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该如何预防?全面了解流感病毒与预防策略

文摘   2025-01-02 08:16   甘肃  

-消毒前沿-


点击蓝字丨关注我们



冬季流感该如何预防

流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却不容小觑的呼吸道传染病。每当流行季节来临,流感就像隐藏在暗处的 “无形之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它可能引发高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深入了解流感的传播方式、高发季节、易感人群等特点,我们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为自己和家人筑牢健康防线。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流感的 “神秘面纱”

01
流感病毒:多样且复杂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

  1. 甲型流感病毒常见亚型有H1N1、H3N2等,它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类型,其变异性强,能不断产生新的亚型或突变体,使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从而引发大规模传播。

  2. 乙型流感病毒有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2种亚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流行模式。

  3. 丙型流感病毒在人和猪均可感染,但一般不引起流行,症状较轻。

  4. 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家畜,目前尚未发现感染人的病例。

02

流感流行季:呈现地域和季节差异

我国流感流行季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 在北纬33度以北的北方省份,甲型流感呈冬季流行模式;

  • 北纬27度以南的南方省份为春季流行模式;

  • 北纬27度至北纬33度的中间纬度地区则呈每年冬季和夏季的双周期流行模式。

乙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通常呈单一冬季流行模式。

因此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应在相应季节加强预防措施。


03

流感传播:警惕多种传播途径

流感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例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周围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同时,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用手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病毒还可能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感的潜伏期常见为1 - 4天(平均2天),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 - 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发病后24小时内排毒达到高峰,成人和较大年龄儿童持续排毒3 - 8天(平均5天),在此期间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必须做好卫生防护,防止相互感染。


04

预防流感: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健康

01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之一。通常接种2 - 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由于我国各地流感活动高峰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推荐在有条件接种时尽早接种,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整个流行季内也可接种。

一般来说,10月底前接种较为理想,尤其是对于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疫苗含有灭活或减毒的流感病毒成分,接种后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到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能迅速识别并启动免疫反应,中和病毒,从而防止感染或减轻症状。

02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能有效去除手上可能沾染的病毒,避免经手接触口鼻而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环境,减少病毒存活和传播的机会;通风可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在流感流行季节,人群聚集处病毒传播风险高,尽量减少前往,降低接触病毒的可能性。

咳嗽或打喷嚏时正确遮挡口鼻: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病毒,随后及时洗手,避免手接触眼睛、鼻或口而造成感染。

中医药预防:中医认为流感属于“瘟疫”范畴,针对儿童等易感人群,可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中药方剂口服、悬挂中药香囊或穴位贴敷等方法预防。中药的挥发成分或通过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流感的效果。 

流感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深入了解流感病毒的分类、流行趋势、传播机制,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守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我们更应提高警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适时接种疫苗,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确保我们能够安全、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季。




FRONTIER OF DISINFECTION

传播专业知识,共享美好生活

想你所想,解你所忧

消毒前沿与您共同成长


编    辑丨刘宇龙

审    核丨王  欣


往期推荐

1. 【流感季来临】浅谈儿童流感与流感疫苗

2. 流感防护指南【家庭消毒篇】

3.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消毒前沿

欢迎投稿|xiaoduqianyan@qq.com

CDC信息站
关注疾控动态,传递疾控信息,专业介绍传染病与地方病、计划免疫、结核病、慢性病、性“艾”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防控知识,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推送养生保健科普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投稿。 投稿邮箱:654952351@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