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店一面”的古街越来越多,城市特色去哪儿了?

文摘   2024-11-01 06:43   广东  



编辑同志: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座城市鲜明的印记。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老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单调的街道、相似的高楼大厦、千篇一律的购物广场。“特色消失”已经成为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下功夫做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文化保护传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议把文化研究与城市建设联系起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研究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标识性的文化符号。

此外,城市更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特点、当地民俗科学规划,根据自然区位、发展条件及百姓需求,推进城市更新,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广东深圳市  梁修明


城市更新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功能愈发完善。然而,个别历史建筑被拆除、城市风格千篇一律、人文气息不足等问题也随之显现。城市人文建设不仅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一环。
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彰显文化品位,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记者赴多地采访,共同探讨如何打造有人文气息的城市,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仿古建筑风行,“千店一面”导致部分城市失去特色
湖北荆门市读者刘良军日前去某地游玩,只见街道所有店面招牌都是一个模样,如果不是近前仔细观察,甚至都很难分清各个店面的经营内容。他走进一家店铺询问,店员也颇有微词,说如此改造后,来的顾客都减少了。
“门脸儿”作为一种商业标识,本身就带有突出特点、区分彼此的功能,风格各异的招牌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文化特色的一部分。然而,近年不少地方在商业街改造时,要求按照同样大小、同一颜色、同样字形等统一招牌。“整条街招牌整齐划一,表面看来确实整齐、流畅、规范。但每个店铺性质不同、功能不一、服务有异,用几乎一模一样的招牌框定,增加消费者辨识难度,店铺失去个性不说,经营或多或少也会受到影响。”刘良军认为,店铺招牌原本是城市风貌的重要一环,过于趋同不利于展现城市魅力。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市容市貌管理、强化服务供给和综合执法下沉、推行网格化治理,对临时摊贩、沿街经营进行清理整顿,这使得市容市貌更加整洁美观,但是也让城市少了个性、缺了烟火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治理负担,破坏了城市独特风貌。
“旅游城市好像少不了一个‘我在这里很想你’‘想你的风吹到这里’的路牌”“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仿古街,有的仿得不伦不类”……随着各地积极发展文旅业,一些城市追逐流量、跟风仿古,反而忽视老建筑、真古迹的价值。大费周章拆掉真古建、建成假“古城”,不但劳民伤财,而且破坏了原本的历史文脉。
“现在一些仿古小镇与多年前相比,景区内的许多老房子都被拆除了,目前看到的大部分是仿古建筑,艺术游览价值相较之前低了许多。”云南大理市读者石先生来信呼吁,有关部门应重视加强对古宅、古建筑的保护,加强建筑设计水平,恢复原有的古镇风貌。
有的城市修缮古街,多处失真,同样失去了城市原有风味。读者毛先生表示,他去年与朋友到江西吉安市游览,当地一处历史文化街区仿造了老瓦房,但修旧如旧的效果并不好。
“记得以前水沟前的商铺门都是木质的,开张便把门板卸下。如今都是按照瓦房改造,大门相对窄小,没有从前‘打开门来做生意’的感觉。且房子连着房子,一不小心就走到死胡同,不像之前一样四通八达,美观大方。”毛先生评价,街区整体改造,保留了历史记忆,但是老街区韵味不足。
还有城市将历史街区统一开发改造,变成商业景点。网友李先生经常经过家附近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这条历史文化街区经过重整,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街区进驻了许多商铺、餐饮店,拉动了街区经济,也使得街区的历史味道被冲淡了。”
在如何面对历史遗存上,湖南常德市走过一段弯路。城中老西门一带,明朝时在常德城的大小西门之间,矮城墙和护城河,见证了常德的繁荣与变迁。
但多年前因城市发展,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遭到严重破坏,城市滨水文化遗迹几乎消亡。“当时,河道都被木板盖住,水体被严重污染,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地面下有一条护城河。”市民徐先生说。近些年,常德启动修复老西门计划,居民迁至附近安置小区,棚户区改造与黑臭水体治理相结合。如今,水变清了,紫藤花装点古街,老集市、共享菜园,邻里相遇说着家长里短……重现记忆的街巷生活,新旧文化和谐共生。
历史景观蒙尘后被修复,老西门的整治是对城市历史脉络的恢复。不过在许多地方,历史建筑一旦被拆除,面临的是不可修复的损害。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空间,另一方面,保留城市文化底蕴需要保护老建筑。拆与不拆的边界在哪里?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认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保留城市原有风貌,一方面应有限拆除,即只拆除那些完全不符合城市建筑安全和影响规划刚性的部分;另一方面需要有机更新,主要是要将历史建筑和现代功能进行科学整合,取长补短,实现城市更新的目标。“要以长远视角和眼光看待历史空间,以历久弥新的价值导向尊重历史建筑遗存空间,进行合理的更新。因为大多数建筑项目数十年后又有需要更新的可能。当前不方便处理的空间,先保留下来,逐步更新,找到一条可持续优化的模式。”
老城区人居环境有待提升,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文脉传承仍需寻找契合点
实际上,城市不断发展,历史文化遗迹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不可避免。如何在保护现存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是许多城市在更新中面临的难题。
一些老街因为设施老旧已不再适应现代生活。湖南长沙市居民李春香居住的古街潮宗街,约九成原住居民陆续搬走了。“有的因为道路不畅通,有的因为居住面积不够用,还有的因为周边的开发改造影响了日常生活。”李春香说,直到近年街区开发改造,解决了部分交通和人居环境问题,不少年轻人陆续搬来,重新入住老街。
