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回复“大礼包”,得规范大全!
推荐阅读:强烈推荐 | 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扩传)
搜索http://www.shuilitianxia.com.cn/关注水利天下网资讯
要搞好各种工作,一是要有正确的工作思路,二是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和灵活机变的应变能力。2200多年以前,李冰缔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蕴含的治水之道就是“全局统筹、切中要害”的辩证唯物思维方法,为当代各种工作留下了极佳的现实借鉴和思辨空间。成都平原和风细雨,旱涝保收,富比江南,誉称天府,其受益于2200多年前秦国蜀郡郡太守李冰智慧结晶: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大凡到过都江堰参观的人,都会惊叹那已经造福成都平原两千多年的著名的水利系统工程,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系统工程,至今还在为成都平原输送汩汩清流,使以前饱受旱涝之苦的成都平原成了沃野千里。《史记》记载:“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李冰任蜀郡郡守之前成都平原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人们饱受岷江水患之苦:雨季来临时,上游洪水泛滥成都平原;旱季来临时,上游水流减少又使成都平原遭受干旱。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高山地区,特别是雨季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常常引发成都平原洪水泛滥,造成极大危害。以前人们治理水患,采取的是拦水筑坝的方法,可堵的办法并无明显成效。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置蜀郡。秦国为了将蜀地建成重要后勤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开发成都平原。由于前两任蜀郡郡守治水不得法,因此任命精通治水的李冰为第三任蜀郡郡守。李冰为蜀郡郡守的时间,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公元前277—前250年)。当时秦国的国家战略目的之一是将滚滚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灌溉大量农田,将成都平原建成富庶的军事后勤保障基地;之二为想要利用蜀地岷江的水道优势,将岷江、成都平原、长江水系三者相连,以使蜀地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水运快捷、方便、巨量的向长江中下游运输,以灭掉楚国一统天下。都江堰水利工程自建成后,实现了秦国国家战略目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同时从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的水流还可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使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水道开通,岷江上游各种资源可顺水运至成都,成都平原丰富物产亦能通过水道运往长江中下游流域,故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有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正是由于李冰的创业,才使成都2000多年以来一直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中心城市。李冰治水思路为:因利势导、顺势而为。其计划将岷江水流分成两部分,其中西边水流仍流向岷江下游,称外江;东边水流进入成都平原,称内江。这样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具体是在岷江中建一个江中小岛,同时通过巧妙工程设计在雨季时减少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旱季时增加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以彻底实现自动调节、旱涝保收。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渠首工程和渠道网工程两大部分,其中渠首工程含宝瓶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渠道网工程含两条主渠及分支渠道网。李冰将宝瓶口位置选定在岷江边玉垒山处。由于玉垒山岩石十分坚固,李冰带领众人先以火烧石,后浇水冷却,使岩石爆裂,终于凿开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且对成都平原具有重要的引水价值,故取名“宝瓶口”。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狭窄坚硬的通道形成一道水门,能在洪水期对整个渠道系统起保护作用。打通玉垒山,既可减少西边的岷江水的流量,使岷江不再泛滥,同时又能满足东边地区成都平原的的灌溉用水。宝瓶口进水口工程完成后,因开口不大,为使岷江水能自动调节流量流入宝瓶口,李冰又率领众人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江心筑鱼嘴分水堤,是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小岛,因其顶部形如鱼嘴而得名。鱼嘴分水堤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水流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水流流入宝瓶口,通过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灌溉网。为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保持灌溉区的水量稳定,李冰率领众人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近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飞沙堰。飞沙堰同样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适当的高度,起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当雨季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当旱季内江水位过低的时候,水流就被飞沙堰拦住全部流入宝瓶口进入灌区,其与宝瓶口配合使用可保证灌区水小不旱,水大不滥。因雨季时洪水中夹带的石沙越过堰顶流入外江,不会淤塞宝瓶口水道和内江,故名“飞沙堰”。渠道网主要由两条主渠及成都平原上纵横交错的农田灌溉支渠构成,由此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道网。二主渠之一是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渠;另一渠由永康过郫县入成都,称为内渠。历史资料有限,但可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还原修建都江堰的建设工作思路。全局考虑即为将整个成都平原从水旱之地变成鱼米之乡,同时将岷江上游、川西物产经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道网接入长江水系;抓住要害即为设计、建该工程主要应从哪些方面重点入手。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如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如一朝分娩”。李冰首先做好了详细的现场地质勘查,掌握第一手详尽切实的实际情况,同时走访民间,汲取民间意见,因为真正的智慧来自劳动人民,他们一直处在生产劳动第一线,同时也可调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群策群力。李冰经过实地调查,把都江堰的引水口确定在成都冲积扇平原的顶部玉垒山处,这样可以保证较高海拔地势、较大的引水量及顺势形成通畅的成都平原整体渠道网。合理切行的整体初步设计思路是整个水利工程成功的关键。若以当代工程建设方法反推当时建设过程,渠道网部分固然重要,但本人认为渠首部分建设应为整个工程建设的重点。