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发布公告治理违规微短剧片名,促进行业内容规范化发展

文摘   2025-01-02 16:18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影视一线」

鼓励创作者选择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内涵的片名。


11日,快手发布《关于治理违规微短剧片名的公告》,积极响应主管部门《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管理提示,从片名导向、体例和审美多角度入手,提出明确规范,为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


这一公告的发布,标志着平台在推动内容生态优化、强化行业自律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严控片名导向,坚守内容底线 


作为微短剧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快手始终致力于打造“风清气正”的内容生态。公告明确表示,平台将重点整治片名中涉及恶俗、恶趣味以及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焦虑等不良价值观的内容,对违规作品及其账号采取严格处置措施。


针对片名创作,平台提出三项具体要求:


1. 禁止恶俗内容:片名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渲染不良情绪;


2. 杜绝冗长口语化:片名应避免过度冗长或使用低质口语化表达;


3. 不滥用恶搞手法:禁止滥用仿拟、谐音、夸张等恶搞形式。


快手还特别强调,鼓励创作者选择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内涵的片名,通过主流价值观的传递提升作品整体品质。公告明确要求,违规微短剧须逐步下线整改,修改通过后方可重新上线。


违规片名举例,警示行业问题 


公告中列举了违规片名的典型类型,包括低俗恶俗、不当伦理、极端对立、炫富拜金及过度口语化五大类别。例如:


• 低俗恶俗类:如《保姆五十岁之我翘了雇主墙角》,用低级趣味吸引眼球;


• 不当伦理类:如《老公劈腿小姨子,转身我就嫁给公公》,挑战伦理底线;


• 极端对立类:如《黑化后我手撕渣男全家》,煽动极端情绪;


• 炫富拜金类:如《我成了京圈太子爷继孙女》,宣扬拜金价值观;


• 过度口语化类:如《熊孩子大闹高铁站,被制裁你哭什么》,缺乏专业表达。


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部分创作者为追求流量而忽视内容质量的问题,也凸显了规范片名审核的重要性。


推动行业转型,提升内容质量 


快手的公告不仅是内容治理的有力举措,更为微短剧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平台监管和创作者自律的双重作用下,微短剧行业有望从单纯追求流量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注重内容价值的精细化生产转型。


此过程中,平台和创作者都需要积极履行责任。对平台来说,要优化技术审核机制,提升对片名导向性内容的识别与评估能力;对创作者而言,要注重提升片名的文化内涵,使其与作品内容和传播价值高度契合。


作为行业标杆,快手此次治理行动为其他平台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自律与引导的结合,快手为微短剧内容生态建设树立了规范化的标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质量,也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微短剧这一内容形式的认可度。


快手在公告中重申,将持续推动行业良性发展,鼓励创作者生产优质内容,倡导微短剧成为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这次专项治理行动,快手将为行业内容规范化发展奠定一定基础。未来,随着更多平台参与内容治理,微短剧行业有望迎来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新时代。




END

来源:「影视一线Daily」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影视行业被流量明星"绑架"?郭靖宇发声:这是“时代的灾难”

微短剧还能这么赚?一线出品方揭秘背后暴利逻辑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影视一线Daily
影视评论|行业动态|产业纵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