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线记忆:逐梦黄河“几字弯”

文摘   2024-11-26 17:06   内蒙古  

2024年9月21日,乌海市海南区原内蒙古通用第一机械厂旧址的职工礼堂内,一场精彩的全景式沉浸歌舞剧正在激情上演。


这是新时代乌海市第一部红色文化题材的舞台剧,也是近年来由本土文艺创作者打造的第一部集全景式、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舞台艺术精品。剧情以老一辈建设者艰苦奋斗建设乌海的时代故事和精神标识为载体,依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乌海地区小三线生产建设历史进行创排,将“三线精神”用丰富多元的艺术手段进行情景式再现。


舞台上,扮演小三线建设者的舞蹈演员们热情洋溢地模拟当年的场景;舞台下,一群两鬓霜白的老人早已激情难遏、热泪盈眶。


他们的目光穿越舞台,投向天幕下的崇山峻岭……虚空中,时间指针也在不停地回拨,锵然一声,停在了1965年。



创业在荒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加强国防战备、推进国家“三五”计划实施,并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中央决定作出一次工业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在我国西北、西南广大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内蒙古地区虽然不属于大三线范畴,但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被确定可布局建设小三线军工企业。于是,从1965年4月开始,今乌海地区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一带,陆续建设起一批地方军工企业及其配套项目。

按照党中央关于小三线建设“靠山、隐蔽、分散和不占良田”的基本原则,选址基本都远离人群聚集区,隐匿在群山环抱的茫茫戈壁滩里。乌海地区的选址,就选在了今海南区拉僧仲地区的一处山坳里,此地四面环山,中间开阔,很适合建设枪厂和子弹厂;另一处理想地址则是距离当时的海勃湾市以南6公里处的卡布其尔嘎查(现卡布其街道),适合建设地雷和手榴弹厂。由于当时正是1965年4月,故此,相继开工的这些工程被统称为“654工程”。


厂址确定后,建设工作就迅速开展起来,土建工程由我国最早组建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华建”(全称为建工部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各属地单位给予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原中央第五机械部还从有关部属企业抽调来专业技术干部和关键工序的技术工人进行对口支援,其中重庆286厂和北安626厂对口支援枪厂建设;沈阳321厂支援子弹厂;北京506厂对口支援地雷手榴弹厂……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怀揣理想的建设者听从国家“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而来。


来到这里,建设者首先面对的第一关便是住房短缺、用水用电困难的艰苦条件。

曾在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以下简称一通厂)工作过的马树河就回忆过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些场景。他记得,当时职工们的住宅区被称为工人村,一眼望去,全都是石头房。这种被称作“打干垒”的石头房外墙是用不规则的石头砌成的,内墙则是土坯,没有顶棚,地就是泥土地,虽然酷似陕北的窑洞,但与其冬暖夏凉的性质恰好相反,因为没有山体遮挡,夏热而冬冷,仅能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

住房简陋,取水更困难。偌大的一片家属区,仅有几处水管,家家户户都要靠担水吃水。作家马嘶也曾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我所知道的654》中回忆过小时候家里吃水的往事:“家家户户都得用水桶挑水,小时候的我常和哥哥用扁担抬水,直到我能挑动水的年纪才有了自来水。”


逐梦黄河“几字弯”


生活的辛苦,并不能耽误生产的进度。为了争工赶时,建设者们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一边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一边尽快生产出合格的军工产品。

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生产建设工作突飞猛进。1965年当年,三个主机厂的土建工程就全部完工,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以下简称二通厂)更是创下了当年筹备、当年建厂、当年就出产品的速度,成为军工系统里“大庆式”的企业。

这一段经历,曾撰写二通厂变迁史的张羽如数家珍。


当时,二通厂为了尽快实现轻武器的地方配套,厂房建设和产品试制采取了同步进行的方式。人员分两班,一班在工程指挥部搞基本建设和工艺设计,另一班则在呼和浩特市的拔丝厂搞生产准备和产品试制。当时不但缺乏设备且技术薄弱,而且除了沈阳321厂来支援的少数职工外,大多数职工都没有生产军品的经验。

就是顶着这样的压力,二通厂人还是发挥了“敢”字当先的革命精神。没有工具就自己做,人手不够就大班倒,一次又一次地试验、测算后,终于在建厂一周年前夕,生产出了“56式”7.62毫米普通枪弹17000余发,一举填补了自治区弹药生产的空白,为正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9月23日,已经建成投用了三个多月的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也传来了好消息,首批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试枪成功,结束了内蒙古不能造枪的历史,而此刻,距离一通厂建厂,仅仅过去了1年零4个月的时间。

曾担任过一通厂副厂长的李志忠就记得“出枪”那天自己激动的心情。“第一批出了50多支枪。大家敲锣打鼓,异常兴奋。谁说内蒙古不能造枪,我们自己的枪这不就造出来了!”

除了一通厂的枪和二通厂的弹,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以下简称三通厂)生产的地雷和手榴弹也于1966年10月试制成功。自此,三个主机厂全部可以批量生产军工品。


从1965年动工建设,到1979年军品生产基本结束的十几年间,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及内蒙古木器厂、内蒙古第二铸锻厂、内蒙古胜利机修厂、内蒙古工具厂、内蒙古跃进电厂等为之配套的军工企业共创造工业产值1.82亿元、利润1985万元,在我国国防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军工风骨潮头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和军品需求的减少,已经风风雨雨走过近20年历程的军工企业圆满完成国防工业的历史使命,走上了军转民的发展道路。

