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
1.脏腑定位症状:
心-心悸;
肺-咳喘;
脾-食少、腹胀、便溏;
肝-情志相关,循行部位:巅顶,两目,乳房,胸胁,少腹,会阴;
肾-腰膝酸软;
胆-胆怯易惊;
胃-胃脘疼痛,呕吐,呃逆,嗳气
2.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由轻到重。
3.心血虚:色白无热象;心阴虚证:色赤有热象
4.痰蒙心神:有痰无火;痰火扰神:有痰有火。两者共同症状都有神昏。
5.风寒犯肺:有表证,脉浮紧;寒痰阻肺:有寒象,苔白腻,脉弦滑。
6.风热犯肺:有表证,脉浮数;肺热炽盛:热象,舌红苔黄,脉洪数;痰热壅肺:痰黄稠量多,苔黄腻,脉滑数。燥邪犯肺:燥邪犯表。
7.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都有脾气虚的基础见证。
8.胃气虚证:胃部按之觉舒,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胃阳虚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胃阴虚证:胃脘嘈杂,饥不欲食,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
9.肝血虚:血虚,无热象;肝阴虚:阴虚,虚热表现明显。两者共同症状是头晕眼花。
10.肝阳上亢(上实下虚):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肝火炽盛(实热):目赤肿痛,胁肋灼痛,口苦口渴,便秘尿黄,吐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两者共同症状: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失眠。
11.肝阳化风(上实下虚)、热极生风(实热证)、阴虚动风(阴虚证)、血虚生风(血虚证)
12.胆郁痰扰:胆怯、惊悸、烦躁、失眠、眩晕、呕恶
13.肾阳虚: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虚寒症状;
肾阴虚:腰酸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虚热症状;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有关,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
14.肝胆湿热:胁肋胀痛、胁下痞块、黄疸、口苦等肝胆疏泄失常症状为主,以及寒热往来,阴部瘙痒、妇女带下黄臭。湿热蕴脾:脘腹胀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等受纳运化功能失常为主,以及肢体困重,身热不扬
15.肝胃不和、肝脾不调两者都有肝郁表现,胸胁胀痛、抑郁易怒,区别在于前者有嗳气、吞酸;后者有食少、腹胀、便溏。而胃肠气滞证肝郁症状不明显,只有脘腹胀痛走窜、嗳气、肠鸣、矢气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