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点赞!松滋市实验小学办学新思维

教育   2024-11-21 17:48   湖北  

近日,我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同志多篇佳作刊于《中国教师报》。期待在未来的学术征程中,能有更多的教育者闪耀光芒,书写教育科研的幸福篇章!


今年9月,浙江某地一学生家长在学校门口跪求“取消钉钉打卡”的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读书打卡、作业打卡等一直存在争议的管理机制,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互联网+人工智能”环境下,运用工具进行教学和管理是大势所趋。从实践看,一些打卡程序或信息工具,确实具有节省、便捷、清晰等沟通优势。但是,为什么在老师们看起来好用的工具在实践过程中充满争议甚至是饱受诟病呢?
     工具没有问题,如何好好使用才是问题。其背后涉及学校治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家长思维。
     所谓“家长思维”,即学校在设计和实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站在家长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家长的实际需求、困境、体验及其可能产生的“反响”,还有家长可能提出的诉求我们如何回应和调整。
    “家长思维”,以教育公平和家长利益为出发点,是对学校治理风险的一种预判。
    以“打卡”为例。比如阅读打卡,从教学意义看,“利”在对学生或家庭的约束、督促功能,其次是教师直观、便捷的评价功能。但从家长运用看,“弊”也十分明显,其一是严格的时间要求和任务管理造成家长滋生一种“负担感”,家长也有疏忽时;其二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不一定能熟练操作,有的是非智能的“老人机”,还需“摇控”远方的父母代操作,很不方便。所以,学校教育视角的“利”,很可能就成为了家长实践视角的“弊”。
    学校有了“家长思维”,就会在打卡的要求和方式上给予家长以更多的“空间”,增加其“弹性”和“选择”。一是变统一要求为积极倡导,非强制,二是提供完成任务的多种呈现方式,家长自行选择。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对“好工具”的宣传、沟通和培训。当家长理解了学校和老师的“用意”,着实体验了新工具的“好处”,熟练掌握了新工具的“操作”,学校要求就会转化为家长的自觉行动。
     再以“群沟通”为例。微信群沟通已成为当下家校沟通的一种常态,信息发布更是便捷。手指轻轻一点,信息直达家长。当众表扬,大家当然都喜欢;但是如果是提醒或批评呢,教师的初衷原本是借对某生的批评起到提醒或警示更多同学或家长的意图,一举两得;然而事与愿违,被“点名”的学生家长会感到很没有“面子”而心生反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在群中公开质疑、怒怼老师的尴尬和矛盾,甚至发展为投诉举报。
     学校有了“家长思维”,就会在微信中“亮晒”“点名”之前,充分考虑是否损及学生的自尊,伤害家长的“颜面”,引起其他家长的“不适”等等,从而在“群发”和“私发”中作出科学选择。
     学校治理中的“家长思维”,其本质是一种“风险思维”,最大限度地防范职业行为的风险。
      “家长思维”哪里来?
     一是正确的教育观。办学行为急功近利,风险就无处不在。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全面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
     二是科学的家校观。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好关系成就好教育。要充分认识教育不能只有学校“一条腿”走路,家长和家庭不再是一种教育补充,而是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尊重、善待、依靠、团结家长,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
     三是系统的治理观。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的学校治理,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和家长的情绪反应、体验反馈,进行系统的风险研判。这就需要管理者和教育者怀着一颗“同理心”,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去思考,去设计,并对教育教学活动作出调整和优化。
     学校治理如何践行“家长思维”?
     公平为首。家长对教育最“敏感”的是什么?无疑是“公平”。因此,在涉及学生的资源、机会、利益等供给和分配机制上,学校要充分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以公平公正公开为第一原则。诸如学生的座位编排、荣誉激励、活动参与、岗位锻炼、困难补助等方面,都要切实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学生平等权,让教师的“公心”和教育的“公平”被家长看见。
     目中有人。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家长,把学生和家长放在学校治理的正中央,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尊严的关照,对家长笑脸相迎、平等对话的姿态,都是“目中有人”的生动体现。
     倾听在前。制度设计、活动安排、服务收费等,事前精心设计后,也不忘利益的攸关方——家长,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召开论证会、座谈会。松滋实小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惩戒规定”时,依靠家委会共同制定班本化的“班级惩戒规则”,然后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进行民主表决,让学生违纪惩戒规则具有具体化、个性化、针对性和约束力,使惩戒规则“一班一策”,丰富多样。
     多元选择。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考虑具体境脉特征,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选择性空间”。比如打卡、作业、进餐、课后服务、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两种以上的方案,自愿选择,以满足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
      回应关切。一项机制一个项目行不行、好不好,家长反馈是评价“标尺”。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关注相关方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教师眼中看似寻常小事,但在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就是“大事”。
      当下,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更迫切需求的现实矛盾,学校治理的失误和问题也很难避免。我们不仅要有直面家长的勇气和担当,还要有回应问题的真诚和智慧。从某种意上,学校和老师的“冷暖”,决定了家长的“冷暖”。如果说“用户思维”是一个企业的成功学,那么“家长思维”就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学。


