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在第八届集微半导体大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杨旭东院长作了主题演讲,阐述了集成电路行业“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的特点和意义,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推动行业发展,并介绍了行业标准化工作,引起参会者积极反响。爱集微整理了讲话实录,经同意发布,供业界参考。
各位同事、各位业界朋友:
前段时间,我换了工作,不再专注于芯片行业。带着对芯片行业残存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带着对行业没有削减的感情,还是想找个合适的场合,把我认为要紧的事情再和大家说一说,希望有所启发。
今天我想讲的主题是,芯片近乎道。
芯片不是“道”,芯片本为“器”,是名“器件”。但在所有的“器”,即一般理解的“器物”中,芯片是最接近“道”的“器”。由此而论,芯片近乎道。
为了把这个道理说清楚,我们需要回溯一下“道”、“器”之辩,这一对“对概念”命题的内涵。本源性的一般意义上理解,“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这里的“道”是形而上精神层面的,有时候也叫做“一”、“大一”、“常”、“理”,大概指向现代汉语所表达的“本源”、“意义”、“价值”、“规律”等哲学范畴,类似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不可言说之物”,用老子的话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对比语义边界模糊的“道”,“器”就相对好理解和把握了,大致指的就是形而下物质层面的有形之“物”。古人说“格物致知”,“格”的便是有形之器物,格物的目的便是获取、把握无形之“道”。从“形而上、形而下”的本源出发,中国传统上对“道”和“器”便有了很多引申的阐发,比如“君子不器”、“大道不器”、“器以载道”、“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等等。好了,就此打住,毕竟这里不是开务虚会,我们还是回到芯片的主题上来。
上面对“道”和“器”这对命题的一点阐释,还是为了说明“芯片近乎道”。借用本体论的方法,我认为,“道体”所必备的两个本质特征,芯片也有所表现。或者更准确的说,作为器物的芯片,比起其他任何器物,更大程度上表现出“道体”才具备的两个本质特征。
其一,“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这是在时间结构上说的。“道体”无始无终,无时不在。“道体”的“我在”,体现于全过程参与,既不能摆脱,也无法摆脱。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当前已经拉开序幕的智能化时代,芯片也逐渐呈现出“须臾不可离”的特质。前段时间我到访一家芯片制造企业,他们播放的一段宣传片表现得就很典型。宣传片按时间顺序描述了一位普通上班族的一天生活工作,从清晨醒来的手环闹铃、声控音乐、家居控制,上班路上的扫码单车、导航预报,到单位的刷脸打卡,在单位的电脑电话、办公交流,吃饭的叫餐送餐,下班后的运动健身、购物支付、听书刷剧,到睡眠中的健康监测,宣传片中把每个场景用到的诸如SoC、ASIC、MCU、FPGA、MEMS、CPU、GPU、DPU、NPU、DSP、DRAM、NAND Flash、IGBT、CIS、AD/DA、LED、eMMC等芯片产品一一标注出来,形象地表达了对芯片的“须臾不可离”。这些生活工作全过程的所有智能化应用,都建筑在作为计算、存储、大数据、大连接底层技术和器件基础的芯片之上。在可见的将来,应该还没有什么“器物”可以取代芯片的这种全过程参与。
其二,“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是在空间结构上说的。“道体”无小无大,无处不在。“道体”的“我在”,体现于全领域参与。小到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大到宇宙星云结构的“万有引力”、“相对论”、“确定性”,虽然数学物理表达上大有差异,但“道”皆在其中也。目前的物理学对于“尽精微”和“致广大”还没有能够形成统一认识,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追求的大一统理论还未能构建,可以理解为目前人类能力所限,尚未究竟到更本源及所能理解的“道”的程度而已。对于芯片来说,也有着类似表现,在凡是有人力参与的“致广大”的宏观领域和“尽精微”的微观领域也是无处不在的。其实,对于芯片,上面这句话反过来说更准确,“尽精微而致广大”。芯片行业70多年的历史,总体上沿着“摩尔定律”,以不断微缩化、精微化的结构,愈加迸发出对宏观世界无处不在的强大定义性和赋能作用。芯片在细微结构上的“量子性”,直接或曲折地在技术和器件基础上决定了我们当下生活工作中所能体会到的事物和器物智能化表现的“万有引力”。
上面就是我想要说的“芯片近乎道”的道理。说完道理,总是要说点启发,了解这个道理有什么用。如果我们把芯片作为可以托付的事业、使命,我们则当以“道心”对待芯片。如果我们只是把芯片作为在社会立足的一项工作,更等而下之,把芯片作为混饭吃的工具和任务,那就另论了。
什么叫以“道心”对待芯片事业。首先,“须臾不可离”,“惟精惟一”,朝思暮想、夜思日行、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我觉得,这非常符合习总书记常常嘱咐的对待事业“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内外形势所迫,我们从事芯片事业,不能再那么从容不迫、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我第一次在集微大会上所论的“超常规”,在对待芯片事业的态度上同样适用,超常规的思索、超常规的付出,以期获得超常规的成果。蚓无筋骨之强,掘土成穴,用心一也。“须臾不可离”的“道心”,有时会激发一些不可思议的效果,门捷列夫在睡梦中获得元素周期律的启示,拉马努金有如神示一般写出巨量公式,还是因为他们用心专一,思索得足够多、足够深。“时时放心不下”,长时间的专注,意识和潜能都会帮助我们。其次,“致广大而尽精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抬头看天、也埋头精耕细作。不论我们从事芯片领域哪项细分行业,我们总是要了解把握一些中国与世界芯片行业的现状、发展、变化、形势,行业大致的结构、系统、生态,我们的工作在这个系统和生态中的位置,前后左右上下的竞争和协作关系,能让我们的努力更有方向感,不至跑偏。这也是我们有时参加论坛大会,听听专家谈经论道的一个目的。话又说回,我们也用不着时时看天、天天讲道理。大部分时间,我们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分工角色,自己的工作场景,“时时放心不下”地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节点承担好,把自己的工作推到极致,“尽精微”。然后再通过市场规则与国内外生态伙伴协作好,加之我们具备制度优势的“新型举国体制”统筹协调,我们的事业当然大有可为,前景可期。在这个过程中,以“道心”、“无我”之精神,助推整个芯片事业“国之大者”、“大我”之大成就。
