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降温以来,医院门诊、病房里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较前段时间增加了20%至30%左右。”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陶涛表示,这些患者主要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发的肺炎以及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气道疾病出现急性加重的患者。
肺炎、慢病加重患者居多
陶涛介绍,呼吸道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们通常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病原体感染等因素有关。在冬季,由于气温下降、空气干燥,人体的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肺炎是指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等因素感染引起,其中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其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有时还会有浓痰或血痰,并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这种阻塞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阻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根据统计,全球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高达9%~10%,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在冬季,因寒冷和干燥的天气,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往往会加重,出现急性加重症状,如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呼吸困难加重等。
近期呼吸道疾病来势汹汹,那么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科学预防,有效抵御呼吸道疾病的侵袭呢?为此,陶涛提出了以下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首先,加强保暖,避免受凉是关键。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市民应切实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脚部这些易受寒的部位。外出时,不妨佩戴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并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此外,还应该注意合理调节室内温度,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身体受凉。
其次,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样重要。市民应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市民平日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此外,散步、慢跑、瑜伽等适当的运动也能有效提升身体免疫力。
再者,个人卫生不容忽视。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并尽量避免与呼吸道疾病患者密切接触。在公共场所,务必遵守卫生规定,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同时,要避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环境。
此外,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一环。对于已经出现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慢阻肺、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更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在治疗过程中,务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流感作为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对市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市民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积极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将继续下降,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剧。”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全面加强预防措施,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