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丨任庆英大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之遮阳棚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百科   2024-12-19 11:37   北京  

◆ ◆ ◆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遮阳棚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文/任庆英,张晓萌,刘文珽,等

◆ ◆ ◆ ◆

导读: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中国首次设计建造的雪车雪橇项目场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是世界上首个设置于山体南坡的雪车雪橇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由遮阳棚、赛道、基础三部分组成,遮阳棚为整个赛道的遮阳系统,也是一个主要设计亮点。


为解决山体南坡太阳辐射的问题,实现建筑外观、功能与结构的有机统一,首次采用了新型大悬挑钢木组合遮阳棚结构。对该新型结构体系的选型、构造、受力机理及设计流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整体数值分析及局部精细有限元分析,探究了该新型结构在不同设计工况下的受力响应,并验证了该新型结构体系的可行性。


 工程概况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图1)位于北京市延庆赛区西南侧,总占地面积18.69万m2,总建筑面积5.26万m2,是中国第1座雪车雪橇场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成功地举办了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等各项赛事。雪车雪橇项目主要包含赛道区、出发区、结束区(含场馆媒体中心)、制冷机房、训练道冰屋、运营区等功能及附属建筑。


▲ 图1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平面效果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由遮阳棚、赛道、基础三部分组成,遮阳棚为整个赛道的遮阳系统,也是一个主要亮点。因场地选址原因,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世界上首个设置在山体南坡的场馆。相比北坡,南坡太阳辐射及直射时间较长,会导致部分冰面软硬不一,直接影响赛道的安全性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制冷能耗也会随之攀升,因此需要通过设计手段避免赛道被阳光直射。


为此,设计团队提出了让雪车雪橇场馆“南坡变北坡”的设计策略,研发了“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提出大悬挑钢木组合遮阳棚结构体系,使处于南坡的雪车雪橇赛道节能效率不低于北坡,遮阳棚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赛道功能、建筑外观、节能效果及工程造价。


基于观赛需求遮阳棚通常采用单边悬挑结构,在传统北坡赛道中由于遮阳问题并不突出,遮阳棚只要做到覆盖赛道即可,因此北坡场馆的遮阳棚悬挑跨度并不要求很大,一般3.0~3.5m即能满足需求,可采用单柱悬挑具有一定仰角的钢挑棚。


地处延庆赛区南坡山地上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遮阳棚必须采用大跨度悬挑结构方能满足基本要求,根据建筑外形及功能特点,遮阳棚的结构受力端支撑长度均不超过2.5m,而悬挑端最大跨度需达到13m,经过多方案对比分析,本项目首次采用了新型大悬挑钢木组合结构体系,实现了建筑外观、功能与结构的有机统一。图2为建成后遮阳棚外观实景。

▲ 图2   遮阳棚实景


遮阳棚选型和设计

2.1 遮阳棚方案比选

根据遮阳棚功能特点和大悬挑需求,进行了钢结构与钢木组合结构两种结构方案的对比:


(1)相对于钢木组合结构体系,钢结构无法直接满足建筑师要求的结构外观要自然且体现木纹的特征。


(2)遮阳棚随赛道蜿蜒变化,每5~7m设置一榀桁架,主结构共251榀桁架,悬挑长度在7~13m之间变化,每一榀悬挑长度都不相同,所以无法实现钢结构构件标准化生产,加工、制作、安装困难,而胶合木具备随意切割的特性。


(3)延庆赛区为山区,风荷载较大,需考虑风掀荷载。因此,要额外增加屋面做法及钢结构重量以满足抗风设计需求,实腹式胶合木很自然地增加了自重,而格构钢梁就需要额外配重,如采用钢结构需要考虑增加2kN/m2的压重,无法实现钢结构轻质高强的效果。本项目通过采用钢木组合结构使得最大向上风吸力小于结构自重。


