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顺纪念馆前,塑像马永顺巍然挺立在松林环绕的马永顺林场分公司群山间,目光炯炯地凝视着前方,接受着人们的仰慕与致敬。
走进展馆,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里,记录了马永顺围在树桩前钻研创新伐木方法、全力降低伐根高度的身影。一件件沧桑的旧工具中,留存着马永顺大胆改进伐木工具、耐心总结锉锯方法的痕迹。在讲述马永顺的光辉事迹过程中,一代代林区人被他的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也燃起了创新奋斗的火种,共同去推动林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勇毅前行。
1933年,18岁的马永顺为谋生路与同村的17名青壮年一同被招工把头骗到被称为“绿色监狱”的东北林区当劳工,在日本监工和封建把头的压榨下,劳工们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都难以保障,还要完成危险且高强度的伐木工作,生活之艰难以想像。东北解放后,马永顺翻身成了新中国的主人,满怀欢喜的他积极响应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号召,成了红旗下的第一代伐木工人。
为国伐木,让马永顺伐木的心情截然不同了,身子里也涌出了使不完的力气。但很快,他就注意到,大家现在用的快马子锯不仅需要两个人一起拉才能伐木,费时耗力,还容易因为配合不好出事故。伐木锯子不趁手,跟上战场不带枪没区别。
于是,马永顺琢磨着把快马子锯从中截断,变成一个人用的弯把子锯,不需要与人配合,伐木时如何下锯也可以自主控制。试验了几天,弯把子锯的表现极佳,用起来不仅轻快安全伐木效率还高,伐木工人很快就认可了这个新工具。
五十年代,工人们采伐方式落后,采伐的原木直径又大,常有安全事故发生。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马永顺都十分痛心。如何才能让大家安全地把木头放倒?马永顺回想自己十余年伐木生涯中学习积攒下的经验,整理出十多种不同的放树方法,又一一实践比较,与工友一同讨论研究,反复总结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安全伐木法》。
用这个方法,伐木工人可以提前规划安全道,以上楂和下楂位置影响树的倒向,让放树不再危险。这套“人安全、树保险、效率高”的伐木方法不断推广普及,成了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科书。这一方法避免了多少安全事故无法统计,但在人们心中,伐木的安全风险降低许多,来伐木的新工人也多了。
此后,马永顺依旧在实践中创造总结新技术、新方法,他提出的“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科学量材法”“降低伐根法”等生产新技术也为国家创造了巨大收益。
随着国家愈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马永顺及时更新思想,研究怎么护林造林,才能实现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为此,马永顺学习造林知识,了解植树要点,在劳动间隙义务造林。他吸取外地采伐经验,因地制宜创造出“两采两留一借”的伐木方法,让林场不再大面积皆伐,用“采育结合”在伐区留下大片幼树。
退休后,马永顺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植树,并要向大山还账36500棵树。每到造林季节,他便带上树苗和工具,到荒山坡上种树,一干就是一天。他珍惜造林期的每一天,连身上的病痛都阻挡不了他种树的脚步。面对家人的劝阻,他坚定地说:“我砍的树比谁都多,是对国家的贡献,可现在森林资源减少了,我要在有生之年多栽树,栽的树苗要超过我砍倒的树!”
保护森林生态需要众人努力,马永顺从发动家人种树开始,连7岁的小孙子也在他的影响下,在山间种下棵棵树苗。在造林期外,每当他去参加活动、作报告,他总是要大声宣传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的思想,呼吁大家重视森林生态,一起行动保护青山绿水。为了更好保护森林,让林场“离开木头做文章”,马永顺开动脑筋,提出林场其他资源丰富,发展矿业和山副产品大有可为,又鼓励林场职工行动起来搞多种经营增加收入。
2000年,马永顺被追授“林业英雄”称号,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林业工人。
在马永顺献身林业事业的五十余年里,从“伐木模范”到“育林英雄”,奋斗创新的精神贯穿他光荣的一生,也凝成了林区奋力前行的精神航标。
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林区的一项传承。马永顺的后人组成的“马家军”年年上山义务植树,已累计植树10万余棵。2019年以来,我市地方林业营造林累计完成了13.58万亩。2021年起,我市联合伊春森工集团已培育苗木5亿6691万株。全域森林蓄积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这些数字的背后不仅有林区人的汗水,更有着创新的力量。
伊春森工铁力林业局公司建设苗圃里,红松苗已经长出针状的叶片,在轻基质网袋里茁壮成长,等长得再粗壮些,就能被移栽到山上成为红松林中的一员。苗圃职工孙军星介绍,如今大范围应用的轻基质容器育苗与传统育苗技术相比,具有周期短、重量轻、耐运输、成本低、功效高等优点。育苗时间缩短了一半,造林成活率却可以从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甚至可以实现三季造林,更好地保护和修复红松林。在育苗区边上的轻基质网袋生产车间,一天可以生产15万袋轻基质网袋,在保障造林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外出售商品苗木增加收入。
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是点绿成金的“金手指”。对于这一点,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高级工程师范冬茹深以为然。在伊春的田间地头,范冬茹总是耐心察看菌株生长情况,精准指出菌户们生产中的问题并指导他们解决。在一次次助农交流中,范冬茹发觉,由于伊春气候相对寒冷,除黑木耳外,其他食用菌的栽培生产受技术的制约无法进行推广发展。作为食药用菌遗传育种、栽培驯化、活性物质提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她决定挑起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的担子。她对伊春的野生羊肚菌、桑黄进行菌种鉴定及生物学性状分析,通过大量试验去筛选适宜栽培的菌种,成功创造出寒地人工栽培技术,为林区食用菌产业研发出新菌种、开拓了新领域,也为菌户们找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技术手段要创新,思想更需要创新。踏实肯干敢为人先的“马永顺”们不断为林区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曾是林场采伐工人的张茂林摸索研究出种植香瓜的成功经验,带动42户109名林场职工加入香瓜种植的“甜蜜事业”,共同致富。
林业工人张桂侠尝试用过去引火用的林下废弃物松树明子制成精致木雕,将其打造成了北沉香工艺品,如今已成为我市林下经济产业链的一环。
党员方桂茹头脑灵活,将种木耳攒下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将自家房屋进行改造,办起了民宿,吃上“旅游饭”,收入不断增加。
伊春森工集团将“林都号”旅游专列打造为“移动的五星级酒店”,探索“铁路+旅游”模式,用精心设计旅游产品与高品质的全流程服务,获得了海内外高端旅游市场的充分认可,让“森林里的家”声名远播。
围绕“林”字,解放思想,做活“文章”,伊春人大胆探索出了众多新的发展模式,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湖羊等特色产业有声有色,生态旅游、冰雪经济、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多种经济正蓬勃发展。
从新出发、向质而行。伊春人将继续保持开拓创新的热情,扛起生态保护的责任,不断探索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让青山常在、生态流金。
一审:张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