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左上方“一事观天下” ,然后点右上角“...”,最后设为星标★
只有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
这个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一顿日式餐点常常令人印象深刻,其特色之一是各种食物被分别盛装在多种大大小小的器皿中,例如主菜、配菜、佐料和酱汁等。这种丰富的摆盘形式虽令人赏心悦目,却也常让食客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最近,一位日本网友在享用荞麦面时就遭遇了类似情景——他惊讶地发现,这份餐点竟然附带了三种不同的沾酱,这让他断言外国人肯定无从分辨每种酱汁的用法。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当这份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后,日本网友们纷纷表示,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准确判断哪些酱该用于哪些食物!这位昵称为「おゆゆ」 的网友在 X 平台上分享了他用餐时的一张照片,瞬间引来超过 20 万人点赞。照片中,他点的餐点包括了用于荞麦面的酱汁、天妇罗的沾酱,以及鲔鱼泥丼专用的酱料。面对如此复杂的酱汁配置,他感叹道:「要是外国人看到这个,肯定不会知道每种酱都该沾什么吧!」不过,这句话反倒点燃了日本网友们的讨论热情。他们惊觉,这样的问题或许并不只限于外国人,连身为日本人的他们也未必能完全搞清楚……以下是部分网友的反应和观点,或许你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共鸣:「这么一说,也是挺奇妙的。日本人都能轻松分辨这些酱汁的用途吗?」有些网友似乎对本国人的餐桌习惯抱有相对的自信。例如,一位网友根据盛放酱汁的容器形状提出:「日本人可以从容器的形状判断,但对外国人来说确实会很困难。」看似自信满满的回答却并未获得普遍认同,反而招来更多质疑。「谁说日本人就一定能看明白呢?」 网友中不乏直接表达怀疑的声音,甚至有人坦率表示:「连我作为日本人都没有绝对的把握。」网络上的讨论热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互动逐渐升温,也有人尝试用逻辑去推测酱汁的分配方式。有位网友给出了他的分析:「平碟是海鲜丼用的,小碟是天妇罗用的,而带尖嘴的容器装的是荞麦面的酱汁。」一些网友反驳:「即便如此,稍微了解日本料理的外国人仍可能将尖嘴的荞麦面酱误用于淋鲔鱼泥丼,这种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误会确实存在。」有意思的是,甚至还有网友分享了亲身经历来说明问题。一位网友回忆,约 20 年前,他父母经营的荞麦面店迎来了一位外国顾客。这位顾客用标准的日语点了一份「zaru soba」 ,让他们以为他懂得荞麦面的正确吃法。然而惊喜立即化为震惊对观,「他直接把沾酱浇在了竹盘上,结果弄得竹盘和桌上一团糟。」此外,许多网友调侃道,他们的应对方式同样无法让人信心十足:「我一般会靠近食物的酱汁判断,不过也说不定会搞错。」更有网友选择了一种略显古怪但直接的办法:「为了不出错,我宁可先舔舔再确认。」虽然在日本网友中,能够百分百分辨酱汁用途的人似乎也并非多数,但仔细观察后,大部分网友还是找到了某些「可能的规律」。有人总结道,日本传统料理或许讲究不明言的规则,比如将某种酱汁放得更接近或贴合它所属的食物。然而,这种推测仍然可能带来不确定性。最终,这样一场围绕着「如何判断酱汁用途」的讨论,反而揭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便在料理文化深厚的日本,人们在面对餐桌上繁复的搭配时,也未必充满信心。从各种形状的容器到酱汁摆放的位置,再到用餐时的惯例规则,这种复杂性不仅让初次体验者迷茫,也可能让习惯多年的食客感到疑惑。所以,如果换成你来面对同样的情况,又有几分把握能准确判断出每一种酱的正确用途呢?当所有酱汁齐齐摆在面前,而没有明确提示时,你会选择大胆尝试,还是像网友们说的一样,先「舔舔」再下手呢?如觉得有趣,请顺手点个【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