某天刚下班,我就接到五年级某学生家长的投诉电话。家长的语气很急切。事情的原委并不复杂。这个孩子是体训队成员,每天提前到校参加训练。早上移动体育器材时不小心,器材上的架子掉下来砸在了某高年级男生身上,被踹了几脚。体育教师没有在意,没有当场对打人者给予批评教育。“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要就这件事向老师问个道理,只是觉得打人者欠孩子一个‘道歉’。孩子回来觉得很委屈,打了人还若无其事,学校不是任其霸凌的地方吧?”倾诉中,听得出家长同样的委屈。

简单的安慰后,我邀请家长第二天早上到校一起处理。双方家长在老师的协调下,态度都很积极,孩子握手言和,家长平了怨气。

事后复盘,一件小事背后折射出重要的教育问题。被打的孩子,表面看似没有“受伤”,心理却留下了“创伤”。本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很快释怀,却因缺乏帮助而没有和他人、和自己达成“和解”,只能累积成满腹的委屈,向家长倾诉。打人的孩子,欺凌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批评教育,一时的纵容会强化其“做错事不承担后果”的惯性,若长此以往,小错可能积成大恶。

可见,教育无小事。最好的教育发生在“现场”。教育,有看见,就要有回应。我平时和班主任聊天,老师们讲得最多的就是习惯了孩子们喋喋不休的“小报告”。轻的如,“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讲小话。”“老师,他拿我东西了。”重一点的如,因为一个小玩笑而引发冲突,或在熙攘的人群中“干架”,或是一不小心磕磕碰碰导致身上带点“伤”。习以为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不至于对这些琐碎感到厌烦或急躁;另一方面,我们又往往会因习惯而渐渐麻木,对背后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轻视。面对这样熟悉的场景,我们要有淡定的态度,也要给孩子“重视”的回应。因为,孩子的“小报告”里有期待,孩子的“投诉”里有求助,孩子的“委屈”正需要化解,孩子的“伤口”正需要处理。如此种种,都需要来自现场的及时教育和干预。孩子就是孩子,越小对“小事”越敏感和在意。所以,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我们才能真正从内心重视孩子的情绪。

以生命为立场,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就体现在日常对学生“情绪信号”的重视。因为,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在学生眼里都是“大事”。

还有一次,我走进三年级某班教室观课,老师和孩子们学习文言文《司马光》。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障碍首先来自朗读。轮到一个女生,她读到“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跌”之时,一声“tie”引起了众生中的窃笑,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再读,还是“tie”。老师示范了这个拼音后,再读,还是“tie”。“不着急,我们慢慢来。”老师安慰她越发紧张不安的情绪。再读,还是错了!

“同学们,我们一齐耐心地等她一下,好不好?”“来,跟着老师读。大胆读出来,我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又一次给她示范,给她鼓励,给她时间。终于,一阵较长时间的安静后,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女生正确地读出了“die”音,把这个句子顺畅地读了下来。“真好,就像这样再读一遍,声音更大一点,来!”女生又一次顺畅地读出了这个句子,音准,声亮。教室里响起一阵熟悉而热烈的掌声。

看到这里,我想,这个环节,于老师而言,肯定是不曾预设的“意外”。教师的等待和反复,使这节课没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丝毫没有影响这一节课的“美”。这是一节充满温情的好课,这样有温度的细节还有诸多。同其它的课比起来,这是一节没有快节奏、大容量的“慢课”,但其乐融融,暖风宜人。一节好课,于众生而言,或许是活泼和精彩;但于那些迟钝和缓慢的孩子而言,放松和安全,恰是最动人的温暖。不放过一个孩子的错误,就是珍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错过一个孩子的掉队,给予孩子成长的时空,这种等待的温度,足以温暖一个孩子的全世界。这就是教育的“学生立场”。

