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向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新范例大步迈进 刘汉林 摄)
继光谷、车谷、网谷之后,武汉区域经济“第四极”呼之欲出。
不久前召开的武汉市江夏区“两会”上,江夏第一次明确吹响号角:全力冲刺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第四极”!
第四极,为什么是江夏?
(江夏槐山矶石驳岸,长江上唯一的古代驳岸。刘汉林 摄)
江夏人说,看历史,江夏是千年翘楚——
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江夏是“楚天首县”“古武汉的源头,新武汉的缩影”之地;
(江夏阳光创谷 刘汉林 摄)
看现实,江夏不断抬升标杆——
连续11年雄踞全省县域经济方阵榜首;连续7年上榜创新、综合实力、投资竞争力等全国百强区;夺得城市吸引力、科技创新指数、省级开发区等3项全省第一……
(江夏八分山 柳斌 摄)
看2024年,江夏为武汉、湖北贡献“稳”的支撑、“进”的动力——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财政收入规模、亿元招商项目开工数等硬指标稳居武汉市前列……
(江夏鲁湖万鸟齐飞 朱熙勇 摄)
有人说,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
2024年,千余家企业“用脚投票”,江夏市外企业迁入量武汉市第一;
人才高度决定着城市高度,青年特质决定城市气质,对一座城市来说,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2024年,当面临“就业选哪座城市”“毕业去哪儿”这些问题时,超过2万名青年创新人才也不约而同地“用脚投票”,选择来江夏寻找未来人生的答案。
30年前,国务院批复江夏“撤县设区”。从“县”到“区”,江夏实现由郊县到城区的转变,更拉开了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的大幕。
而立之年再出发,江夏立下新的flag:建设新中心、争当第四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新范例。
(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 刘汉林 摄)
全球领军企业由“头回客”变“回头客”
1月12日,武汉市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设在位于江夏区的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
海康威视,全球视频监控龙头企业。该项目是海康威视第二次“重仓”江夏,计划用地235.37亩,2027年3月竣工投产。
2017年,海康威视签约落户江夏,计划分两期开发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
协议签订后,一期地块235亩摘牌。拿地后,因部分地块无法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项目一直没有动工,加之2020年疫情冲击,海康威视投资热情减退。
2020年,武汉解封不久,江夏区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上门拜访,“我们要拿出最大的诚意,对接企业最真实的需求。”
面对企业提出的一项项具体要求,江夏快速将解决路径列成清单,发函给企业。
过渡厂房3个月交付、生产厂房7个月建成……细致周到的服务不断刷新“江夏速度”,让企业更想“折腾”。
2021年,海康威视项目正式动工。2023年9月,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一期投产,2024年实现产值40.57亿元。今年1月,海康威视“追投”扩产。
好项目,到哪都是“香饽饽”。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钉”在江夏?
事实上,每个重大项目的投资,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尤其,项目二期、三期,更是建立在前期项目成功的基础上。各个企业投入“真金白银”,希望得到的是利润和收益。
企业敢拿出真金白银、愿意一次次“重仓”,无疑是对江夏的营商环境投下信任票,也让企业家看到在这座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
(博世华域武汉工厂 柳斌 摄)
世界500强由“回头客”变“老住户”
有人说,看一个地方好,不能只看一朵鲜花、看一个孤例。
那么,世界500强10年6期“加投”江夏的故事,更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深思。
2013年底,由德国博世集团和上汽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在江夏投资建厂,博世华域武汉工厂成为首家落户武汉通用汽车产业园的汽车零部件工厂。
从装配车间、机加工车间、电子控制单元装配车间到智驾中心、软件中心……博世华域武汉工厂副总经理刘蓓说,“差不多每年,我们都会在江夏新增一个项目”。
(博世华域转向车间里的机器人赶订单 朱熙勇 摄)
这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作为燃油车重镇,江夏汽车整车产业受到冲击。追随武汉通用汽车产业园而来,博世华域“追投”的步伐会慢下来吗?
2021年3月,博世华域武汉工厂启动ECU(电子控制单元)项目;次年6月,博世华域武汉工厂第一条ECU产线正式投产,这也是国内首条自主可控的ECU产线;相隔10个月,博世华域武汉工厂第3条ECU产线就位。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资6.35亿元的三条ECU产线总产量突破400万件。
2022年,博世华域武汉工厂投资超2000万元建成内部供应链项目;同年,智驾试验中心投入使用;2023年,全新的软件中心正式启用。
数据显示,持续“加投”江夏的博世华域,10年6期投资累计超32亿元。
(上汽通用武汉汽车产业园 舒运平 摄)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为何年复一年“加投”江夏?
答案很简单——尝到了“甜头”。
博世华域武汉工厂的销售额三年连创新高:2022年,超36亿元。2023年,突破40亿元。2024年有望超45亿元,再创新高。
(江夏开发区汇聚众多高科技企业 柳斌 摄)
这里是武汉人口流入最多的新城区
青年有多优秀,城市就有多优秀。
85后的孙昊骋,人生履历堪称完美——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了“本硕博”,到魔都上海创业,并担任高科技公司的CEO。
这个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最后选择来到江夏,成为“新江夏人”。
选择江夏的,不只是他。
过去十年间,江夏人口净流入40万,成为武汉市人口流入最多的新城区,全区人口平均年龄仅34岁。
为什么是江夏?江夏何以能留人?
(20家智能制造企业入驻江夏智能制造产业园 朱熙勇 摄)
孙昊骋的故事可窥见一斑。
2018年,孙昊骋挂职华科大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时,课题组主攻的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开始筹划产业化发展。
孙昊骋等8名博士团队成立安湃光电,最初选择的城市是中国经济中心——上海。
然而,初创企业规模小,没厂房,只有少量订单,在上海,安湃光电难以实现从0迈向1的“关键一跳”。
(江夏企业武汉鑫威源在高性能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023年,敏锐的江夏人主动联系,成立专项基金,助力安湃光电落户江夏,建成芯片生产线,公司估值迅速上升,第二轮估值4.2亿元。
“江夏区用最快的速度、最专业的服务、最实际的支持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困难。”谈起当初选择江夏的理由,孙昊骋仍记忆犹新。
吸引人才落户,江夏动作频频、诚意满满。
2023年大湾区,2024年京津冀,连续两年奔赴千里参与“抢人大战”,江夏很忙,也很拼。
(宜居新城江夏 柳斌 摄)
发出“英雄帖”、送上“求贤函”,江夏拿出的“汤逊湖人才十条”含金量十足:
如果来项目投资,江夏最高给予4000万元奖励落户;
如果来资本合作,江夏搭建了500多亿元的“1+5”政府基金丛林;
如果来创新创业,汤逊湖人才政策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基金投资、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和1000万元的科研配套资金;
如果来生态安居,最高给予100%的购房房票补贴,在汤逊湖周边私人定制住宅,让湖景房成为标配……
(江夏打造武汉南部城市新中心 柳斌 摄)
能留住年轻人的城市,才是有未来的城市。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说,一个城市要发展,必须是“生活、生意、生命”三者高度融合,才能呈现欣欣向荣之态。大城大乡大江夏腹地广阔,是“古武汉的源头、新武汉的荟萃”,既有城的繁荣,又有乡的秀美,且区位优势明显,政策优势明显,相信江夏将在中部崛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文:王夫之
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