对于依然有居民生活的街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面临更多挑战。陕西西安市网友刘先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碑林区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书院门步行街长期以来存在主干道占道经营问题,街道区域内有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周边商铺和流动摊贩较多,消防安全隐患和居民行人通行障碍凸显。“这片街区历史文化悠久,但由于产权情况复杂,大量居民还留在这里居住,一直未能得到整体保护。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管理不到位不仅妨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也无形中破坏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刘先生说。
如何让城市历史文化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护,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吉林长春市读者李先生反映,长春市宽城区南广场周边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建筑,本可以进行整体规划保护开发,但周边批发市场众多,要恢复街区原本风貌还得下不少功夫。“现在街区内有些建筑已经成了危房,由于缺乏维护资金等,仅仅是建起了围挡,不让行人靠近。看到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消失,周边居民也感到十分痛心。”
“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产业布局等统筹规划,增强功能性改造保护。”辽宁沈阳市读者唐先生建议,相关部门推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落实应保尽保政策,让城市延续文脉、留下记忆。
“老城区改造提升应有针对性地解决传统民居中安全稳定、给排水、采暖、保温通风等问题,提升居住舒适度,还得避免过度修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冯新刚举例说,有重要文化价值的特色民居、名人故居,可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文化效应,改造为小型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书吧等公共文化建筑;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一般传统民居,主要延续原有居住功能,可改造为特色民宿、工作室等。
立足当地特色,调动居民积极性参与人文城市建设
城市的历史记忆应当留存,城市的文化基因应当传承,在城市发展与历史人文传承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城市历史文化由城市居民传承和塑造,调动居民积极性是重中之重。
晚上9点,河南洛阳市洛邑古城的灯光璀璨,游人摩肩接踵,许多身着汉服的游客来这里打卡拍照。在洛阳市老城区丽景门街道办副主任王焱看来,游客来古城游览不能只是买杯奶茶、只是打卡,要打造不同的消费场景。这里有餐饮、汉服、住宿等服务,游客来古城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度体验古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我们注重留住古城的老居民。他们生活在这里,才让古城更有烟火气。”王焱坦言,“随着古城的发展,客流量的加大,对古城老居民的生活不可避免地造成影响,我们也会接到一些老居民的投诉。但是,我们借助开发古城,来改善老居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也吃上旅游饭,享受到古城开发保护的实惠。”
麻石街、石库门、清水砖墙、老式公馆……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巷位于湖南长沙市芙蓉区定王台街道丰泉古井社区,地处繁华的商业中心,也是近现代长沙古迹及历史风貌留存最为集中的片区之一。走在古麻石路上,透过高低不一的屋檐,可以看到不远处高耸的写字楼,历史韵味与现代潮流在这里交织。
2018年,白果园进行了一轮改造更新。片区内有7处历史遗迹,如今还住着50多户原住居民。不同于大部分商业旅游街区,白果园的改造由社区与居民共建,保留了街区内所有的原始建筑,做到了“一户一案”。居民们既是接受改造的人群,也是改造家园的志愿者。
“我们收集了大量居民意见,几栋房屋率先进行了改造,看到效果非常好,加入改造的居民也越来越多。”志愿者周罗生笑着说,“以前的麻将馆、冻品库、食品加工作坊变成了咖啡、烘焙、手办等精致小店,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如此,近年来,丰泉古井社区积极推动文创和新消费融合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成为历史记忆的接棒者。
历史文化景观赋予城市独特风情,活化利用也要发挥其特色。位于湖北黄石市的华新水泥厂及前身是近代中国开办最早的水泥厂之一。位于黄石大道的华新水泥厂的旧厂房,是我国现存生产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水泥工业遗存。经过改造后,如今的老厂区,一边是各式各样的生产设施,作为水泥博物馆讲述着时光故事;一边是高大厂房,改造成直播基地、“白日梦”书店等创意园区和现代休闲空间引人眼球。
“城市的文化传承来自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感情和记忆。”黄石市住房与城市更新局城市更新科负责人刘小成介绍,在华新1907文化公园,黄石的工业遗产既保留了城市发展的记忆,又悄然融入了现代生活。
城市文化不仅有历史建筑,还有周边居民的现实生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山东东营市盘活改造提升非遗老街,不搞“大拆大建”,而是注重还原本村、本乡、本土风貌,延续保留原有街巷肌理、空间格局、传统院落,以“微改造、精提升”为主,整合旧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对沿街闲置民房、院落进行美化提升与功能性改造,避免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例如,将沿街上世纪80年代的“老经销”改造为“非遗工坊”,将农村闲置土坯房改造为传统手工织布工坊等,既盘活了资源、又留住了乡愁。
“黑龙江黑河市的中俄文化大集、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内蒙古锡林浩特的那达慕大会等,都成为城市的品牌活动。”黑龙江黑河市读者李殿卿认为,作为活动主办方,应创新城市文化宣传方式,积极发展文化周边产业,强化服务意识,让市民与游客都能感受到城市文化底蕴。
胡小武表示,各个城市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山川湖海、气候地貌,以及毗邻接壤的不同地方,都让城市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域特色。“不同城市应该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城市文化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百花齐放。如今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加强了文化交流,也为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品牌打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记者手记

