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践行“三四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更好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开展了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领航课活动。
本次活动由9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教师们深入解读课标、仔细研读教材、梳理知识脉络、精心设计内容,为青年教师带来了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展示。
情境与问题链交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数学金宇丹老师执教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由汽车制动的距离问题导入,借助真实的教学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展示不同情况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前置支架,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历史李和军老师选择了《隋唐时期的文化》这一课,他提纲挈领指出隋唐时期文化的总体特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支架。在授课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启发学生触及本质,真正做到了让课堂回归到学生。
趣引精授,开启生物微观奥秘之旅
生物马哲老师执教《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课前视频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图片展示差速离心法的各个环节也为学生提供了教学直观。整节课环节紧凑、互动性强,激趣导入、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典范。
诗歌为引,趣探地理水循环
地理潘春媛老师执教的《水循环》以李白的诗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导入,将诗歌和地理学科联系在一起,引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最后以探究活动“诗歌内容是否符合事实?”收尾。整节课主线清晰,支线紧凑,二者相辅相成,寓教于乐。
以史为线,助推化学课堂焕新
化学郑跃老师讲授的《含氯消毒剂的发现与应用》一课,以消毒剂的发展史为线索,融合了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到的含氯方程式。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合作实验给了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课堂学习由讲授走向了生成,让课堂教学回到了学生之中。
聚焦直观体验,践行实践教学
物理学科领航课由杨怀文老师执教,课程内容为《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采用视频展示、教师示范试验以及学生上台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点。杨老师将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逻辑转化成了真实可感的经验,践行了重实践体验的教学方法。
聚焦市场资源配置,创业计划带动学习
政治张贵宾老师讲授的《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一堂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政治课,创设了真实的“创业”情境,围绕着学生们设计的创业计划开展多个维度的思考,将课程内容的重点分散在了各个具体的问题当中,突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优越性。
走进家乡文化,赋能作文写作
语文陈薇老师领航课的内容是《家乡文化生活》,陈老师带领班级学生分小组参观了建筑、美食、工业、软件以及无人机等沈阳本地文化产业,做了很多的前置性工作。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参观的收获,并联系议论文的写作框架等写作知识,引导学生们将切实感受注入到作文写作当中,使作文做到真正的言之有物。
技巧赋能写作迁移,开启续写成功之门
英语魏娇老师的领航课是一堂读后续写课,这节课以贴近学生经验的视频导入,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续的学习中魏老师围绕着几个续写技巧展开,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整节课层次分明、侧重迁移,为学生的后续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领航课活动,不仅展示了骨干教师的教学风采,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他们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