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发布!

财富   2024-08-10 20:33   北京  

8月9日,央行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本次《报告》回应了市场关注的货币政策走向、信贷增长情况、利率调控机制等问题,对金融支持住房租赁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还提醒投资者宜审慎评估资管产品投资风险和收益。
《金融时报》记者为您梳理了本次《报告》的重点内容。
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报告》表示,二季度央行更加注重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先后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出房地产支持政策组合,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范围,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体看,重点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8.1%,绿色贷款同比增长28.5%,均超过全部贷款增速。
在展望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报告》指出,要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灵活有效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必要时开展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搭配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在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同时,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报告》围绕利率问题设置了两篇专栏,一篇梳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演进脉络,另一篇介绍了近期央行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方面的一些改革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央行通过调整优化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利率调控能力。”业内人士表示,央行近期一系列操作,有效体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近期,央行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招标方式,强化了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属性。《报告》指出,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不宜频繁变化扰乱政策信号,故央行需要与一级交易商做好事前沟通,摸清不同价位的需求情况,以便确定合意的操作数量。随着金融市场发展、流动性管理更趋复杂,这一沟通成本也愈发增大,有时还会出现合意数量与稳定价格二者冲突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改为固定利率的数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有助于增强其政策利率地位,提高操作效率,稳定市场预期。
近期,央行还增加了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报告》分析称,此次增加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流动性管理更为科学、规范,操作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临时逆回购提供流动性,临时正回购回收流动性,目前由央行择机操作,二者搭配使用可实现流动性双向调节,更好平抑税期、季末考核等因素对流动性的扰动。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增加午后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20个基点、加50个基点,在不改变现有利率走廊格局的情况下,既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又有利于引导市场利率更好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增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7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未作调整,7月22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降10个基点,同日报出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迅速作出反应并跟随调整,表明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
“总的看,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报告》指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研究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同时,持续改革完善LPR,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好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维护理性有序竞争秩序,畅通利率传导渠道,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
《报告》通过专栏阐释了金融支持住房租赁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报告》分析称,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深刻转变的新形势下,我国存量住房规模已然很大,住房租赁产业是未来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从需求端看,近年来不仅是低收入群体,新市民或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对“好房子”的租赁需求也在上升。有市场机构测算,未来我国有租房需求的人口超2亿人,市场潜力较大。从供给端看,过去我国提供租赁住房的主要是个人,近年来随着租售比的回升和融资运营成本的下降,住房租赁产业的商业可持续性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住房租赁企业进入市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有助于提供更优质、稳定的租赁住房服务。
当前我国住房租赁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处在调整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金融和其它政策合力,通过盘活存量去库存培育住房租赁产业。《报告》认为,目前我国住房租赁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展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央行及时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新工具,支持企业批量收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能比较快地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多地也在财税、土地、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这些都能起到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产业商业可持续性的作用。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已发放247亿元租赁住房贷款,保障性再贷款余额为121亿元,后续贷款投放有望进一步加快。业内人士认为,有了这些金融和地方财政政策的支持,未来随着住房租赁企业经营能力提升和市场商业化有效运转,住房租赁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空间,长期看也能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模式有序转型。
《报告》认为,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定价趋于理性,租赁需求进一步释放,租售比持续改善回升,住房租赁企业运营能力不断提升,住房租赁市场实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是有基础的。下阶段,要继续发挥好支持政策对住房租赁产业的推动作用,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同时,充分调动市场化机构的积极性,通过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支持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助力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
投资者宜审慎评估资管产品投资风险和收益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等各种资管产品规模增长较快,尤其是债市火热背景下,一些投向债券市场的资管产品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在净值化管理机制下,资管产品净值波动对投资者行为也带来了影响。
《报告》提醒,投资者宜审慎评估资管产品投资风险和收益。今年以来,我国长债利率下行,一些资管产品的长债配置增多,随着短期内债券价格上涨,产品净值走高。数据显示,7月末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3%,而当前银行3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不到2%,吸引部分投资者将存款“搬家”到这类产品。对投资产品的风险和收益还需综合权衡。
首先是如何看风险和收益。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在打破刚性兑付的环境下,长期看资管产品无法同时兼具“低风险”和“高回报”,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要承担高风险。其次是如何看底层资产收益和资管产品收益。资管产品的收益最终取决于底层资产。今年以来,部分资管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未来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回撤也会很大。再次是如何看待过去的收益率和投资者未来可实现的收益率。理财产品动态发布的年化收益率是当前时点的预期收益率,是按过去一段时期的收益率,线性推算出的未来一年收益率,投资者未来赎回产品时实际获得的收益率是不确定的。现在净值越高,意味着是在更高的价格位置投资,未来的损失风险可能越大。最后是如何比较选择不同的产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产品。
“总的来看,随着资管行业进一步向净值化方向转型,投资者将逐步承担更多净值波动风险。金融机构销售资管产品时有必要做好投资者服务,提供相关咨询,充分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净值波动,促进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报告》分析称。
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动向
7月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但会后的新闻发布会强调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两端的风险,不少市场机构推断美联储降息可能临近。
《报告》分析称,美联储具体降息时点还会依赖于未来数据变化。一方面,美国经济韧性赋予美联储更多观察时间。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为2.8%,较一季度的1.4%回升;工资增速保持在历史高位,并高于消费价格涨幅。另一方面,当前地缘政治风险犹存,若未来国际供应链受阻、运输成本上升等问题再现,不排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美国通胀反弹。
《报告》指出,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溢影响值得关注。近期,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已先后降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未来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利率可能由高位逐步回落,对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可能带来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部均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趋于平衡,国内金融市场保持韧性。”《报告》指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动向,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来源:金融时报

网易财经
有态度的中国财经门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