让“老戏台”唱出“新花样”

向子丰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元素,蕴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彰显出城市独具特色的风貌。

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城市风貌呈现趋同化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对历史遗存保护不力;另一方面,迅速建起的高楼大厦、商业街区大同小异。当然,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文化传承,但有些地方缺乏深入调查研究,设计规划趋同化的做法值得商榷。跟风修建的网红打卡点、特色风情街,不但人文味儿不足,还出现了拆掉真古迹、修建假古迹的现象。不仅劳民伤财,还破坏了原有的城市肌理。

为何舍弃旧有遗存、不惜花钱新建?一些人没有看到旧建筑的历史价值,认为老房子、老物件不适用现代生活,“立新”只能“弃旧”。实际上,只要开动脑筋,新旧不但不冲突,还可能相得益彰。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棵百年老树在城市发展规划中,不但没有被忽视,还成了被珍视的“金字招牌”。以老树为主题开办咖啡馆,吸引游客到此纳凉、聚会、拍照,街区因老树的生生不息而充满意趣。

同样,高楼大厦与亭台楼阁并不违和,那些承载丰富记忆的老建筑完全可以通过活化利用,成为现代城市见证历史、承载文化的人文风景。福建福州市三坊七巷保留古代城市里坊格局,并积极推动“非遗+展演”、沉浸式体验等新产业发展;河南郑州市华山路将荒废的工业老厂区改造成“文创+科创”特色街区……比起推翻重来、整齐划一,不妨因地制宜、修旧如旧,让历史遗存融入现代生活,让城市更新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拓展现代功能,为市民创造更舒适的生活。

城市历史文化的“老戏台”,可以唱出“新花样”,期待城市建设者展现智慧,用好文化资源,彰显城市特色。



内容来源:领导留言板”微信公众号(“千店一面”的古街越来越多,城市特色去哪儿了?