我还看到过很多这样的学校:学校文化墙上最大的版面,最醒目的地方,不是冷漠的“学校广告”,而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稚嫩的文字、创意的作品、童趣的故事。学校所有的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都向学生开放,一切为学生而设计和布局。即使是像楼梯口的墙角,也被精心布置,可游戏,可小坐,可阅读。这同样是教育的“学生立场”。

教育如何凸显“学生立场”?要把握三个关键词:“温度”“深度”和“广度”。

所谓“温度”,即教育要有儿童视角。儿童视角,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父母心”,更要有“慈悲心”。教育的责任从塑造和培养上升到保护和成全,教育的姿态从俯视下降为平视或仰视。师生平等的关系中,学生更是中心。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时,就会想一想“假如是我的孩子”和“假如我是孩子”。“儿童观”下的教育评价,就会多一把“尺子”来衡量。

所谓“深度”,即教育要有学习思维。其一,学习思维,体现在“有破有立”。破除“教师中心”论,教师成了“导演”和“教练”,学生成了“主角”和“学习者”;教师的任务是主持、指导、帮助和评价,学生的任务是自学、展示、对话、探究和实验。破除“教材中心”论。教材只是一个学习媒介从“教材就是我们的世界”到“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其二,学习思维,体现在“以退为进”。站在学生立场,教师就要主动地“退”、大胆地“退”,退下“讲台”,退出“讲演”,将学习、阅读、探究、训练、展示、辩论的舞台交还给学生。立足“问题导学”和“任务驱动”。教师有了“退”的习惯,学生才有“学”的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的转变。

所谓“广度”,即教育要有空间观念。其一,空间观念,是在“美育”的视角下建设学校的“德育”空间,让校园空间最大范围、最具艺术的“敞现”给学生,实现以美育人,润物无声。从教室到校园,拓展、连通、设计、打造,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地方。其二,空间观念,是在“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理念下全方位“展览儿童”,让孩子成为校园的主场和主角,通过丰富的平台、项目和活动让孩子得到锻炼、展示和成就感。


