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万在日中国人,用微信构建了一个在日经济特区……

文摘   2024-11-04 16:18   日本  
自2000年以来,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数量不断攀升。根据出入国在留管理局的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底,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达到了约82万,创下历史新高。
或许你也好奇,这些在日本的中国人到底以什么为生呢?事实上,在日本的82万中国人里,有大部分人过着一种不同于我们想象的生活:他们似乎已经在日本构建了一个独立的"微信经济特区"。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9月的东京,代代木公园接连举办了两场节日庆典:一场是上旬的“中华节”,一场是下旬的“Namaste India”(印度节)。这两场活动各具特色,但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华节里,大约九成都是中国人,而印度节却吸引了约九成的日本人。
这似乎象征着如今的日本社会对中国与印度的态度和情感,令人不禁感慨。在中国摊位里,卖着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香辣的麻辣烫,还有那充满趣味的“拖鞋乒乓球”游戏,吸引了不少目光,但观众几乎清一色是中国人。而在印度节里,弥漫着浓郁咖喱的香味,体验穿纱丽的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参与的大多是日本人。
代代木公园的这一幕,其实折射出了一个更大的现象:如今在日本的82万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与日本主流社会隔绝开来,他们在中国人经营的房地产公司租房,去中国人开的中餐馆吃饭,孩子也去中文补习班上课——一切生活所需几乎都可以通过微信解决。
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微信找到"私人超市"。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丰洲市场,中国的商贩们清晨就开始采购新鲜的鱼虾,然后拍照上传到微信群,一群500人的微信群,再发四个群,消息就能瞬间覆盖到2000个潜在买家。买卖确定后,团长直接送货上门,付款也通过微信支付完成。没有实体店的租金压力,也没有囤货的风险,整条商业链条紧密而高效地运行着。
这使得这些在日中国人的生活几乎可以不与日本人有任何交集:租房、买菜、理发、社交、孩子教育……统统在微信上完成。他们不用去日本的超市,也不用跟邻居打交道,甚至学日语也没动力了……
问题来了:逃税与隔阂的双重困境
这样的"微信经济圈"看似方便,却埋下了隐患。
首先,这些交易往往游离于日本的经济系统之外。微信支付的资金直接从中国的银行账户扣款,并没有经过日本的银行系统,这也意味着这些收入大部分未能在日本报税。补习班的学费、非法黑车的费用,甚至换汇也都在微信上悄然进行。据说,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逃税,甚至赚得盆满钵满。尽管也有人认真缴税,但不遵守规则的人依旧是少数中的多数。
其次,这种生活方式加剧了日中之间的隔阂。本来现在关系也不好,而在日中国人如果不试图融入当地社会,只会加深日本人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代代木公园的中华节上,几乎见不到日本人的身影,这无疑是一个讯号——两国民众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少。
一些人努力融入,但他们的声音微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选择这种"隐秘生活"。池袋的"日中语广场"每月定期举办活动,吸引一些中国人与日本人交流学习;灾害时,"龙在日华人援助协会"也会组织慈善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努力虽然微弱,却也让人看到了希望的火光。
那些定居在日本的中国人的孩子,他们在日本学校接受教育,讲一口流利的日语,交日本朋友,也许这些孩子会成为未来日中友好的桥梁。但微信经济圈的吸引力太大了,让更多的日本人走进代代木的中华节,或者让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微信圈,这并非易事。

对于这些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来说,是继续在微信的舒适圈中生活,还是开始尝试融入日本社会,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也是两国关系的缩影。一个无法融入的群体,终将面临更大的隔阂和不理解。
也许,只有当更多的在日中国人走出家门,主动接触日本社会,中日关系才能迎来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毕竟,隔阂永远不是答案,交流才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关联阅读:
“不会说日语”的在日中国人正在激增!日本国内逐步扩大的“中国经济圈”
大阪这个区已经是「中华自治区」:流通货币是人民币,到处都讲普通话几乎听不到日语
日本埼玉县川口市的中国人数量激增!一问居然都来自中国这个省的最多

资料来源:在日中国人「WeChatで生活、仕事、脱税」の実態...日中関係に悪影響も》

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并动动您的小手给我们加星标,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日本物语
关于日本的请了解一下,这里既有日本的传统历史文化又有现代流行元素的介绍,也包含旅游、美食、教育、相关知识问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