相关阅读

▶ 以“旧”迎“新”,泗泾古镇主干道将铺设地砖→

▶ 古镇开发需守正创新

▶ 泗泾古镇12处标志性建筑有了专属二维码,一起扫码“解锁”建筑背后的故事→

▶ 新闻学子来泗泾古镇史量才故居感受报业巨子的爱国情怀和民族风骨

▶ 带外国朋友来泗泾古镇马相伯故居感受中国教育家的红色精神

▶ 国庆长假游泗泾古镇,这份攻略请查收→

▶ 国庆长假游泗泾古镇,这份攻略请查收→

▶ 泗泾古镇通过复核,首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复核结果公布→

▶ 为古镇发展建言献策!专家学者齐聚泗泾研讨古镇文化品牌建设

▶ 江南古镇同质化?泗泾龙舟赛提供新思路、新玩法

▶ 龙舟竞渡+文旅盛宴,这个周末,古镇泗泾热闹极了!

▶ 龙舟精神将更好地融入古镇精神,成为泗泾未来发展的象征和文化标识

▶ 2024千年古镇文化品牌大会在泗泾镇举行

▶ 【直播】2024千年古镇文化品牌大会将在泗泾举行→

▶ 来泗泾古镇,“月下”不止有好“市”!

▶ 中小学生相约泗泾古镇,“解锁”中秋新玩法!

▶ 中秋假期,泗泾这些“家门口”的活动抢先看→

▶ 泗泾塘、泗泾古镇将亮相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松江区分会场活动

▶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一起来领略泗泾的历史与乡韵吧!

▶ 魔都漫步|沪派江南看泗泾

▶ 古朴宅院、茶香袅袅,泗泾古镇松风听音古琴馆里有书画展→

▶ 泗泾古镇雍匠•营造馆开放→

▶ “君从何处来”泗泾古镇四时和院金石文化展览分享会亮相纽约

▶ 行走城事|城市更新推进,沪派江南泗泾古镇悄然转身

▶ 300多年历史的泗泾古镇宝伦堂,老宅的记忆与新生

▶ 家门口好戏不断!泗泾赵氏工坊星·杂剧《伪装者》开票

▶ 泗泾古镇金石文化馆“四时和院”正式对外开放

▶ 增加商业用地并促进高端酒店项目落地,泗泾这里启动规划调整→

▶ 上海风土计划 | 第十二回:江南水乡与层叠的记忆:泗泾的故事

▶ “六十四卦古琴”现身泗泾古镇,传承弘扬中华古琴文化

▶ 松风听音64卦古琴全国巡展开幕式暨泗泾古镇名家古琴音乐会5月20日举行

▶ 占地面积1.8万㎡,泗泾古镇福田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选址公布→

▶ 颜值高,功能全!泗泾古镇新增一座公厕

▶ 巨型花束“空降”!泗泾古镇是懂浪漫的~

▶ 泗泾古镇春色美

▶ 泗泾古镇又添打卡好去处!“四时和院”金石文化馆4月18日开放→

▶ 古镇上新展,泗泾的孩子们有“画”说→

▶ “泗水清风”吹进古镇!泗泾镇匾额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启用

▶ 泗泾古镇松江区文物保护点花长盛宅修缮工程概要

▶ 泗泾古镇松江区文物保护点蔡氏宅修缮工程邀请招标公告

▶ 泗泾古镇松江区文物保护点薄氏宅修缮工程招标公告

▶ 泗泾古镇福田心耕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项目部已挂牌→

▶ 泗泾古镇松江区文物保护点张逸盛宅修缮工程施工资格预审公告

▶ 限时优惠多多,泗泾古镇开街一周年活动第一弹,戳→

▶ 行走上海| 探访泗泾古镇

▶ 泗泾古镇“善物”文物修复工坊3月14日正式营业,快来打卡→

▶ 泗泾版“课本封面”来了,适配度满分!

▶ 泗泾古镇将举办开街一周年系列活动

▶ 正月十五来泗泾古镇,一起闹元宵!