因为第一川西平原本来就沟渠众多,有的只要稍加改造即可;第二川西平原为冲积平原,土质相对松软,开挖沟渠施工难度小,较易施工;第三渠道网线路长、地势平,便于在工期紧张时安排大规模人手抢工。因此应将施工重点放在渠首部分的施工。渠首的宝瓶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三个关键节点对整个水利工程的成功与否都至关重要,但我认为,渠首部分的重中之重又应为宝瓶口的开凿。宝瓶口的开凿,是将横亘在岷江和成都平原之间的坚硬的玉垒山岩石人工打开一个缺口,是整个水利工程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将工程重心及大量的人力放在开凿坚硬的玉垒山上;次重点应为鱼嘴分水堤的建设上,因其相对宝瓶口建设容易,故人力安排次之;再次重点应为飞沙堰修建,因其施工方法与鱼嘴分水堤差不多,但施工难度相对又要小些。渠道网的建设可和渠首工程同步进行,并根据双边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将人手在渠首、渠道网之间合理调配:既要考虑到渠首工程的难度将人力重点集中;又要考虑到渠首工程施工现场相对渠道网较为狭窄,不便大规模人力展开,因此要将所有人力全局统筹合理安排。在李冰看来,当时成都平原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上任的首要任务就是除去旱涝之害,为农田灌溉兴利。正因为有这样具体而质朴的人生观、价值观,才生发出为民造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真抓实干,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创新,坚韧不拔,最终将事情办成。当代士人尤其要学习李冰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其规律,顺应其规律,按规律办事,不可无视规律的存在妄行,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李冰治岷江之水一靠疏浚,二靠根据现实地理环境合理配置调节,使成都平原洪灾无涝、旱灾有水,真正做到因利势导、遵从规律、师法自然。这启示当代士人:做工作之前首先应注意发现规律,然后努力思索如何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尽才能花最小的代价办最好的事情,用最小的投入获最大的产出。李冰善于用全局统筹的思想统领工程系统全局,同时注意各局部部分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功能互补。实践表明其善于着眼于系统和全局,力求局部与全局的统一,充分促进工程各子系统之间功能互补、协调互动、和谐统一。这启示当代士人:第一大处着眼,确保大方向上不能有任何原则错误,第二注意系统协调,实现整个系统功能既强大实用,又协调统一。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首先要想方设法找到其主要矛盾。找到了主要矛盾,就能合理安排人、财、物,同时还能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这启示当代士人:要想做好各种工作,第一就是要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重点安排的,时间期限紧的,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定要优先处理,切忌捡芝麻丢西瓜。如果把大事大处的问题处理好,即使小事小处上有些瑕疵也不会影响大局;如果光顾着纠结于细枝末节,就会耽误重要工作。要想抓住工作的牛鼻子,要有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学会把繁杂的工作通过合理分解找出关键矛盾重点分析,采取各种办法重点解决。在面对问题时,要学会化繁为简,学会发现分析问题背后真正的症结所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现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就可以说是已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这启示当代士人: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化繁为简的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工作积累,需要不断历练总结,并要学会从多角度思考,不断尝试优化解决方案,直到找到合适的办法为止。李冰治水实践启示当代士人:在面对复杂、大型的工作任务时,应列出工作计划和步骤,例工作分几步完成,哪里是关键环节,能调动那些资源,预计花费多少时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等等,总之要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这样才不会临事手忙脚乱;同时还应注意合理调配切实可调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努力争取工作相关各方的大力支持、协助和配合,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李冰的工作实践启示当代士人:能充分调动众人的劳动积极性,让他们积极献策献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能力。在落实工作时,光是自己埋头积极苦干,而没有众人脑力和劳力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干好工作的。另要在各项工作中,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取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努力做到合理搭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则必定有利于工作效率、完成质量和整体成效。李冰的火烧岩石、水浇岩石、竹笼装卵石等工作实践启示当代士人:在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完成一项大规模工作要学会经济合理,要学会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在工作中要科学统筹、合理计划、精打细算,但在关键的节点、关键的地方要舍得下大投资。同时投资管控必须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自始至终都要有“投资最为合理”这根投资管控之弦。李冰的业绩政绩启示当代士人:真正的业绩应是实绩工程。只有工作实绩,才能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至此,笔者赋诗一首,以表对李冰墨家情怀、聪明才智、实干作风的敬意:
来源:整理网络媒体、官网等
编辑: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说明来源
欢迎投稿、入群与商务合作
薛国强:【水利天下】管委会主任兼公号创办人、主编。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工程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注册咨询工程师,水利水运双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水利工程技术分会专家委员,科普中国专家库专家成员,河湖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文协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采购专家库评标专家、福建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福建省政府采购专家库评标专家、福建省勘察设计协会评优专家、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库成员、福建省土木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专家评委、厦门市城市公用事业评审专家、厦门市重点项目建设专家库入库专家、厦门市科学技术局首批科技专家库专家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部分推送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致谢忱!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仅标明(或未能标明)转载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您觉得好看,就请点赞、在看、留言、转发、分享一起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