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梅朵”入江南——黄石对口援藏系列报道
政务
2024-09-30 21:12
西藏
从2020年开始,177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先后从3800公里之外的西藏来到湖北黄石,开启人生新旅程。 这是黄石探索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新模式,实现西藏高校毕业生从离乡离土到建功立业的破冰之旅。“森森梅朵”入江南。他们怀揣梦想和追求,就像蒲公英一样,迎风而起,在黄石落地生根。 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离开校园进入职场,需要在社会环境里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其中,来自西藏的大学生们面临着更多挑战。 一方面,受独特的气候、人文及家庭观念等因素影响,西藏大学生到内地企业上班的意愿并不强。过去,西藏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是考公务员、事业编制,但本地适配岗位少、竞争压力大,就业质量低于预期;另一方面,不少毕业生存在畏难心理,认为区外就业融入难、自身适应力不足、岗位稳定性不强。 2020年,援藏干部在当地调研时发现了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症结所在。 黄石曲松一家亲,汉藏人民心连心。按照中央要求,曲松所需、黄石所能,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曲松县的支持,黄石援藏工作队在全国率先作出探索——进行西藏自治区外组团式市场化就业。 所谓“组团式”,就是组团参观考察、组团应聘就职、组团服务管理、组团锻炼培养;所谓“市场化”,就是依托企业资源,双向选择,自主录用,定向培养,帮助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 探索中,湖北与西藏、黄石与山南紧密合作,两地相继出台支持西藏山南籍大学生来黄就业的相关文件,创新性建立了湖北省黄石市就业援藏示范基地、西藏山南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交流中心。 黄石在国家级众创空间——磁湖汇众创空间开辟了400平方米空间,安排工作专班,为山南籍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山南市成立了山南市驻湖北省就业援藏办事处,安排专人在黄石开展大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黄石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在黄石成立黄石市就业援藏示范基地。11月28日,35名山南籍高校毕业生抵达黄石市,在黄石开展为期5天的体验式实习。回到山南后,当地人社部门派出专班入户家访,讲解政策,最终有28人愿意到黄石工作,实现了西藏大学生区外市场化就业的历史性突破。 此后,区外组团市场化就业模式如格桑花般在西藏各地竞相开放。 黄石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陈罡始终心系当地大学生的区外就业问题,频繁走访在湖北黄石就业的藏族大学生家庭。 回到黄石工作后,陈罡对这些学生的感情依然炙热。每年藏历新年,他都会与在黄石就业的西藏籍员工共聚一堂,庆祝传统节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 曲松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黄石市第六批援藏干部赵玉龙在一篇名为《卓嘎与罗布》的区外就业日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加娃村一组有个名叫次旦卓嘎的女孩,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卓嘎的哥哥是在武汉读的大学,对湖北很熟悉。两人都想去内地工作。 可他们的父亲,在两人读初中时就走了,母亲仓决常年一人在家,长期劳作有大骨节病的征兆,只同意卓嘎一个人去。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黄石援藏工作队组织镇村干部共同上门多次,最终说服了妈妈。 完善的政策和贴心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山南籍高校毕业生,也给予了他们离开家乡、奔赴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高校毕业生巴典罗布,2020年从湖北恩施学院毕业后,入职黄石市白马山小学。如今,他已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萝卜”老师。 2021年10月,高校毕业生格珍来到黄石,入职劲牌公司,前往枫林酒厂工作。工作期间,格珍认识了大冶男孩柯常山,两人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慢慢确立了恋爱关系。2023年底,两人结婚,黄石援藏工作队和曲松县分别予以祝福,劲牌公司为他们在大冶市申请了一套房作为婚房。 高校毕业生旦增罗布,大学毕业后曾在当地尝试找了几份工作,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收入不理想。2023年,他入职黄石市城市公交集团安服稽查中心担任安全员。如今,旦增罗布已适应了在黄石的生活,计划带父母来黄石定居。 从少量到批量、从零散到集聚、从意向选择到量身定制。西藏自治区外组团式市场化就业的数量在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曲松人民就是黄石人民,黄石人民也是曲松人民。”曲松县委常务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黄石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领队赵延忠表示,黄石对口支援曲松以来,一直将曲松当作黄石第7个县(市、区)看待。 今年8月30日至31日,22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在黄石援藏工作队的带领下,陆续前往黄石各大企业入职。