▶ 泗泾古镇史量才故居旁来了“老朋友”,一起去看看→

▶ 泗泾古镇史量才故居:一个人、一份报,抵得上百万雄兵

▶ “码”上畅游,新年解锁泗泾古镇新玩法→

▶ 泗泾古镇南村映雪2024年春节期间营业时间调整公告

▶ 泗泾古镇马相伯故居、史量才故居2024年春节期间开放时间调整

▶ 泗泾古镇安方塔下,这群人围炉煮茶弄丹青→

▶ 泗泾古镇开江东路东侧将新建牌坊

▶ 泗泾古镇宝藏新店+2!等你来探→

▶ 包含泗泾古镇!“乐游上海”2023年度最受游客欢迎的十条旅游线路发布→

▶ 泗泾古镇新春活动来啦!戳→

▶ 古镇开街、签约落户……泗泾这里蝶变新生,你打卡了吗?

▶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关注泗泾古镇“上新”花灯

▶ 关于泗泾古镇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最新回应→

▶ 打造泗泾文旅新地标!上海首家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正式启动

▶ 泗泾古镇百年古桥福连桥修缮完工,快来逛逛→

▶ 赏灯拍照好去处!泗泾古镇上新盏盏花灯

▶ 初冬来泗泾古镇,给你“好看”

▶ 一不小心嗨到明年~泗泾古镇跨年活动即将上线!点击查看→

▶ 泗泾古镇云间草堂“菲童凡响”儿童水墨画展开幕

▶ 六十四卦古琴琴铭题词仪式在泗泾古镇松风听音举行

▶ 泗泾古镇会波书院迎来鞍山师范学院师生书画作品展

▶ 泗泾古镇特色商业街区获评松江区特色商业街区

▶ 痕游丨泗泾古镇虽小却好逛

▶ 走进泗泾古镇马相伯故居:创震旦、建复旦,只为叫醒中国人

▶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关注泗泾古镇赵氏工坊开业

▶ 街镇史话|修旧如旧 老宅新生——泗泾镇(五)

▶ 街镇史话|十锦细锣鼓 奇妙皮影戏——泗泾镇(四)

▶ 街镇史话|人文荟萃 书画古镇——泗泾镇(三)

▶ 街镇史话|“四大行业” 烟火美食——泗泾镇(二)

▶ 街镇史话|四水会波,因水而兴——泗泾镇(一)

▶ 泗泾古镇:难忘下塘韵

▶ 赵氏工坊在泗泾古镇开业!越剧名家赵志刚也来了

▶ 泗泾古镇赵氏工坊11月20日正式开业

▶ 复旦大学中标泗泾古镇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服务项目

▶ 泗泾古镇文物保护点花长盛宅修缮工程施工资格预审公告

▶ 泗泾古镇赵氏工坊正在招人→

▶ 泗泾古镇文化路金石广场提升改造工程招标公告

▶ 泗泾古镇特色商业街区入选,2023年松江区特色商业街区拟认定名单公示

▶ 205个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公布,快来给泗泾古镇投上一票!

▶ 一砖一瓦皆有故事,一起来看泗泾古镇这座百年老宅的“前世今生”吧!

▶ 泗泾古镇丨不做千篇一律的商业街,泗泾下塘将历史与文化融于古镇底色

▶ 临流枕水泗泾古镇

▶ 走!去泗泾古镇逛逛

▶ City Walk城市漫步丨今天,我们去泗泾古镇

▶ 让“泗泾古韵”回家!《辉墨如斓》水墨作品展开幕

▶ 古镇与文化如何融合?专家学者齐聚泗泾研讨

▶ 古镇旅游如何避免“千镇一面”?专家大咖为泗泾古镇发展建言献策

▶ 中华传统文化与古镇共融发展研讨会将于9月16日在泗泾举行

▶ 以古琴照见千古文人情怀,泗泾古镇这场展览别错过

▶ 泗泾古镇一尺花园(宝伦堂店)9月9日起试营业

▶ 泗泾古镇明清街组照

▶ 9月4日起,泗泾古镇南村映雪文化书店延长营业时间

▶ 明代古桥将焕发新生,泗泾古镇福连桥启动修缮

▶ 泗泾:穿越千年的古镇“水文化”

