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建校115周年 | “百名学子讲校史”第54讲 ——《大爱无言》

教育   2024-10-02 09:02   甘肃  




热血同行 生命相“髓”。造血干细胞是一种血液系统中的“万能细胞”,被广泛用于白血病、急性放射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因此也被称为“生命种子”。

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的是兰州大学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静的故事。
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而对于当时就读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大一新生赵静而言,这份不寻常还多出了一丝难忘。

2007年9月,刚由山东省滨州市考入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赵静便毅然报名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然而,在当时兰州大学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近200名志愿者中,这位瘦小腼腆的姑娘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次年4月,一份来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通知打破了平静,赵静的干细胞与千里之外浙江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没有学过医的人也许不知道,人类非血缘关系的“白细胞抗原”相合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一。5月,更进一步的消息传来,二人高分辨配型完美吻合,移植在即,生命的火种即将在当年7月的正式采集中传递。

当时,医疗知识普及程度不及如今,很多人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对捐献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漫长又煎熬的捐献过程中,捐献者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诸多挑战和不适,还需面对心理上的种种考验和压力。因此在接到通知直至准备启程前往杭州之前,许多人善意规劝赵静,建议她务必深思熟虑,包括她的母亲。她还向辅导员曹茜老师表明自己捐献的决心,希望曹老师能陪同她一起前往造血干细胞采集点。

然而,赵静坚定如初,未曾动摇捐献的决心。她深信,在他人需要时,只要做到尽己所能,便问心无愧。面对女儿坚毅的决定,赵静的母亲只得将对女儿的担忧与心疼深深埋在心底,选择支持女儿。周围的伙伴也被她身上的善良和勇气所打动。临行前的7月20日,兰州大学及省上多部门的领导为这位捐献者举行了送行仪式,所有参加送行的人员都默默地期盼赵静的爱心能为这位白血病患者重新点燃生命之光。

作为捐赠者,赵静经历了一系列检查和准备过程。在捐献前,为了保持健康,赵静每晚都坚持去跑步,一天都未曾落下。在长达两天的采集过程中,她始终微笑面对,用乐观心态对抗着身体上的不适,她的勇敢与坚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的事迹当时也被省内外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宣传。


LOVE



如今,赵静在山东省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继续在岗位上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每当有人问起以往的经历,她会细心讲解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并宣传捐献的无害与深远意义。然而,鲜有人听她提及社会为其授予的荣誉或嘉奖。

赵静说:“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是最快乐的事。”
她的善举,是高尚道德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兰大学子中的体现,是最纯朴的爱心和最无私的助人意识使然。她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追求真善美的信念。在这种大爱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兰大学子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继续传递着爱心,而这份温暖的力量也正在祖国大地上生生不息。






撰稿 | 雷杰妮 周贺馨
资料 | 赵静 雷杰妮
编辑 | 李思思
审核 | 刘亚军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发布学院新闻、通知公告;组织教学与学院活动;学院师生信息交流;校内外公益活动宣传推广;校友活动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