(4)遮阳棚支座处的两列柱沿纵向为V形钢柱,沿横向柱底近于铰接。因此柱顶与桁架连接节点须为刚接,而钢管柱与钢管桁架的相贯节点难以成为刚接。


基于此,遮阳棚采用了钢木组合结构体系,其主结构由V形钢柱和与建筑造型完全匹配的胶合木实体异形梁构成,为弥补木材的抗拉性能不足,在组合木梁的上部受拉区域设置钢拉索,并与其内部钢构件共同构成了大悬挑钢木组合结构,保证了遮阳棚体系的整体受力性能和快速加工、安装的需要。


同时,这些钢构件和钢拉索均为标准构件,可以批量加工制作,每榀木梁的尺寸变化根据建筑外形需求通过切割胶合木层板加工件予以实现,大大提高了木梁的加工和安装效率,而且实现了建筑与结构的统一,251榀木梁从加工到安装完成不足7个月,保证了赛区场馆施工工期进度。


图3为遮阳棚与赛道的构造示意及V形柱体系,其中遮阳棚V形钢柱截面尺寸为250mm×20mm,木梁厚度考虑了防火碳化深度总计390mm,由三层同等组合胶合木板构成,外层两侧为120mm厚,中间层为150mm厚;在150mm厚度板内设置钢构件,以同时增强胶合木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及抗拉性能。图4为赛道及遮阳棚施工顺序。


(a) 遮阳棚与赛道构造示意

(b)遮阳棚V形柱体系

▲ 图3   遮阳棚与赛道构造示意及V形柱体系


1步:下部钢结构安装

 2步:中间片木梁安装

3步:下部小三角木梁安装 

 4步:悬挑木梁及拉杆安装

5步:下部三角次梁及销钉安装

 6步:上部檩条及上部木瓦层安装

▲ 图4   赛道与遮阳棚施工顺序(上下滑动查看此图

2.2 遮阳棚体系的构造及受力机理

2.2.1 遮阳棚体系的构造


图5为遮阳棚结构的构造示意图。遮阳棚悬挑木梁由内芯钢构件与三片胶合木梁组合而成,其中胶合木结构由两片完整三角梁及其之间连接的中间梁组合而成,如图5(a)所示。钢构件及钢拉索系统设置于中间梁上,隐藏于两片三角梁之间,如图5(b)所示。主体结构完成后上部布置木檩条,如图5(c)所示,檩条系统采用成熟工艺、标准件现场组装,檩条通过现场打钢钉与主体相连,施工快捷简易,然后在上面铺设木瓦层,如图5(d)所示,最后形成完整的遮阳棚体系。


(a)钢-木组合悬挑梁拼装方式

(b)钢-木组合悬挑梁拉索布置方式

(c)遮阳棚檩条布置方式

(d)遮阳棚木瓦布置方式

▲ 图5   遮阳棚构造示意图

2.2.2 遮阳棚体系的受力机理

遮阳棚因功能及建筑外形要求,结构选型必须是单边悬挑结构,而且支撑段只有2.5m,悬挑跨度最大近13m,同时要求外观为木质效果。

结合遮阳棚功能特点,在其平衡段设观景步道,遮阳棚体系受力机理如下:

每榀木梁由两列V形钢柱支撑,前侧钢柱为支撑端,即为受压端,用于支撑上部结构荷载;

后侧钢柱为平衡受力端,为受拉端,承受前端悬挑部分带来的拉力;

尾部平衡端结合参观步道,设置预制混凝土板作为平衡悬挑端的配重;

顶部钢拉索为主要承担拉应力的组件,通过尾部张拉端分阶段张拉,使之达到受力处允许变形要求,具体受力机理如图6所示。同时后端的钢柱下部设置抗拔桩来平衡悬挑段带来的拉力。

▲ 图6   钢木组合悬挑梁受力机理示意

2.3 风洞试验

本次风洞试验在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BJ-1号风洞低速段完成。根据建筑条件,按1∶75的缩尺比制作模型,其中出发区和回旋弯遮阳棚的风洞试验模型如图7所示。

▲ 图7   遮阳棚风洞试验模型

试验中风向角按逆时针方向间隔10°递增,每一段试验模型共模拟了36个风向。通过风洞试验可以获得不同工况下遮阳棚的风致响应云图,图8为出发区和回旋弯遮阳棚的最不利μsμz分布云图,其中μs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为风荷体型系数。