这也是区外就业入黄的首批“00后”高校毕业生。 21岁的山南籍大学生白玛扎西和西若加措入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冶分公司。该企业安排两人先后前往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培训学习,并最终定岗在总装车间。 “每个学生都安排有见学老师,帮助他们熟悉环境,了解工作流程。”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冶分公司人力资源科副科长全驹说,企业还为白玛扎西和西若加措制定了相关成长发展规划。未来将视两人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情况安置至车间或走上技术岗位。 白玛扎西在仙桃市读的大学。他对新环境熟悉得很快。他说:“大家在生活上很照顾我们,在这里工作很开心。” 山南籍高校毕业生洛桑次仁,今年21岁,山南市加查县人。大学毕业后,洛桑次仁曾在拉萨的一家传媒公司从事短视频推广工作。8月13日,16家黄石企业在山南开展专场招聘会。洛桑次仁现场选中湖北兆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徐建新向他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和对他的培养计划。洛桑次仁很快下定决心,来到了黄石。 3年来,195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群众通过曲松黄石就业平台在湖北省就业,其中在黄石就业人数达到177名,增强了曲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开创了曲松县区外就业工作领军扛旗和共同书写汉藏两地民族团结的新篇章的良好局面。千里山湖情 在黄就业西藏籍员工及其家属一行沿着游步道一路赏景、拍照,在美景中合影留念,记录美好瞬间。 活动开始3天前,黄石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人社局举办在黄就业西藏籍员工家属回访活动,15位西藏群众飞越千里来到黄石,实地参观家人在黄石的工作、生活环境,感受黄石经济社会发展的万千气象。 2023年5月,首批25名西藏籍员工家属组团到黄石回访。来黄后,他们走进企业,近距离感受黄石工业城市的历史底蕴、感受创新城市的生机活力、感受西藏籍员工在黄石的成长和蜕变。 通过两次回访,增进了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家长对黄石的了解,消除了心中的担忧,增强了他们对孩子在黄石就业的信心,更坚定了藏籍员工在黄石就业的决心。 26岁的旦增平措去年8月来到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工作,父亲洛桑旺扎今年6月受邀来到黄石,这也是64岁的他第一次走出西藏。“如果不是有这么好的机会,我可能不会走出西藏。第一次来黄石,我很兴奋,特别是当我看到儿子生活的城市环境和工作条件,我很安心。希望他努力学习,把技术学扎实,报效国家。”洛桑旺扎说。 在回访工作座谈会上,黄石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领队赵延忠说,我市将在提升就业服务、加强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出实招。在完善岗位匹配机制、精准服务机制、员工成长机制、团结融入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逐步破解难题,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共同擦亮就业援藏黄石名片,让黄石经验惠及更多西藏籍高校毕业生。 黄石、曲松,一个地处江南水乡,一个位于雪域高原,两地直线距离3800公里,平均海拔相差4100余米。 2023年年初,针对实际情况,黄石援藏工作队谋划和实施“蒲公英飞扬”行动,期望能够把自由、坚韧、勇敢的种子更多播撒,推动大学生和农牧民走出家门、走出传统、走向更大更宽的平台,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山南驻湖北就业援藏联络服务中心的加措是西藏籍大学生的“贴心人”,也是“蒲公英飞扬”行动的“播种人”。在黄石,他不仅经常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提供“管家式”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还不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对这些西藏籍学生的评价,拓展优质就业岗位。 曲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辉平介绍,曲松县在黄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援藏工作队搭建就业桥梁,拓宽就业渠道,不断转变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的就业观念,形成了区外就业“组织领导有力、政策支撑完备、服务对接精准、保障机制健全”的“黄石模式”。减轻了山南就业压力,强化黄曲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业援藏工作开展以来,一批又一批高原学子,走出高原,奔赴全新的工作岗位,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坚定了就业信心,开阔了个人视野,增强了自我认知,提高了家庭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李辉平说。 借鉴黄石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经验,湖北省正加快推进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工作,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正积极对接协调湖南省、安徽省,力争建设更多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区外就业基地,寻求西藏大学生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