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消息,北京地铁6号线新增购“大黄蜂”列车夜间动态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年初,新增购车085抵达6号线,随后北京地铁运营一份公司“新车检修专班”成立,团队由6名技术人员组成,其中高级工3人、中级工3人。中心按照试验大纲要求,制定新车检修标准,设立检修达标门槛,实施精准整备排查。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中心、厂家“一故障一议”联合研判制度,全力扫清技术壁垒和安全隐患。
6号线增购车安全运营再升级
相对于原有车辆,新车增加了调节单节车厢温度、LCD报站地图、智能感知系统等功能。前沿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给乘客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检修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列车的空调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升级,大幅度提高空调的使用效率和能效比。新型列车可以在“强冷弱冷”分区的基础上,分别将每节车厢内的温度随着乘客数量进行调节。为广大乘客出行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体验。
为方便乘客在乘坐时可以实时了解报站情况,新列车的报站地图升级为LED显示屏地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所在位置、行车动态、开门方向等信息。
新车还添加了智能感知系统,通过车内监控终端对乘客的各种行为进行识别检测,如扫码传销、乞讨卖艺、乘客晕倒等异常动作,准确率高达95%,每节车厢配置4台全景影像系统,可全车厢覆盖识别,并及时反馈到司机室内,为乘客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5000公里“磨合期” 夜间开启动态调试
6号线检修中心迅速与生产厂家建立高效沟通渠道,不断学习并掌握新车构造,同时确保司机室、车门、屏柜、继电器等核心部件的检修工作均达到最高安全标准。作业中,专班成员两人一组,三班倒,24小时随叫随到。从严冬到初春,工服每天湿了干、干了又湿。经过三个月的静态整备工作,今年4月,列车正式上线开始动态调试。
相对于“静态”整备,“动态”调试更具有挑战性。新车上线前要经历严苛的5000公里“磨合期”,为了不影响正线运营工作,调试任务被安排在末班车后。
十一点前,调试团队抵达现场,清点人数、穿戴好安全帽、绝缘鞋、反光背心和爆闪肩灯。十二点,准备就绪,前往信号楼进行施工登记。凌晨一点,列车缓缓进入正线,工作人员们分布在列车的不同位置,有的席地而坐盯着电脑,有的手持和通信设备保持联络,有的密切关注车厢内的细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与认真。为保持清醒,团队成员之间不断互相提醒,确保始终保持警觉状态。为了进一步验证牵引电机的动态响应,调试团队通过列车加速、匀速和减速过程,测试牵引系统在不同速度区间内的性能表现。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确保牵引控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在列车即将达到预定速度时,显示屏上突然跳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提示——5号车牵引异常。这一突发状况立刻让所有人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但他们的反应却异常迅速而冷静。随行人员迅速记录故障现象,通过检测设备比对数据,经过一番紧张而细致的排查后,故障原因被成功定位并排除。异常提示消失,列车恢复正常。
两点十五分,调试任务按计划顺利完成。在短暂休息后,团队成员返回停车库,对列车轴箱、齿轮箱、联轴节等部件进行温度测试,记录保存数据。同时进行基础外观巡视,检查车辆箱体、转向架是否有损伤或缺失,确认车上设备和屏柜是否正常。完成所有检查后,已近凌晨五点,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早八点,调试团队已经将测量数据汇报给班组长,并做好台账记录,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自开展新车调试整备工作以来,共进行各类专项普查28次,动态调试17次,应急预案演练1次,完成联挂救援试验、故障运营能力试验等18项试验内容。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专班成员们开始总结整理新车检修规程,他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经验教训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相继起草了继电器型号归纳静态查车项点、动态试验项点、动调监管项点、增购车调试项点等多项规章,优化整改问题200余项,为新车检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
为确保任务执行的高效与透明,中心实施动态追踪机制与清单式管理模式,对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精确把控。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边界,定期策划并执行内部培训与交流活动,通过“师徒结对”的传帮带模式,助力青年员工迅速成长为多面手,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也为资深导师们搭建了展示风采、传授经验的广阔舞台,促进了团队整体技能水平的显著提升与知识传承的良性循环。
据悉,近期,6号线再次扩容5组新车,基于085车的技术攻坚和调试经验,不仅会为这5组新车带来“可复制”的便利,更会为公司未来的运维体系注入强大生命力与创新能力。
识别二维码
加入超大在线人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