各位,三个多月前,组织关心和信任,我从电子信息司调任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金壮龙部长交代我们,落实好部里“管标准”的重要职责,立足标准化主责主业,发挥好标准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引领作用,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我理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标准作为尺度和规则,以此衡量我们工作成果的对错好坏,定义并维护行业和市场的秩序,也是产业国际话语权的体现,当然很重要。前段时间,我陪同领导在西安调研,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绵不断?我的回答是,秦始皇对标准的重视,实施的标准化战略,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祖龙魂死业犹在”。除了改“分封”为“郡县”的政治决策外,在对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上,由他决定,秦朝的“标准化研究院”实施的“度同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里的几个“同”,本质上就是几个重要的行业标准,始皇帝当年远见卓识的“标准化战略”,奠定了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技术制度基础。其后,“百代都行秦政法”,决定民族、国家、文明认同的“标准化”体制机制,虽有波折,但没有本质的削弱,总体上都是在加强。我们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工信部系统唯一的专业标准化机构,历经了60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和能力。我是创院第二个甲子之初加入其中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更好地支撑产业需求,除了北京总部,我们在厦门、深圳、苏州、广州、上海等产业聚集区也设置了分支机构,靠近服务当地政府,服务产业和企业。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立足标准化主责主业,以及标准研制、检测、认证、计量、评估评价、咨询、培训这条标准价值链,与大家更加广泛和深入交流协作,以期相互成就,合“道”而行。
明年如果还有机会到这里,我再向大家专题报告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体会和认识。
就这些。谢谢大家!
工业4.0俱乐部微信公众号版面已经免费对外开放,商务合作请联系俱乐部编辑胡先生:13923712961(微信同号)
四部委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信息技术发展司:构建重点行业“一图四清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EMF2024 | 周济院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指明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
【中国信通院】《2024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发布(附下载)
工信部:研究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
金壮龙《求是》杂志撰文:进一步全面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大动力
工信部:将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 600 万家,但这一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过上 “好日子”
Gartner发布2024年中国技术成熟度曲线:LLM即将步入成熟期,复合式AI是中国企业最务实的选择
权威发布 | 3.6万字《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附下载)
2024人工智能(AI)在制造业的应用现状调研报告(附下载)
江小涓最新文章:数据、数据关系与数字时代的创新范式(1.7万字)
国标《GB/T 44109-2024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治理实施指南 》发布(附下载)
Gartner发布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与挑战(附下载)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附解析)
【深度】美国机床衰落了?某非标机床公司生产车间图片流出,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工信部:2025年将再遴选一批试点城市,预计累计支持全国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重磅 | 工信部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
台积电前研发处长:中国被卡脖子,就是因为嫌弃这个行业不赚钱。如果政府不补助,没有人想要做设备
安永与浙江大学联合发布《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4年)》 (附下载)
工信部:到2027年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
沙利文 | 展望中国-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附下载)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主题演讲:拥抱全面智能化时代【全文】
中国信通院发布《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附下载)
10000家企业会员
100000+个人会员
完整的工业4.0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