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男子半年2次脑梗,医生提醒!

时事   2024-12-18 17:58   江苏  

脑卒中往往被视为“中老年病”,但苏大附四院神经内科数据显示,该科接诊的患者中,近3成为50岁以下,年轻化趋势较明显。

医生提醒

除了常见的“三高”等慢病因素,心脏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沉迷烟酒、腹型肥胖、运动量少这5大“隐匿”因素,也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因,更是相对年轻患者的高发病因。

本可避免的第2次脑梗

日前,38岁的肖先生在家中突然感到头晕,随后变得口齿不清、右肢无力。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其送往苏大附四院救治,很快被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虽然经过治疗,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仍留有部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目前还在接受康复治疗。


据家人介绍,肖先生半年前已经历过一次脑梗,好在当时发病较轻、救治及时,系统治疗后基本康复。“这第二次卒中,本可避免。”苏大附四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李润楠介绍,肖先生第一次发病时,就已被查出心脏卵圆孔未闭,可能是直接病因。“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本身多无症状,但患者发生脑卒中、偏头痛、外周动脉栓塞等疾病的风险要高于常人。”李润楠不无遗憾地表示,可惜当时肖先生并未听从医生再三建议,通过手术封堵圆孔。甚至出院后,不仅不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复查,还经常熬夜、喝酒,导致产生严重后果。

值得庆幸的是,肖先生的双胞胎弟弟考虑到自己属于高危人群,便主动参与筛查,被查出也有心脏卵圆孔未闭。在医生建议下,他已于近期接受圆孔封堵手术,大大降低卒中等疾病风险。


中青年人更常见5大“隐匿”病因

“在一般人看来,秋冬季是中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高发季,需要重视。”李润楠对此予以肯定。她解释,不少中老年人本就患有多种慢性病。秋冬季昼夜温差大,血压易波动,对高血压等慢病患者来说,患病风险骤增。加上寒冷天气里血流变缓,如果饮水量、运动量不足,还容易造成血黏度增高,进一步增加卒中发病率。


“但这不意味着脑梗是‘中老年病’。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的脑卒中发病明显年轻化。我们的接诊也验证了这一趋势。”李润楠说,一方面,作为引发卒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已经是中青年人的常见病;另一方面,心脏病(含心房颤动)、腹型肥胖、生活不规律不健康、吸烟和过量饮酒、疏于运动等5大“隐匿”因素,也在暗中侵害人们的身体。

医生提醒

本身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基础病、脑血管遗传病、血液成分异常人群,要提高警惕,通过积极参与筛查等方式做好预防。此外,建议市民学习医学干预和急救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时间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卒中的黄金救援时间通常是发病后的4.5小时(270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窗内得到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残疾。”李润楠提醒,发现卒中后,自驾或打车前往医院其实易导致错过宝贵救援时间:“正确做法是立即拨打120,医护人员可利用救护车上的设备,对患者实时监测、衔接医院内卒中中心,更好更及时地救护病人。”


:苏报融媒记者 朱瀚墨 文/图/视频

编辑:小吉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引力播App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

苏州新闻网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地方资讯早知道,市民生活好帮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