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市(州)污染防治的主战场上,各条战线正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消“重”抢“良”。
每小时必抢,将应对举措压实到“最后一公里”
结合大气污染特征,市环委办提前5天开展会商研判,提前3天专题安排部署,提前实体化运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专班,抽调专人实行24小时集中办公,迅速制发每日任务清单,并点对点交办每日应对攻坚任务,对当日发现问题当日通报、限时1日内反馈,切实做到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条一条见成效。利用“气象玫瑰+高值色谱”“组分分析+激光雷达”“标站微站+走航摸排”等科技手段,动态分析高值原因,及时提出管控建议。
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污染应对举措压实到“最后一公里”。各区县、园区进一步强化工作专班运行,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经信、酒业发展等部门全覆盖督促工业企业严格落实“一厂一策”措施;住建、交通、商务等部门督促行业暂停施工、道路画线、道路沥青铺设等作业,严防易产尘物料未密闭运输、抛洒滴漏上路、带泥行驶等行为;公安部门增派警力加强站点周边疏堵保畅;城管部门对油烟净化设备清洗维护再排查、再整治,持续开展“每日零点”巡查;气象部门及时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每0.1微克必争,防止预警响应“空转”
“通过数据分析,今日1—9时,我市细颗粒物浓度累积升高,污染风险较高。”“每0.1微克都不能放过,坚决降下来!”面对污染风险挑战,达州尽一切可能,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力争把污染风险天气通过人为努力变为“优良”天气。
排查现场,6个专项工作组不间断开展巡查管控,确保不同污染源应对措施落实到位。市生态环境执法监督组前往上风向区域工业企业指导协同减排,深入生产现场,走进集中控制室、烟气连续监测室,查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指标,排查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住建部门针对不同项目类型、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时段实施差异化监管,降低扬尘污染。同时,经信、公安、城管执法、交通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联动发力,紧盯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面源的各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尽最大努力减轻污染程度。
“越是最后时刻,越要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精准发力。”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40天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仅剩最后一周,全省各地将在抓好攻坚任务落实落地上持续发力,众志成城、咬紧牙关,全力冲刺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