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实施从轻减轻处罚414件、不予处罚532件,免罚金额达3580余万元!”1月8日,生态环境厅新闻通报会现场,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张庆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成都市注重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实行“小过”轻罚或者不予处罚。
张庆华表示,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成都市既守牢生态环境底线,严厉打击超标排污、恶意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非法收集处置危险废物等主观故意和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促使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环保守法意识,打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又实施了一系列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措施,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在制度层面上,成都市在2023年结合国家、四川省出台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规定,立足自身实际,出台《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包容审慎监管“3+2”清单》,最大限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空间。
具体做法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智慧执法少打扰。推进执法方式由“人海战术”向“精准执法”“科技执法”转变。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用电数据监控和走航监测、无人机巡航等非现场执法手段,推动治污设备“线上查”,电力数据“云端看”,环境执法“远程管”,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同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清单内200多家企业原则上做到“无事不扰”。
二是热情服务解难题。持续开展“四个一”帮扶(组建一个专家团队、定点联系一个园区、帮扶一个生产企业、指导一个重点项目),印发“送法入企”监督帮扶实施方案,全方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服务企业各项工作。按照《落实“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部署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强化助企服务提质增效,深入重点园区、企业进行指导帮扶,积极对接企业环保需要,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三是容错免罚促发展。严格按照《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包容审慎监管“3+2”清单》的规定,依法裁量“轻微免罚”“首违不罚”“从轻、减轻处罚”等情形,坚持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空间。
清单的出炉是否意味着执法监管有所放松?张庆华表示,既要“热情服务”,也要坚决“守住底线”,尤其是对于恶意违法行为和造成严重污染后果的违法行为,如弄虚作假、私设暗管等逃避监管方式偷排偷放、严重超标排污、以及违法收集处置、倾倒危险废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将一如既往依法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