在宋代将会出现断层。在庆幸之余,也不禁让人捏一把冷汗。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这两首咏雪诗还引发了诗史上有名的“斗尖叉”。诗中末句所押“尖”“叉”韵,在诗的用韵上称为险韵或窄韵,很难押好。而苏轼运用自如,语皆浑成,足见其文采之高妙。这两诗很快传开,和作的人很多,各逞才气。陆游曾云:“苏文忠集中有雪诗,用‘尖’‘叉’二字,王文公集中又有次苏韵诗,议者谓非二公莫能为也。通判澧州吕文之成叔乃顿和百篇,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跋吕成叔和东坡尖叉韵雪诗》)“王文公”即王安石,当时王安石、苏辙、黄庭坚等名流纷纷为之唱和,王安石先后唱和六首,澧州通判吕文之曾和至百篇,可见人们对这两首诗的赏识。南宋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评价说:“观此雪诗,亦冠绝古今矣,虽王荆公(安石)亦心服,屡和不已,终不能压倒。”


“试扫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苏轼咏马耳山雪诗和“斗尖叉”的故事,让马耳山之名播于天下。而苏轼给后世的五莲带来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就不会成就九仙山、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的美名。


九仙山山水奇秀,但因僻在海隅,少有人知。在与友人诗中,苏轼言道:“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和段屯田荆林馆》),这南山,即为九仙山。


熙宁九年(1076)九月,苏轼得到消息将自密州移知河中府,于此时收到友人乐清令周邠寄来的诗文和《雁荡山图》。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以山水之奇秀负有盛名。苏轼知密州期间曾数次登临九仙山,以为九仙山水之奇与雁荡山各擅胜场,于是赋诗《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奇秀不减雁荡”一语,就出自苏轼的这首诗中: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在诗后,苏轼注曰:“将赴河中,密迩太华,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河中,即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境内有太华、少华二山;东武,诸城的古称,此谓密州。《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一诗问世后,九仙山始名闻天下。可以说,苏轼的这首诗极大的提升了九仙山的知名度,给五莲的这片山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奇秀不减雁荡”,已成为五莲县的金字招牌。


五莲山与九仙山隔壑并峙,五莲山原为九仙山之五朵峰。明万历三十年(1602),西蜀高僧明开云游至此,见五峰参天如青莲绽放,喜曰:“缘在是矣!”遂至京请旨建寺,明神宗敕赐山曰“五莲”、寺曰“光明”。从此,便有了五莲山。1947年五莲建县,便以五莲山而得名。五莲山源出九仙山,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的文人逸士将苏轼对九仙山“奇秀不减雁荡”的赞誉,同样用于五莲山之上。


而今,“奇秀不减雁荡”苏体榜书,早已镌刻在五莲山主入口处望海峰下的石壁之上,向人们昭示着这座山的文化高度,也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五莲,探寻苏轼与五莲的故事。眼下,许多知名景区不惜重金征集宣传口号、聘请形象代言。无疑,对五莲山乃至五莲县来说,“奇秀不减雁荡”,是万金难买的宣传口号;苏轼,是最具说服力的形象代言。




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白鹤楼将淹没在历史烟云里,更加无迹可寻。


苏轼知密州二年,留下了超然台、盖公堂、雩泉亭等胜迹,五莲有幸,亦得旷世文豪题书“白鹤楼”,让九仙山白鹤楼得以名垂千古。时至今日,白鹤楼虽仅存遗址,但苏轼题刻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成为五莲的一座厚重的文化地标,彰显着这一地域的历史文脉。


“白鹤楼”题刻,是苏轼在五莲境内留下的唯一手迹,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似飞鸿白鹤萍踪无定。这只中国文化中优美至极的白鹤,因为他与密州的缘分,也与五莲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鹤楼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从苏轼题刻来推断,当建于宋熙宁九年(1076)以前。从遗存的建筑痕迹推断,当年的白鹤楼体量并不大,或为亭阁一类建筑。



苏轼去后,白鹤楼沉寂了五百多个春秋,直到明代万历年间,高士丁惟宁追寻苏轼遗迹来到这里。在这里,丁氏父子和白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白鹤楼下建起了闻名遐迩的全石建筑——“柱史丁公祠”(亦称丁公石祠),与白鹤楼一起,成为了这方土地独特的文化符号。


丁惟宁,诸城人,学识淹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一代鸿儒、著名清官。丁惟宁秉性耿介,为官清正,在湖广郧襄兵备道副使任上无辜遭贬,拂衣归里,隐居于九仙山下。


也许是因了白鹤楼的缘故,丁惟宁选择了在这里隐居,扶杖逍遥于烟水之间。后来,就有了丁家楼子村,村里的丁姓人家,皆为其后代子孙。丁家楼子,即因白鹤楼而得名。遥想那时,白鹤楼应该还风采卓然。


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没有留下“白鹤楼”摩崖石刻,白鹤楼将会更加无迹可寻。没有苏轼的遗迹,很有可能,丁惟宁也不会选择这里隐居,他的大儿子——有着“白鹤楼居士”雅号的丁耀斗,也就不会在此建石祠,摹写苏轼“白鹤楼”笔迹镌刻于白鹤楼下。


源头没了,文脉的绵延也将戛然而止。假使如此,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白鹤楼,将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五莲的历史,也会缺少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走进苏轼的词《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也就走进了美丽的五莲。


在五莲,不管是五莲山、九仙山上的“奇秀不减雁荡”“白鹤楼”石刻,烟雨涧中的苏轼像,育才小学的东坡亭、东坡美学馆,还是丁家楼子的白鹤楼书院、飞天宾馆的东坡肉,不经意间,你就会与苏轼相遇。


光阴流转,今年是苏轼知密州950周年。“不是坡公识奇秀,薜萝终古泣山精”,张京的诗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遥想当年,如果苏轼不曾来过这里,将会缺失多少美好的诗篇,五莲的历史将会变得多么苍白。


何其有幸,五莲的山水,曾得到一代文豪的垂青。苏轼与五莲,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在新时代锦绣五莲的大地上,必将散发出愈加璀璨迷人的光芒。



作者简介:李本亭,五莲县政协科教文史委主任,日照作协会员。











 “今日五莲视频号”上新啦! 










扫描二维码下载锦绣五莲客户端

及时关注五莲大小事


来源:日照作家

辑:阎飞   校对:刘世芬

责编:宋瑞海   审核:韩丽莉

今日五莲新闻热线 :0633-2936985



点赞+在看

分享小伙伴

↓↓↓

今日五莲
传递五莲资讯,传播五莲声音,塑造五莲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