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绘就七彩画卷——“红色”先锋社区篇

政务   2025-01-27 22:39   四川  

---绿---,是彩虹的颜色,也是新都社区治理的幸福“底色”。在“七彩社区”的缤纷画卷中,每一种色彩都代表着独特的社区文化与活力。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一抹炽热的“红”——“红色”先锋社区。这里,先锋力量闪耀,党员带头、居民齐心,用行动诠释奉献与担当。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红色”先锋社区里的动人故事与别样风采吧......



桂湖街道桂中社区

桂湖街道桂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公益慈善文化为底蕴,以社区基金为纽带,以“五社联动”为抓手,积极推进“红色”先锋培育计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是红色领航,搭建社区资源整合新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核心作用,建立区域党建联动机制,聚焦社区与辖区单位在治理、服务等方面的共同需求,签订党组织共建协议。设立功能性社区基金,自2017年9月起,先后设立“桂中社区启航公益基金”等5支社区基金,社区党委对基金实行全过程管理,形成“大慈善”社区发展治理格局,截至目前,社区已募集善款达120余万元。






二是多元联动,创塑社区发展治理新生态。建立社区“慈善合伙人”机制,将在地商家、企业优势资源通过“商业+公益”模式与社区居民需求对接。探索“慈善+治理”深度融合路径,以社区基金为社区善治的“源头活水”,通过社区“微配捐”机制,引导居民主动关心、参与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目前社区基金支持社区微公益项目90余个,支持金额达100万余元,解决民生小事100余件。






三是信托服务,探索社区信义治理新篇章。以党建引领“信托制”小区为路径,通过设立小区信义慈善基金,撬动居民共同参与院落焕新,先后在上南街178号、外南街82号等5个商品房小区导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培育信义宣讲队伍,打造信义仓场景,推行信义治理,不断提升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与责任感,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探索出社区信义治理的新篇章。



新繁街道汪家村

新繁街道汪家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实践探索,推动乡村多元共治、协同互促,形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良序善治新格局。


01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发展治理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构建“1+1+8”的党建引领“微网实格”组织架构,打造“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党员干部包片联系机制,深入院落召开村民“坝坝会”50余次,解决困难问题120余个。探索“住商一体”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荣获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2023年村民每股收益成功突破1400元大关,实现分红收入“五连增”。


02

二是坚持三治融合,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力。强化“自治”之基,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明确依法履职事项23项、协助事项43项,完善村民议事制度,推选35名议事会成员对村级公共事务民主票决。筑牢“法治”保障,建立村级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参与村规民约修订3次,审理村集体合同16份,协助化解矛盾纠纷9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夯实“德治”根基,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纳入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村民道德讲堂”,定期组织“文明家庭”评选,开展留守老人“敲门问候”服务,弘扬孝老爱亲之风。


03

三是坚持多元共治,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创新乡村振兴“超级合伙人”机制,成功引进拾里庭院、优耕农业等17位超级合伙人,举办超级乡村故事会、高校音乐节等大型活动近20场次,荣获全市“优秀社区合伙人项目”称号。创新实施“耕地储蓄罐”项目,农户以耕地经营权入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授权专业运营团队进行产业策划和运营,村民享受“保底金+营业额提成”,推动农民增收。



大丰街道锦丰社区

大丰街道锦丰社区以“七彩社区”培育提升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区域发展最需要处和最薄弱处,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红色”先锋社区建设。



一是建组织强堡垒,打造核心治理服务队伍

探索“一核三强”治理新路径,组织324名在地党员创建“锦上花”党员服务队,建立23个“党员流动工作站”,实行每名党员每周“访三家、问三难、找三人(热心居民)”的工作机制,建立特殊人群台账和任务清单,将党的阵地不断向群众延伸。横向推动社区党员干部与国有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纵向推动党员担任微网格员、党建指导员等,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优机制强治理,有效回馈居民急难愁盼

建立网格事件发现、响应、处置机制,发动机关、社区党员进网入格敲门问需,将网格体系延伸至“毛细血管”,形成互联互通、全员在格的联动处置格局。发动小区党员开展“三问三亮五带头”,梳理出居民集中反映问题,通过“锦上花议事会”议定回应,不断深化“我的社区我做主”服务宗旨,积极有效解决社区治理难题。



三是促参与强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深挖文娱爱好骨干,聚合在地高校资源,培育10余支兴趣活动队,举办文体活动8场,有效拉近邻里距离。社区党委牵头搭建供需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引入“两新”小微企业入驻“创梦手工坊”,联合区残联开办“香城·有礼”手工坊,为残疾人士及低收入群体提供创收平台。启用“老友计”互助养老服务,发展成员72人,建立互助养老积分系统,搭建小老牵大老的“非正式”服务网络,开展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80余场。



斑竹园街道华桂村

斑竹园街道华桂村锚定“红色”先锋社区建设目标,凝聚党员、企业和新就业群体等力量,共同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基层发展治理新路径。


01
一是党建聚力,夯实基层队伍

华桂村聚焦村“两委”班子建设,通过参加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先进村社发展治理经验等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强化“红色”主心骨。以党组织引领凝聚党员、企业和新就业群体等多方力量,成立“华桂先锋”志愿队伍,号召村社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充分发挥党员“红色”新动能,加强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及时掌握辖区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02
二是党建聚能,激活治理力量

村党委与中通党支部结对共建,以“快递进村”为突破口,打造新都区首个农村区域无人配送点—“快乐盒子”,自运营以来,日均派件量达到170个,累计派发包裹超过4.2万个,服务辐射近万人。利用闲置资源打造“暖心小院”,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定向低价租赁,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运用“暖心人”小程序和“积分+”模式引导快递小哥成为微网格员,以“随手拍”形式向村社上报困难和问题,赋能基层治理。

03
三是党建兴业,提升发展效能

依托社区社会企业,村企联建实施快乐盒子、暖心小院、社区食堂等项目,与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共同构成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为村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建立“乡村合伙人”机制,通过特色产品展销、免费寄送等方式,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与水梨村等三个村(社区)联建共建,探索农村快递网点融入金融、商超、供销等服务功能,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强链拓圈。




编辑 | 罗   瑞

责编 | 张晓迪
审核丨张璐玮
来源丨新都社会工作



新都发布
“新都发布”由成都市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新都区广播电视台)主办,是集政务、民生、服务、互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资讯服务平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