刚上任校长不久,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时,这样一条意见“跳”入我的视线:我是学校某年轻老师的家属,妻子每天早上七点到校,整天不能回家,本想着她正常下班后能带孩子,照顾家庭,可她经常放学后还要继续留在学校,不是学习,就是开会。学校能不能考虑到年轻老师还有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要照顾,减轻老师的非教学的负担啊。
     这条来自教师家属的建议令我感到震撼。于是,我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尤其是教师的学习、教研、工作部署等会议安排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原来,因小学教育几乎都是双人包班制,白天很难安排合适的集中会议时间,一般都只能安排在学生放学离校后召开。面对这一矛盾,我在学校校长办公会上原文宣读了这条建议,并提请行政干部认真反思,引起干部们的共鸣。正是这条意见,引起学校会议机制的深刻变革:少开大会,一月只开一次;不开晚会,不开长会,会议限时60分钟内,能通过工作群布置和当面交办的工作一律不上会。
     会风一变,气象更新。以会议变革为“信号”,学校先后有序推进了弹性坐班、请假下放、分层备课、学习减负、教研松绑等一系列常规管理变革,建构起“底线管理+柔性制度”模式,历经五年,形成“轻负简政”的治理结构。
    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变量是“教师”。早在2010年,我就把“学校发展,教师第一”作为我的治校理念。我的理解,“教师第一”与“学生第一”并不冲突,“学生第一”体现的是教育的需求导向,而“教师第一”体现的是教育的治理导向,“教师第一”是“学生第一”的必要前提。
     践行“教师第一”,首先要把“解放教师,给予空间”变成实实在在的场景。尽量还给教师一个自主、自由、宁静、简单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负担感”,才能提升职业“幸福感”。所以,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最直接的工作体验和表现出的工作情绪,把“刚性要求”管在关键事项和重要领域,把“柔性制度”释放给不同人群不同追求的教师,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切身感受到紧张工作中的“弹性空间”。
     践行“教师第一”,其次要以“理解教师,扬长容短”作为善待教师的立场。善待教师,是教师文化生长的土壤。真正地善待教师,会视学校每一名教师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都懂得要尊重教师,但尊重教师的最高境界是尊重教师的个性风格,接纳教师的性格缺陷。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一名教师都有其自身的性格和脾气。不是每一名教师都能迎合校长和学校,但他们却能忠诚于学校,尽职于工作。善待教师,表现在容错。教学或工作中的失误,校长和班子要有包容之心。我发现,学校有很多在管理上有独特方式、在教学上有专业影响的优秀教师或名师,但往往在处事上表现出“率性”而“敏感”的一面,有时候还很“冲动”和“叛逆”。这样的老师,我更多地选择了包容,甚至会作出一些管理要求上的“让步”,只为了发挥其所长,给予他们一些坚守梦想的热情和勇气。虽然某些干部对我的态度表示“不理解”,但时间久了,他们也能理解我的“用心良苦”。著名管理学家曾仕强在谈到中国式管理时说,管理的目的是“安人”,教育也需要“打太极”。在黑白之间,保留适当的“灰度思维”,充分理解老师的“难处”,充分认识教育实践的“境脉特征”,给教师一点调适空间,也能赢得学校的发展空间。
     践行“教师第一”,重点要搭建“发展教师,成事成人”的丰富平台。松滋实小把“成事成人,越而胜己”作为教师发展观。一是方向上有引领。每月一次的教师例会,我们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教师增进对“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教育改革的前沿理念、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的理解和认同。二是实践中有影响。我们倡导“承担即成长”的教师成长理念,推动教师在岗位上磨炼,在实践中成长,在课堂上成名,在关系中修行。我们以“发现身边的榜样”和“讲好育人的故事”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视角帮助教师理解“彼此看见,相互成全”和“好关系成就好教育”教育精髓。三是专业上有支撑。学校要建树崇尚专业、尊重专业、依靠专业、发展专业的学术气质。我们建立起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专业管理、专业育人的浓厚氛围,坚持以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来改变学校样态,通过项目化的活动让老师们“卷入”,如“素养大赛”“青蓝结对”“青春结伴”“双创双优”“生命叙事”“情趣社团”“点灯行动”等项目,支持教师在共读、写作、课堂、教研、比武、社团、城乡交流、家校共育的一线舞台中成长成熟,成事成人。
     践行“教师第一”,还要让“展示教师,共享荣光”成为永葆职业活力的常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除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外,更需要职业尊严和共享荣光的获得感。教师的状态,要追求“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所以,学校要精心设计教师成长的“连接时刻”“荣誉时刻”和“欣喜时刻”。所谓“连接时刻”,即支持鼓励教师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聆听窗外声音。只要是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价值的培训和研修,我们都不吝惜经费给予支持,让有经验、有成果的教师走向地市、省城和全国的平台去交流、展示、体验。我们通过城乡轮岗交流,让骨干教师在乡村支教中体悟“不一样的孩子和不一样的教育”,发现自己的价值。我们鼓励教师利用小长假、寒暑假去旅游看世界,回到学校和全体教师分享“行走的教育”。所谓“欣喜时刻”,即增强重要时刻的仪式感,精心设计节庆活动,让教师享受满满的幸福感,帮助教师认识到教育既要有专业的卓越,又要有生活的情趣;既要会工作,更要会生活。所谓“荣耀时刻”,即把每一次成果、荣誉进行放大分享,即使是家长送来的一面锦旗、家长发来的感谢短信、教师获得的成果证书,都要变成展示的舞台、教育的故事。概而言之,发现长处,唤醒潜能,创造契机,培植榜样,成事成人,分享带动,把小学办成教师成长的“大学”。
     当“教师第一”从心中的治校理念变成眼前的学校样态,“教育温度”的魅力幻化成眼前这样一些温暖的场景:一群老师在办公室集体“约谈”校长;一群教师下班后还在办公室争论教学设计;一个一个老师在意外摔伤后还拄着双拐颠着单脚陪伴学生;一个一个老师在家校冲突后被理解支持的家长慰藉鼓励;一群一群教师在严寒酷暑中走访留守儿童送教上门;一个已办理调离手续的老师被一群家长的执着和深情唤回;一群在岗20或30年的老班主任的深视频故事变成“催泪”现场;一群教师每周奔波在大山与城区的支教路上……


THE

END

松滋教育

微信公众号

songzijiaoyu

图文/办公室

编制/路语诗

编审/杨德雄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松滋教育
发布松滋教育系统官方消息;关注涉及师生重大政策变化;报道发生在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看点;传播社会正能量。 首次关注,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历史消息。可在线提出您的看法和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