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金华日报》迎来75周岁生日。当天,来自中央、省级和省内各地市媒体人、新闻院校专家齐聚金华,共同为这张与共和国同龄的报纸庆生,并启动“全国主流媒体看国际枢纽城”金华采风活动。(👉🏻点击查看详情)
两天时间里,30余家单位的百余名媒体记者、新闻院校专家走进华东国际联运港、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中国婺剧院、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义乌国际商贸城、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深入感受金华澎湃发展动能。
感受“开放热”
小商品成就大生意
触摸“文旅热”
一头猪带动大产业
金华火腿驰名中外。此次采风期间,采风团成员见到了制作金华火腿的金华两头乌。在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它被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熊猫猪猪。“它们为什么叫熊猫猪猪?”“你们看,它们两头黑中间白,和国宝大熊猫很像呀。”得到回答后,采风团成员瞬间被可爱的熊猫猪猪萌化了。
边走边看,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让采风团成员印象深刻,倍感新鲜。他们不敢想象,一头猪竟然能做成博物馆,还能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更能将“文旅+”“互联网+”“生态+”与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深度融合。现场,不少媒体记者与熊猫猪猪合影留念,同时还了解了金华千年两头乌文化,品尝了正宗的两头乌美食,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我已经第三次来这里,每次都有新感觉,这次全方位感受了生态养殖、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亲子游乐、特色餐饮、文化创意等,让我看到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前景。”《视听纵横》执行主编汪晓珺说,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心思,一头猪也能带动一个大产业,并推动周边地区共同富裕,这样的发展经验值得推广。
夜幕降临,中国婺剧院好戏鸣锣开场,《吕布试马》《挂画》《泗州城》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赢得掌声不断、好评如潮。近年来浙婺每年赴城乡演出500场以上,连续13年先后119次赴五大洲的6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商业演出,连续七上央视春晚、七上新年戏曲晚会、七上央视戏曲春晚,成为全国唯一全面参与国家最高规格演出的地方戏院团。演出结束,采风团成员久久不肯散去,拉着婺剧演员们合影。
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辑叶志强首次观看婺剧,便被婺剧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婺剧作为地方小剧种,没想到它能发展得这么好,甚至还为它建立了专门的剧院,这说明地方对文化保护和传承做得十分到位。”叶志强说,更难得的是婺剧创新表演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接受它,这与媒体融合创新异曲同工。
体验“共富热”
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采风期间,采风团成员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访了李祖村。走进李祖村,他们便被村里的咖啡店、糖水铺、非遗研学空间、乡村学堂、古法染坊、休闲农场等吸引了目光,直言李祖村的创客产业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乡村风景。
在李祖村“共富市集”,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记者秦宇杭仔细询问经营者租金、销量、利润,了解到李祖村已先后进驻各类创业主体200余人,带动村民人均月增收3000元,年接待游客超65万人次,让他颇为惊讶。“我以前只在新闻里看到过李祖村,亲自走一遍才发现,它藏着太多惊喜,不仅村貌现代化,甚至还有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影子。”秦宇杭说,新面孔、新理念、新创意,为李祖村推进共同富裕打开了新天地。
一村富不算富,一起富才是富。目前,已成立“大李祖”共富联盟,将李祖及其周边稠岩等8个行政村组团,探索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秦宇杭说,李祖村深化实施“千万工程”,打造示范带动、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新格局,创新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同样的共富风景也在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演绎着。置身其中,采风团成员聆听了古村落群悠久历史,欣赏了落日余晖风光无限,感受了产业兴旺人民富裕。今年以来,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已经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超700万元。采风团成员纷纷表示,金华乡村正在为乡村振兴蹚出新路。
“虽然我第一次来金华,但对金华发展极为震撼,乡村怎么振兴,共富如何推进,都能在金华找到答案,今天的金华有可能就是欠发达地区的明天。”中国报协副理事长、科技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郭姜宁说,他在金华看到了许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切实可行的方案,金华人用创新思维、新时代发展思维、与国际接轨思维将方案变成了现实,希望媒体多宣传,将金华的优秀做法传播出去,推动结出更多硕果。
喜欢小布推送的消息
就在右下角点一下
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