面对改革大浪,他们仍然秉承着“国为重,家为轻”的信念,努力顺应时代潮流。


1979年,一通厂率先开始“军民”结合。在民品开发中,先后生产了“金杯”牌气步枪、“双菱”牌猎枪、“双菱”牌体育训练用气手枪及“天马”牌缝纫机。1983年6月又生产了风力发电机,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风力发电机定点生产厂家。1985年,该厂又开始生产摩托车前减震器,到1992年共开发出12个品种,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减震器生产厂家之一。


在这些民用产品中,“双菱”牌气枪极负盛名。我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便曾使用“双菱”牌气枪进行训练。1982年,在安徽省举办的第五届运动会上,许海峰用“双菱”牌普通气手枪击败手握德国生产的气手枪的省射击队员,传出了轰动一时的“土枪”打败“洋枪”的佳话。

“天马”牌缝纫机更是许多乌海人难忘的记忆。曾在一通厂工作多年的王增明老人就饱含深情地讲述过他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上海学习生产缝纫机的故事。

1982年,王增明和几个工友到上海缝纫机三厂学习制作缝纫机。当时生产线上都是流水作业,每个岗位都特别忙,被分配到总装车间的王增明只能“偷师”,为了节省时间,他不按工序学习,专挑难度大的工序来练,争分夺秒地反复练习操作,仅学了一个星期就掌握了关键工序。


1983年6月,经过内蒙古自治区质检部门和上海缝纫机三厂技术工人的鉴定后,一通厂自己生产的“天马”牌缝纫机定型量产,并开始向全国销售。当时,内蒙古籍演员斯琴高娃因出演《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一角而声名鹊起,于是厂里将这位“草原明星”的头像印上了宣传页,并配了诙谐有趣的广告词。这段广告词许多乌海人都耳熟能详:“天马,天马,草原长大,包钢是我的母亲,能吃厚,噪声小,是不会唱歌的斯琴高娃。”

1979年,二通厂也开始着手“军转民”,先后开发出镀锌铁丝、铁钉、猎枪弹底火、太阳能热水器、气枪弹、减振器扩散件、家电音响、“天马”牌单缸洗衣机和脱水机等产品。1986年,根据市场调研和资源优势,该厂转为化工企业,选择以聚氯乙烯和不织布包装复合袋为转产突破口。

三通厂于1980年开发出化工产品元明粉,后又生产岩棉,但因销路不畅,被迫停产。1985年,三通厂开发成功警用催泪弹新产品,并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该厂主导产品之一,三通厂也正式由机械工业企业转为化学工业企业。2003年,企业改制为内蒙古北方保安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主打增雨防雹火箭等项目,2008年,该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消减雨作业装备唯一供应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由内蒙古第二铸锻厂转型的乌海缝纫机总厂,由内蒙古胜利机修厂转型的内蒙古电梯厂,这些曾经的军工企业在经历了“军转民”的阵痛之后,纷纷以新的面貌和姿态继续活跃在乌海轻工业建设的舞台上,直至完成历史使命。

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上,当威武雄壮的装甲坦克车从天安门广场上浩浩荡荡驶过时,一群乌海的军工人也热泪盈眶。因为坦克上的挂胶履带板板体,正是乌海军工人为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献上的贺礼。

这一段过程,被曾担任过一通厂书记的靳文龙写在了回忆录《内蒙古军工企业的创业历程》中。他在文章中说:“1981年,包头一机厂的刘顺发从德国考察回来,准备试制一种挂胶坦克链轨板,简单说就是让坦克穿上鞋,不损坏路面。这个东西要是做成了,对军工建设的意义非常大。这个任务就交给了铸锻厂,全厂上下不分白天黑夜反复研制,终于试验成功。”

1984年元旦,内蒙古第二铸锻厂承接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一号任务,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前夕完成190辆坦克所需要的挂胶履带板板体,再加上当时包头一机厂的订单,当年内蒙古第二铸锻厂一共要生产出250辆坦克所需的板材,总重量达到485吨。全厂职工都放弃了包括春节在内的节假日,最后提前10天完成了这个任务。


时代光辉印北疆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六五四”不但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且有力地推动了乌海地区的轻工业建设,奠定了机械工业的基础。

当时,乌海地区的煤炭开采正如火如荼,为了维修大型煤矿机械设备,机械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如乌达煤矿机械修配厂、海勃湾机械厂等,小三线企业落户后,除了承担军品任务外,还承担了一些地方民品生产,改变了乌海地区当时机械工业仅局限于机械修理的局面。

小三线建设还促进了乌海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小三线建设堪称第二次城市大开发,除了围绕军工企业和其配套产业形成了三线企业聚集区外,一些轻工业也在火速建设,如千里山钢铁厂、砖瓦厂、建筑陶瓷厂,以及生产油脂的301工程、储存肉类的302冷库等,大量的建设者和家属扎根乌海地区,人口规模再度增长。

当地的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了进步。随着三线企业的落户,一批医院、学校也陆续建设起来,再加上之后为培养军工企业接班人建设的内蒙古国防工业技工学校,更是为全区军工企业培养了储备人才。1985年,随着三线企业完成历史使命划归地方管理后,乌海市人民政府在国防工业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乌海市工业中等学校,这是乌海地区第一所工科普通中专院校,专业也从单一的机械专业过渡到工业与民用建筑、无机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类,为乌海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


当然,更可贵的是,这段历程还为后人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旗帜。

作为特定历史阶段中国自信的绽放,“三线精神”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充实丰富。它承载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共和国领袖的雄心壮志,承继了“红船精神”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精神内核,是我们党红色基因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续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历史辉映现实,实干笃定前行。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热火朝天的激情岁月,品味“三线精神”,正是为了赋予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韩建慧

编辑:杨正芳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杨延岭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乌海融媒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是乌海市委、政府所属唯一的官方媒体。由原乌海日报社、原乌海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拥有一张报纸,两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率,乌海融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网站等多个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