▶ 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的文旅效应和共赢格局——以上海市朱家角、泗泾、召稼楼传统古镇更新为视角

▶ 古镇发展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充电桩安装……泗泾镇居民代表走进“云间书房”共话基层治理

▶ 军地同心鱼水情,泗泾古镇老街有了新身份→

▶ 泗泾古镇南村映雪招聘丨寻遍人海,只为遇见你

▶ 泗泾镇拟举办2023年首届千年文化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

▶ “美在万物生”艾瑞卡国际儿童画公益巡展在泗泾古镇会波书院开展

▶ 泗泾古镇京士堂红色书馆:传承红色文脉,臻享书香人生

▶ “最上海”城市文脉微旅行——行走泗泾下塘,体验云间非遗

▶ 泗泾 | 千年沧桑话古镇

▶ “老街坊”故地重游,在泗泾古镇追忆似水年华

▶ 泗泾古镇迎来新“住户”:一尺花园

▶ 上海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泗泾古镇史量才故居揭牌

▶ 泗泾古镇南村映雪磨辰光咖啡馆|一起咖啡吧

▶ 古镇如何“长得不一样”?

▶ 近年来泗泾古镇的保护历程及其建筑的修缮 | 保护实践

▶ “古镇都长一个样”?商业化也应个性化

▶ “为什么古镇都长一个样🤣”

▶ 泗泾古镇宝伦堂:匠心修缮,保留历史记忆

▶ 奖金两万元!泗泾古镇会波书院有奖征联启事

▶ 泗泾古镇“南村映雪”的由来,与这两位名人有关

▶ 老街老宅新“主人”,泗泾古镇的店铺有故事

▶ 泗泾古镇老街上,老人记忆里的小笼回来了

▶ 颜值提升、韵味满满,泗泾这个路口能找出多少古镇元素?

▶ 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中日新视界》节目介绍泗泾古镇

▶ 泗泾古镇南村映雪磨辰光咖啡馆入选!“一起咖啡吧”荣誉榜单评选全网启动

▶ 古镇“查重率”越来越高,怎么破?

▶ 一周破9万人次!新晋网红打卡地泗泾古镇如何应对大客流?

▶ 泗泾古镇美食多多,你来打卡了吗?

▶ “人文松江”实景访谈聚焦泗泾古镇,全方位实景式呈现古镇江南特色

▶ 新华社:原汁原味保存千年古镇风貌,上海泗泾古镇“开街”

▶ 泗泾古镇焕新回归,修旧如旧复活历史风貌

▶ 品茗、阅读、抚琴……来泗泾古镇享“风花雪月”慢生活

▶ 市级媒体集中关注泗泾古镇开街

▶ 古塔、旧巷、老宅……来泗泾古镇品读这份独特的历史与乡韵吧!

▶ 江南老宅焕发艺术气息,泗泾古镇云间草堂举办的这个新展,你去看了吗?

▶ 《松江报》多个版面集中聚焦泗泾古镇

▶ 九峰列翠 泗水扬帆——泗泾古镇开街仪式举行

▶ 75个特色摊位,持续10天热闹不断,泗泾古镇集市邀你来打卡

▶ 上海电视台多角度集中聚焦泗泾古镇开街

▶ 泗泾古镇开街,周边停车攻略请收好→

▶ 空中看泗泾古镇新颜

▶ 九峰列翠 泗水扬帆——泗泾古镇开街仪式3月17日18时举行(附直播链接)

▶ 多个路口已设置“泗泾古镇”指示牌,泗泾古镇3月17日开街

▶ 烟雨长廊、明清建筑、江南皮影……泗泾古镇焕新开街

▶ 泗泾古镇“开街”在即,跟着这些老住户一起穿梭回旧时老街看一看→

▶ 赏古镇新韵,探科创成果!中央和市级媒体聚焦泗泾

▶ 中国城市网:探索千年古镇泗泾之美

▶ 上海发布专题推介:鼓声延绵皮影流光,慢行泗泾,回望古物风情





泗泾小邻通

与您分享泗泾本地大事小事新鲜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和“在看”,我都很喜欢!

泗泾小邻通
与您分享泗泾本地大事小事新鲜事。欢迎批评指正、提出建议、提供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