▲ 图8   最不利μsμz分布云图

上述试验结果为遮阳棚结构精细化抗风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山区风荷载条件较为复杂,遮阳棚主体设计过程中依据风洞试验成果对关键部位的风荷载进行了必要的放大(风荷载放大到常规的1倍以上),并采取了有效的构造措施,以达到安全、经济的设计要求。

遮阳棚结构体系的计算分析

3.1 设计基本参数

遮阳棚结构体系所有V形钢柱的钢材均选用Q355D,截面根据悬挑段长度和荷载情况采用φ245×20~φ450×30不等。


屋盖结构主梁采用钢木组合梁,主梁之间的连系梁采用材质Q355D级截面100×200×6×6方钢管以减轻屋面自重,屋面板为OSB板。


胶合木主梁使用树种级别SZ3、强度等级TCt28的欧洲赤松,强度设计值依据《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2017)]取值,其中木材抗弯强度fm取19.5N/mm2,顺纹抗压强度fc取16.9N/mm2,顺纹抗拉强度ft取12.4N/mm2,弹性模量E取8000N/mm2


钢拉索采用直径40mm的高钒索,极限承载力为1440kN。屋盖结构试验按照《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29—2012进行。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和加速度最大值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与安评报告较大值,其中αmax取0.182 5,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vmax取值为αmax的65%,即αvmax=0.1825×0.65=0.1186。


风荷载作用下位移验算时,基本风压取0.45kN/m2;承载力设计时,基本风压取值按0.50kN/m2和风洞试验报告中计算风压的较大值。


由于建设场地为北京周边高海拔山区,基本气温和市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多站气象要素统计分析报告》(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气象资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地最高气温达到35.4℃,最低气温达到-25.3℃。设计时参考相邻台站资料,最低基本气温取-30℃。


3.2 结构计算与结果

3.2.1 抗震计算

为保证工期和降低施工难度,V形钢柱底采用销轴连接的铰接柱脚,V形钢柱上端与钢木组合梁、连系梁为刚接。根据建筑功能和赛道分段情况,遮阳棚结构体系每隔50~70m设置一个结构段,每个结构段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asys GSA分析多种组合工况(重力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温度作用)下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图9为典型结构段分析模型在多遇地震组合工况下的侧向变形云图。由图可知,典型结构段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最大侧向变形位于悬挑端部位置,变形均满足《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 50708—2012)要求限值l/200。

▲ 图9   遮阳棚侧向变形云图/mm

图10为典型结构段动力特性振型分析图。由图可知,遮阳棚典型结构段第一阶、第二阶振型均为平动,第三阶为扭转振型。第三周期与第一周期的比值为0.56<0.85,满足规范要求。其他结构段情况均与该典型结构段类似。从图9、10中可以看出,结构各个方向的最大变形均在悬挑端部发生,X、Y向变形均较小,为Z向的1/4左右。

▲ 图10   遮阳棚振型图

3.2.2 承载力分析

不同工况下的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结构段在1.35DL+0.98LL工况下,V形钢柱轴力最大,达2114kN(图11(a)),此时钢拉索的最大拉力为213kN。


在1.2(DL+0.5LL)+1.3EY+0.5EZ工况下,V形钢柱上端弯矩最大,达319kN·m(图11(b)),位于柱间中部木梁下方;次梁弯矩为110kN·m。通过上述最不利外力即可进行构件设计。

▲ 图11   遮阳棚最不利内力云图

对不同组合工况下的单榀木梁进行了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胶合木梁在1.35DL+0.98LL工况下拉应力最大,由此可知,胶合木梁的承载力由重力工况控制。


图12(a)为1.35DL+0.98LL工况下胶合木梁的应力分布云图。由图可见,胶合木梁最大拉应力为9.14MPa<19.5MPa,满足规范要求。


图12(b)为1.35DL+0.98LL工况下钢木组合梁内部钢构件的应力云图。由图可知,钢构件最大应力为264.7MPa<295MPa,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 图12   钢木组合梁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应力云图/(N/mm2)

