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单口季》中有一期,蔡康永作为开场嘉宾,讲了一段脱口秀。
其中他讲到,我们崩溃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我们拒绝不了别人。
所以当他拒绝别人为难时,会借助一种沟通技巧。
比如,有人对他提出了无理的要求让他帮忙,他就会先跟肩膀上的鸟商量。问鸟儿,这个忙你要帮他吗,你觉得这个人值得帮吗。
等到对方困惑,询问请他帮忙还需要肩上的鸟点头同意时,蔡康永便答道:
“对啊,因为你讲的事情,关我鸟事。”
关系再好,也要有边界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有人跟你借钱,当你慷慨解囊后,对方却迟迟不还钱,还理直气壮、毫无愧疚。
有人托你找份工作,你费尽心思联系到工作机会,对方不仅不珍惜,还埋怨工作不好。
有人央求你给孩子补课,尽心尽力付出后,最后变成了免费劳动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慷慨助人本是美德,但若失了界限,便成了一种纵容。
最终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理所当然的索取与轻视。
作家晚晴,曾有位特别要好的朋友,却因为没能把握边界而分道扬镳。
她的朋友辞职后开了家小店,晚晴为了支持她,几乎每天都往店里跑,还带同事去捧场。
平日里,晚晴也没少在朋友圈给她打广告,隔三差五地帮她宣传。
就算自己手头的事堆成了山,也会挤出时间帮朋友推广和介绍。
然而,这份无私的付出,并未得到朋友的理解和感激。
对方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每次一碰面,开口闭口就是让晚晴帮自己拉生意,一有时间就电话微信轰炸她。
在朋友的步步紧逼下,晚晴能忍则忍,好几次放下手头的事务,先去帮朋友的忙。
直到有一天,晚晴实在忙得抽不出时间,就委婉地跟朋友说了声抱歉。
没想到,朋友直接炸了,指责晚晴自私、小气、不够义气。
晚晴听后深感心寒,她自问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然而却换来了这样的评价。
或许,这就是人性的卑劣之处。
正如董卿所说: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当你对一个人太好,且总是不懂得拒绝时,反而会被人看轻,把你的付出视为应当。
而一旦你稍有收敛,对方就会心生不满,把责任归咎于你。
别惯坏了不知感恩的人,别喂饱了得寸进尺的心。
敢于说“不”,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
为什么有的人不善于拒绝别人?
其中一个回答,总结了三种情况:
一是害怕伤害别人,二是害怕陷入冲突,三是想要融入社交圈。
但在这些常见原因的背后,还隐藏着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比如人际边界模糊,以及对于维持关系错误的认知。
一位朋友说,他的父亲就是不会拒绝人的类型。
无论什么饭局,只要叫到他了,就一定会出现。
甚至有一次,一对夫妻朋友在饭点时间才给他父亲打电话。
当时,他父亲放下筷子就去了,结果到了以后,那两口子都快吃完了,就剩了一点点菜,还推给父亲让他吃。
为了不驳对方的面子,他父亲勉强吃了,但吃完后回来骂了很久。
明明是父亲不懂得拒绝,纵容了这样的朋友,结果却让家人受罪,听父亲骂了长达半个月。
不过,朋友客观分析后认为,他的父亲其实是个内心温暖且宽厚的人。
他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希望别人尊重他,同时又对负面评价比较敏感。
在他父亲看来,别人提出请求,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不该拒绝让别人难堪。
这样的交往法则,固然有其可贵之处,但也需要因人而异。
莫言曾说:
“我们风尘仆仆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不喜欢的人而活。”
没有意义的饭局,能免则免;虚情假意的关系,当断则断。
不懂得拒绝那些不想深交的人,便会没有空间留给真正值得交往的人。
生活的圈子其实并不大,总是跟很差劲的人周旋,那么高质量的朋友就会慢慢远离我们。
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曾经的她,就是个老好人,对于别人的要求,从来不懂得拒绝。
然而,这份无条件的迁就,没有换来应有的尊重与珍视,反而让她在关系的天平上越滑越低。
这样的处境,让她内心无比压抑,抑郁情绪也渐渐滋生。
直到她遇见了丈夫,在对方的影响下,她学会了把自己的需求置顶。
有一次,她在医院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轮到她了,结果有人想插队。
要是以前,她肯定就让了,但那次,她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久违的“不”。
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与自在,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从那以后,她开始学会考虑自己,而不是毫无边界地迎合他人。
她不再陪朋友打游戏、聊八卦浪费时间,也不再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而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当她学会拒绝之后,生活不仅过得更加自在,连抑郁症也好了不少。
不懂拒绝的人生,犹如一场自我设限的困局。
只有学会狠下心肠说“不”,才是善待自己的开端。
在经典美剧《老友记》中,菲比是一个充满魅力、性格独特的角色。
当许多人为难于朋友的请求而陷入内耗时,菲比却能直言“我希望我能去帮忙,但我不想去”。
有人感叹,菲比精神真的很超前,因为她反内耗、反讨好,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会为别人的期待而违背自己的意愿。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拒绝是没有错的,错误的是我们在拒绝前作出的判断。”
我们常常担心为自己考虑是一种自私,不利于关系的维系,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提出“健康的自私者”,倡导以一种“完好无损的健康的爱”来爱自己。
不同于只关注自我利益,无视他人需求的“精致利己主义”,“健康的自私”是在关注自我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在利己与利他之间找到平衡。
这种健康的自私,不仅不会影响关系,而且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益的。
正如研究证明:
保持健康自私的状态,其实对自己和对他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Kaufman, 2020)。
一方面,健康自私程度高的人倾向于表现出更强的自我同情和自尊水平。
另一方面,健康的自私,也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自我价值和更满足的生活,更少出现抑郁。
作家毕淑敏曾说:
“如果我们始终不拒绝,我们就不会伤害别人,但是我们伤害了一个跟自己更亲密的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学会拒绝,是成长的重要一课。
我们不必为自爱而内疚。
与其病态的无私,不如健康的自私。
愿我们关爱自己的同时,收获真正的幸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