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年我国成人肥胖率恐将超过 70%!《体重管理指导原则》请抓紧了解

文摘   2025-01-02 07:53   甘肃  


本文内容基于网络素材的加工、整理。欢迎您到文章末尾参与留言讨论,也感谢您点赞转发。谢谢!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体重管理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2018 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34.3%和 16.4%,与 2002 年的 22.8%和 7.1%相比大幅增长;6~17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11.1%和 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 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 70.5%和31.8%,农村地区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将超过城市地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从官网获得《指导原则》全文),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体重管理体系。那么,这份指导原则究竟有哪些亮点?又能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体重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指导原则》的发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落实《“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强化慢性病防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该原则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针对超重肥胖等体重问题的规范化管理精心制定,内容涵盖了体重的分类标准、评估方法、超重肥胖的干预治疗方案,以及健康体重的管理与维持等多个方面,为医疗卫生人员和公众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体重的分类标准。《指导原则》明确,我国成年人的体重指数(BMI)应维持在18.5至23.9之间。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具体来说,BMI小于18.5为体重过轻,24.0至27.9为超重,BMI≥28.0则为肥胖。这一标准与国际上常用的BMI分类标准基本一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评价体重健康状况的参考依据。

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指导原则》特别强调了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治疗。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建议采取饮食控制、增加体力活动和行为疗法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在饮食控制方面,建议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在增加体力活动方面,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来提高基础代谢率。
除了超重肥胖人群,健康体重的管理与维持也是《指导原则》的重要内容。对于正常体重人群,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以维持健康的体重状态。在饮食方面,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适量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时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在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原则》还特别关注了特殊人群的体重管理。例如,孕妇和老年人的体重管理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在孕期应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对胎儿和母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老年人则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体重管理的难度加大,因此应遵循科学的饮食与锻炼原则,定期评估身体状况,以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指导原则》还强调了主动监测和合理评估在体重管理中的重要性。定期监测体重、腰围等变化,以及评估体重状况,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使用体重指数(BMI)、腰围等指标,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体重健康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轻松愉快的氛围也是体重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饮食和运动的乐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坚持体重管理计划。同时,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体重管理活动,互相鼓励和支持,也能让我们在减重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

综上所述,《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体重管理方法。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体重,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无论是超重肥胖人群还是正常体重人群,都能从中受益。让我们携手努力,用科学的方法管理体重,乐享健康美好的人生!




END





CDC信息站
关注疾控动态,传递疾控信息,专业介绍传染病与地方病、计划免疫、结核病、慢性病、性“艾”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防控知识,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推送养生保健科普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投稿。 投稿邮箱:654952351@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