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早上7时
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
一阵鞭炮声响起
伴着整齐的号子
皮肤黝黑、个子不高的贺茂宣
指挥着施工队
十多米高的吊脚楼框架拔地而起
贺茂宣就是在短视频平台
拥有50多万粉丝的“木屋大叔”
他边造楼边直播
到中午时分
两层吊脚楼已现雏形
这是贺茂宣建造的第316套木屋
自2021年在家乡办工厂建木屋以来
“木屋大叔”已累计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2020年刚接触木屋,只是给贵州一家公司做代理,为了还债。”贺茂宣说。
1983年,贺茂宣出生在咸丰一农家。高中毕业后,辗转广东、福建等地打工。2010年,他回到咸丰开办装修公司。因经营纠纷,他在2018年欠了180万元债务。
为了还债,他开着哥哥“救济”的小货车,和妻子穿梭在恩施乡镇间,以清洗屋顶太阳能谋生。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闲来无事的贺茂宣刷短视频,看到贵州黔东南一家公司分享如何建造瑶族木屋。
在装修行业打拼多年,贺茂宣觉得这里有商机,并顺利成为该公司的一名业务员。
3个月时间,他的手机天天响个不停。“差不多接到5000多个咨询电话。”贺茂宣萌生一个念头:何不自己来做木屋?
贺茂宣介绍土家吊脚楼模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杜迪纳 摄)
吊脚楼是武陵山区的传统民居,咸丰县境内现存1000余栋明清时期修建的吊脚楼,被誉为“中国干栏式建筑之乡”。这里也活跃着一批“掌墨师”,包括贺茂宣的舅舅、外公。
掌墨师,相当于传统木结构建造中的总工程师,负责项目设计、预算规划、施工管理等。
从没学过木匠的贺茂宣从贵州高价聘来木匠师傅,并请舅舅和外公把关。
宣恩县沙道沟镇的周军是贺茂宣的第一个客户,一栋三间两层的木房子,造价25.8万元,工期4个月。
“当时心里发虚,最后的呈现效果不错,客户很满意。”贺茂宣表示,这一单赚了2万元,更重要的是增添了信心。
由此,贺茂宣沉下心来学习吊脚楼营造流程,知晓了说福事、鲁班经等传统木匠行规和做工准则。
“我懂设计,会看图,从砖混到木结构,也就是同行业里换了个赛道。”2020年底,贺茂宣成立恩施州木屋大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二次创业。一年后,就将180万元的债务还完了。
2024年12月22日,是黄坪村村民罗宗伦立新房的大日子。
上香、祭斧、敬酒……木匠师傅按照当地传统进行着立房前的祭拜仪式。“木屋大叔”贺茂宣的团队也开起了直播。
一个小时后,直播间的在线人数超过1000,还有不少网友询问。
“吊脚楼造型美观,冬暖夏凉,使用寿命长,独具民族特色。”贺茂宣在直播间中介绍,并邀请网友来考察。
每到一处立房,或者新房落成,贺茂宣都会拍摄短视频或直播,介绍建造过程、分享心得,积累人气和口碑。
“每个地方的木构建筑有其地域特点,比如河南偏爱四合院,只做一层;江西的木建则有徽派风格,但万变不离其宗,都遵循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贺茂宣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木屋承载了很多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贺茂宣在指挥调度工人立房。(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腾 摄)
贺茂宣的施工足迹已遍布湖北、重庆、河南、广东、江西等地。
“一般4个月交房,订单已排至今年5月。”贺茂宣介绍,目前,工厂已成为咸丰县传统工艺振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生产性示范基地,拥有一支70多人的建造队伍,一年可以建造80栋木屋。
青山环绕间的土家吊脚楼。(受访者供图)
在咸丰县高乐山镇老里坝木作工坊里,机械轰鸣,电锯声、凿子声、推刨声此起彼伏,几名木匠正忙着制作木房架构材料。
立新房。(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腾 摄)
吊脚楼营造流程分为伐木、下料、上滚马、清方、画墨、开田、凿眼、立屋、制梁、上梁等数十个环节,全部采用榫卯结构,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不使用任何铁钉。
为提高生产效率,木材改料、压刨、扫边、开槽等工序均使用机器在工厂完成,通过工厂化预制,再运到现场安装。
贺茂宣查看木料,后面是正在搭建的新房。(通讯员 廖祖英 摄)
“木材是在烤房烘干,窗户上的雕花则是激光雕刻,但个性化的部件还是通过手工完成。”62岁的刘德全,从16岁开始学习木工,经历了从纯手工到机械化操作的阶段,现在每月收入7000多元。
作为传统民居,吊脚楼存在难以与现代生活相融的问题。如电线、水管裸露在外不美观;走在楼板上,咚咚作响难隔音;防火、防潮和防蚁难等。
贺茂宣找到破解方法:选择双层板,将水电管线包裹其中;选择防火涂料,打地基时加做一次防水涂层,所有板材经过烤房烘干;在双层板间填充隔音棉或者灌注发泡剂,增强隔音效果;学习民宿,引入成套卫浴设施;按砖混结构改建厨房,外立面则使用木板,统一风格……
经过贺茂宣改造后的木屋,外部保留了吊脚楼风格,内部则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动静分区、干湿分离。
“钢筋混凝土的房屋是主流,但木屋依然有生命力。”贺茂宣说。
延伸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记者 鲁腾 通讯员 杜迪纳 孙东进)
视频制作:陈亦帆
编发:喻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