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方“一事观天下” ,然后点右上角“...”,最后设为星标★
只有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
这个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当谈及创作者在意的评价重心时,究竟是更注重「作品本身」还是「作为创作者的形象」,这个问题在创作圈内不失为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思的话题。
前段时间,日本知名插画家与行为艺术家岸田梅尔(岸田メル)就此发表了一番自己的看法,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
他的观点不仅深入探讨了创作的内在与外在驱动力,还对创作者应如何看待自己及他人的评价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分析。
岸田梅尔在推特上写道:“创作,无论是画画还是其他形式,其核心是一种将自身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虽然创作活动能够独立存在,不一定需要依赖他人的意见,但想要在自我满足和外界评价间找到平衡,却是困难的挑战。
而这种平衡点的寻找,往往依据个人的个性差异而有所不同。”
日本知名插画家岸田梅尔(岸田メル)
《BLUE REFLECTION》系列的人物设计,是岸田梅尔近年的代表作之一
对于“希望他人认同自己的作品”和“希望他人认同自己身为创作者”的区别,岸田梅尔指出,后一种心态往往容易让创作者陷入瓶颈。
他写道:“如果一个创作者将自己的动力全部寄托于别人对其个人的评价,而非作品本身,就会在创作过程中难以承受那些无法避免的痛苦。反之,专注于作品是否被认可,虽然也脱离不了外部评价的影响,但相对能够更加专注于创作的实际过程。”
这一观点反映了他对于创作本质的一种深刻认识——创作是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自我展示。
他进一步补充道:“希望成为一个很棒的创作者”和“单纯想从事创作活动”的心态是不同的。创作本质上并不总是充满光鲜亮丽,更多的是包含了痛苦、挫折甚至羞耻感。然而,正是这些难以避免的经历,构成了创作的真实面貌。
有些创作者若不能克服‘我明明这么努力,为什么大家却不认同我的作品’这样的情绪,就难以在创作之路上走得长远。”
岸田梅尔坦诚提到,他理解每位创作者都可能同时兼具上述两种心态,但他认为更积极的出发点在于“享受创作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成为备受瞩目和认可的“帅气创作者”。在他看来,创作本身的过程远比最终得到的外界评价更值得珍惜。
他还引用运动和学问来类比:“就像从事运动或学习一门学问,比起想着‘成为那样的人’,更强的动力其实是‘享受这件事本身’。只有对创作本身有所坚持,并找到内在的乐趣,才能真正走得更远。当然,如果你天生抱有强烈的成功欲望,那便是另一种情况。”
岸田梅尔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词句,实则揭示了很多创作者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一个核心——一味地满足外在标准,可能会让创作变得空洞无趣,甚至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之中。
而只有学会与自身的创作过程和平共处,学会享受其中的点滴,才能真正从创作中汲取能量。
确实,创作是一条漫长且充满荆棘的道路,它伴随着不被认同的失落、灵感枯竭的煎熬,还有外界不断施加的各种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初心,专注于作品本身价值的创作者,往往能够更淡然地面对评价的波动。毕竟创作的美好不仅仅在于获得外界认同,更在于过程中那些无形的成长和满足感。
不知道屏幕前的各位创作者,会如何定义自己在意的评价侧重点呢?是否也曾因为执着于外界的肯定,而感到过创作上的苦恼?
或许,用岸田梅尔的话来说,比起“成为一个被大家钦佩的创作者”,单纯地喜欢上创作、享受这个过程,才是让创作者真正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的关键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