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周邓馆与小观众共同感受伟人精神:未留姓名的Ta找到了,还被聘为“荣誉小馆员”

创业   2025-01-26 11:05   天津  

来源: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那位未留姓名的

小观众,找到了!


近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一封寻找未留姓名小观众的温暖回信,引发热心读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发布短短几小时内阅读量迅速突破1万人。新年伊始,充满温情与感动的双向情感流淌,使纪念馆与公众紧紧相连。大家不仅深深感动于这位少年的故事,更对找到小观众满怀热切期盼。笔者截取了朋友圈转发该消息的部分内容,与读者一道回味共享:

今天,我们满怀欣喜地告知大家,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找到了这位小观众!她,就是来自天津市第十一中学九年级三班的李雨时。

今年九年级的李雨时,对课业努力而认真,寒假期间也不例外。上完晨课后,李雨时在母亲的陪伴下,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来到了纪念馆。恬静自如、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是她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回想起那天的经历,李雨时也打开了“话匣子”。当她看到了纪念馆给自己的回信,一时间激动不已,竟不敢相信是真的,不曾想过自己的信会收到回复,更不曾想过自己一个小小心意的表达竟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考虑再三,有些羞涩的她最终还是委托妈妈拨通了纪念馆的电话。就这样,纪念馆幸运地和她搭建起了沟通与联系的桥梁。

在见面会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雨时。小雨时自幼在父母的影响下,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对红色历史尤其着迷。她自称是周恩来总理的“小粉丝”,对周恩来的了解,是六年级时从阅读周秉德的《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开始的。书中以独特的视角,让雨时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人格魅力的周恩来。放假时,雨时总会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来参观学习。不仅如此,去各地研学旅行时,革命类纪念馆也是她必去的打卡胜地。

最近,李雨时阅读《周恩来最后600天》时,其中周恩来总理与龙门石窟拓片的故事,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激起了她内心的层层涟漪。“他都病得这么重了,还坚持为国家奔波操劳。”说到动情处,雨时留下了感动的热泪。有感于周恩来总理的鞠躬尽瘁、清正廉洁,小雨时下定决心要为周爷爷做些什么。她精心挑选并购置了一本《龙门石窟拓》,又饱含着对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奶奶的深情厚意写了一封信,然后带着这份心意专程来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虔诚地把书信和礼物敬献给了周恩来爷爷。孩子送来的虽然不是当年的拓片,但这份真诚的心却深深地感动着纪念馆的每一名工作人员。后经温暖回信的推送,更多的人知道了小雨时的故事。当问起周恩来总理给她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雨时回答道:“是他的真诚与尊重,他的心里装着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普通的人。”说到这里,雨时再次红了眼眶,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清澈而坚毅的力量。


见面会最后,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向李雨时赠送了周恩来的相关书籍,鼓励她能在这些书籍的陪伴下,更加深入地了解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奶奶的伟大业绩和崇高风范,从伟人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纪念馆还特聘李雨时为“荣誉小馆员”,希望她在今后的日子里以自己的行动为弘扬伟人精神、传播红色文化尽一份力,做一名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新时代好少年。

在这个凛冽的冬日,小雨时仿若一束充满希望的烛火,以点点微光,温柔地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又似一脉澄澈的清泉,潺潺流淌,无声润泽着我们的心灵。小雨时的故事,宛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得以窥见红色文化跨越时空的璀璨魅力,见证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更切身感受到伟人精神那撼人心魄的强大感召力。这股力量,是一个高尚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伟大力量,它穿透岁月的尘埃,在我们心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相关新闻




文明天津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