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相遇——朱德发著作评论集粹》出版

文摘   2024-05-05 19:22   山东  


编者按:2024年5月3日,第三届朱德发五四青年学术奖揭晓。该奖项旨在传承五四精神,纪念朱德发先生在五四文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励青年学术人才成长,推动山东及全国五四文化/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为表达对朱德发先生的敬意,本期公众号特介绍陈夫龙和王晓文主编的《灵魂的相遇——朱德发著作评论集粹》,该书系朱德发先生著作在学术界引起反响的系统性总结,以飨读者。


2019年5月,陈夫龙和王晓文主编的《灵魂的相遇——朱德发著作评论集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陈夫龙和王晓文长期以来致力于朱德发先生学术历史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深受先生的赏识。该书系朱德发先生著作在学术界引起反响的系统性总结,于2017年底开始启动,朱德发先生于2018年初审读过初稿,对该书的编排体例及所选文章非常满意。

朱德发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第二代学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山东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标志性人物。朱德发先生在现代中国文学领域辛勤耕耘,著述丰厚,终成一代大家。其中著作达50余部,含独著12部、合著10部、主编16部、参编12部、文集1部(10卷本)。著述内容涉及到五四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与思潮、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关系、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等研究领域。这些著作多有创见,有的填补了当时的研究空白,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朱德发先生的著作问世后,便受到学界关注,评论文章也随之陆续发表,从1983年第一篇到2017年最后一篇,跨越35个年头。为朱德发先生著作写过评论文章的作者有孙昌熙、范伯群、谷辅林、韩立群、韩日新、宋益乔、翟德耀、杨洪承、魏建、周海波、谭桂林、房福贤、张学军、张清华、张光芒、李宗刚、温奉桥、贾振勇、李钧、杨新刚、韩琛、赵启鹏、颜水生、吴楠、孙连五等。当年这些作者在写评论文章的时候,要么奋斗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要么正在求学,读着朱德发先生的书成长。他们大都为学界中人,时至今日,有的已经作古,彪炳史册;有的功成名就,安享晚年;有的已成学界翘楚,其中不乏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齐鲁文化名家和齐鲁文化英才;有的已经崭露头角,显示出强劲的学术潜力;有的正在攻读学位,锋芒初试。从年龄上看,贯穿“10后”到“80后”各个年龄层次;从学术代际上看,既有德高望重的第一代学人如孙昌熙先生,也包括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已经崭露头角的第五代,甚至还有处于成长期的第六代学人。所有这些作者的评论文章,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朱德发先生的著作作出了客观、公允、科学、理性的评判,构成了一个立体复杂的评价体系和学理系统。可以说,这是朱德发先生精心建构的学术大厦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所铸就的辉煌。

该书为朱德发先生著作评论文章的精选集。序言选自魏建教授的《试析“朱德发现象”》一文,魏建教授指出“朱德发现象”之所以能够在学界引起关注,就在于它的“反常之处”:五十岁后脱颖而出,六十岁前后创造力越发旺盛,七十岁前后精力和思维“逆生长”,八十岁依然站在学术前沿。这一独特文学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朱德发先生始终关注“学界”热点问题,始终站在学术前沿。二是朱德发先生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三是朱德发先生对学术的献身精神使其保有三十多年的学术高峰期。

该书主要由“独奏的回声”“合奏的弦音”“交响的魅力”和“附录”四部分构成。

其中,“独奏的回声”精选了有关朱德发先生独著的评论文章,彰显他作为学界独行侠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开疆拓土、纵横捭阖、勇开风气之先的独立风姿和精神气度。比如,孙昌熙、魏建认为朱德发教授的《五四文学初探》对于五四文学研究,乃至于整个现代文学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评价,甚至重新评价五四文学的许多基本问题;可以帮助人们廓清以往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理论问题的误解;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过去因‘权威观点’带来的许多难以克服的疑难”。张清华认为朱德发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触及新文学流派发展运行过程中‘现代化’与‘民族化’这一深刻的矛盾症结;二是对各家文学流派的不带成见和不囿习惯的评价态度”。谭桂林认为朱德发教授的《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一书,“不仅对新文学史学的学科创设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而且对文学史研究者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进行反思与总结,也会提供较为切实的指导意义”。

“合奏的弦音”选入的是关于朱德发先生合著的评论文章,凸显他作为学界前辈甘做人梯、奖掖后学的人格风范。比如,魏建认为朱德发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的出现,标志着“纪游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门元学科的诞生。张光芒认为朱德发、贾振勇合著的《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具有非凡的学科建设意义,“该书基本实现了从叙述范式到价值范式的史学模式的结构式更新,在学术界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的学科重建首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贾振勇认为由朱德发、季桂起、魏建、张光芒编撰的《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以内发型转换的勘探为主又不囿于其局限,以综合透视的学术眼光梳理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步伐,堪称这一研究领域一部标志性和总结性的杰作”。

“交响的魅力”汇集的是针对朱德发先生主编著作的评论文章,展现他作为一代大宗师带领学科同仁在文学史书写实践上艰难探索和纵深耕耘的轨迹。比如,宋益乔认为朱德发等编写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之作,“内容上扎扎实实、稳中出新的风格,确当无疑地使之成为同类著作之中的上乘之作”。杨洪承认为朱德发修订的《中国抗战文艺史》,“真实地再现了不仅是两代学者重写文学史所彰显的学术风范,还多少可见朱德发先生学术之路及其引领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团队的历史发展,尤其不乏有一些编写文学史的经验和对当今学科建设有启示意义的学术话题”。李宗刚认为朱德发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500题解》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百余年的历史,用题解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书写探索,是朱德发教授对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模式的又一次自我挑战与自我超越。

“附录”部分包含朱德发小传、朱德发著作编年、朱德发著作评论编年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对朱德发先生学术成就的评价文章,再现他的学术生命历程和学界地位。

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展现了一代学术大家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和突出贡献,又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研究历程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学术史文献资料。

朱德发先生于2018年7月12日18时40分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学术精神永存!从某种意义上讲,及时总结和编选朱德发先生著作的评论文章,对于推动和深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排版:李涵

审核:李宗刚

山师现当代是山东师范大学
现当代文学学科公众号

山师现当代
为真理求真理,为学问求学问。本公众号主要传递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有关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