结论

(1)针对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提出了一种新型大悬挑遮阳棚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由多榀钢木组合悬挑梁组成,每榀钢木组合悬挑梁由胶合木梁、钢拉索、V形钢柱组合而成。通过结构整体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新型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是充分发挥钢和木材各自优良性能的新型结构体系。


(2)基于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新型大悬挑钢木组合结构体系的具体构造形式,并探究了该结构的受力机理,通过开展风洞试验,探究不同形态下遮阳棚体系的μsμz分布。为类似的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3)通过对新型大悬挑遮阳棚结构进行整体数值分析及局部精细有限元分析,探究了该新型结构在不同设计工况下的受力响应,并验证了该新型结构体系的可行性,通过不同工况的比较,找出不同构件和节点的主控受力工况,对相关构件进行设计,该设计流程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更多施工图片:


作者简介:

任庆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庆英结构设计工作室主持人。同时兼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副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质量分会理事、《建筑结构》杂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建筑结构学报》杂志编委会委员、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结构专业主任委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兼职博士生导师等多项社会团体职务,培养博士、硕士多名,为我国建设行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从业40多年来,致力于“精心结构设计,成就建筑之美”的理念笃定前行。作为负责人主持及完成50余项重点项目,尤其在超高层、高层及大跨度复杂结构设计方面成就显著。主要作品有国家体育场(鸟巢)、首都博物馆新馆、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南京青奥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施建设等项目,获得国家金、银、铜及省部级优秀设计奖30余项,其中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3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奖5项。

结合工程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科技冬奥课题、集团及院公司创新基金等多个重点研发项目。主编及参编《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发表专业技术著作2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和使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华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曾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奥运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秀建设者”、“奥运工程建设标兵”等多项荣誉。


张晓萌,工学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任庆英工作室主任工程师。以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的身份参加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漳州歌剧院、恒大济南超高层、荣成少年宫、太原华润万象城等多个国内重大复杂工程的设计及研究。参加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其余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SCI、EI 检索论文 20余篇,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获得第二届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称号,获得华夏科技进步奖、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一等奖、中国建筑协会一等奖、中冶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

责任编辑:张梅花


延伸阅读

建筑结构 | 中国院张晓萌: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建筑结构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突破从0到1



欢迎订阅


本文已刊登于《建筑结构》2024年第19期,题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遮阳棚结构体系设计研究》,作者: 任庆英,张晓萌,刘文珽,杨潇,王佳琦,刘翔,李正,高奇琪。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欢迎订阅。

点击“此处”可查看《建筑结构》2024年第19期文章导览。

点击“此处”注册/登陆结构云学堂,在《建筑结构》期刊版块中点击“订·杂志”,进行订阅。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原创发布,所有内容及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原创转载请注意:原创文章48小时之后才能转载,且不能在文前和文中插入任何宣传性内容。在开头处应注明“本文来源:建筑结构(ID:buildingstructure)”。


推荐阅读

喜报丨《建筑结构》入选“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建筑结构丨与山水相融之建筑——大禹纪念馆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丨季静、韩小雷教授:巴布亚新几内亚配筋砌块砌体震损评估与加固设计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院江重阳副总工:闻令而动奔赴灾区一线,挺膺担当诠释行业责任
【积石山地震专访】 甘肃省院黄锐副总工:应急评估排除隐患,震害研究防患未然

参编邀请

·边坡孤石防治、搅拌桩技术规程
·建筑智能化、产业化等技术规程
·减隔震、加固改造、停车库等技术规程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

·回弹法检测、激光扫描法检测

·建筑消能减震装置认证标准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

·聚碳酸酯板屋面、建筑幕墙更新改造

·钢结构性能化设计、高强钢混组合结构

诚邀加入





在线教育






"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创刊于1971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栏目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空间结构、组合结构、地基与基础等方面的结构设计经验以及工程抗震、减隔震等相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内容以实用性、科学性、导向性和资料信息性为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