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凌迪知在《万姓统谱》中,引用郑樵《通志·氏族略》,说明古代得姓受氏之法共 32 类,其中最重要的有二:“一曰以国为氏,二曰以邑为氏,”,“卿大夫立邑,故以邑为氏,崔、卢、鲍、晏、臧、费、柳、杨之类是也。”此中提到卢氏是以邑而受氏得姓的。史书对于卢姓的来源,更有明确的记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卢氏”部分记载:“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案: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是也。其后因以为氏。田和篡齐,卢氏散居燕、秦之间。秦有博士敖,子孙家于涿水之上,遂为范阳涿人。”晚唐李吉甫著的《元和姓纂》和郑樵《通志·氏族略》都记载:“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孙傒,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汉有燕王卢绾。”这里明确叙述了卢氏的世系渊源、得姓缘由,以及卢氏以范阳为郡望的原因。
具体的史实是:齐太公姜子牙逝世后,九传至于文公(名吕赤,公元前 815 年继位),文公名子高,子高的孙子傒,以其祖父之名为姓(氏),故称高傒。高傒自齐襄公(公元前697年登位)开始,就担任齐国大夫(正卿)。齐襄公因其兄弟公孙无知之乱而被杀。公孙无知纂位不久,也为雍廪所袭杀。雍廪告诉齐大夫,听从他们”更立公子之当立者。”此前,襄公之子小白先已逃亡莒国。因他从小“好善大夫高傒”(即与高傒十分友好),故在齐大夫议立新君时,高傒与国姓大夫就暗中派人,从莒国召回小白。小白返齐,较其兄弟公子纠捷足先登,于是“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齐桓公即位(公元前685年)之后,其信臣鲍叔牙告诉他:“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仲)不可。”桓公从其计,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而治齐国。可见桓公既明于用贤才,又诚心倚重老臣。桓公还因高傒之功劳,而封之采邑,高傒遂“食采于卢”,其子孙从而世食卢邑。卢邑成为高傒子孙的生活基地和政治根据地。由此可见,卢氏的发祥,至少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是后世卢氏的主体。
公元前384年,齐相田和被立为齐侯,田氏取代姜姓而为齐君。姜姓子孙因国替家亡,而奔走他乡。此后为表明身份,并不忘故国,他们遂指邑为氏,自称卢氏。据传卢氏子孙离开卢邑后,迁徙于北方各地,“散居燕、秦之间。”其中最集中和最主要的一支聚居在河北涿县一带。他们在此地定居后,世代繁衍,蔚为大族,出现了如秦时博士卢敖和方士卢生这样的著名人物,其后又屡有学行卓著者名世,故世称范阳卢氏或涿郡卢氏。汉魏以后,卓然成为名门望族。
卢姓人最早见诸史册的便是《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使“燕人卢生”求羨门高誓。三十五年“燕人卢生”受命入海求仙药,后因认为始皇为人刚戾暴虐,贪于权势,“未可为求仙药”,于是逃匿。这时卢生已明其籍贯为燕人,可知卢氏在燕地(即后之河北涿郡地)已聚居多年。《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有博士敖”。《通志·氏族略》云:秦博士卢敖,子孙家于涿水之上,遂为范阳涿人。可知在秦建国之前,卢氏一族世居于燕地;卢敖是有明确文字记载和籍贯可考的范阳卢氏先祖。卢生和卢敖既是以治经儒士见用于朝,又是以求仙隐逸而闻名于世。
卢氏在汉魏以后蔚为强宗望族,其兴盛发达十分迅速。六朝以后至隋唐时期,通过种族融合、同音改姓、皇帝赐姓等方式,一批异姓(异族)人加入卢姓宗族,从而壮大了卢氏阵容,即增加了人口总数和民族成份。人们通过卢氏宗族的发展,可以看到我国古代许多有趣的人文现象和社会历史情态。
据闽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及其它史籍记载,卢氏是一个多源的宗族,归纳起来有下列几个来源:
一是西周“姜姓齐太公之后也。齐文公之子高,高之孙傒,食采于卢,今齐州卢城是也。因邑为氏”(《通志·氏族略》)。《新唐书·宰相世系》和《元和姓纂》也如是记载。这支被视为卢氏主体或正宗。
一是由卢蒲氏而来。《氏族略》云:“卢蒲氏,出自桓公,亦为卢氏,皆齐之卢也。望范阳(今河北涿县)。”据此可知,卢蒲氏亦属姜姓,齐桓公之后。卢若虚《姓氏录》载:“太公之后有卢蒲氏。”这是源于姜姓、出自太公之后的又一支。另有出自齐桓公的一支叫葛卢氏,后简称卢氏。
一是据《魏书·官氏志》载,“有莫芦氏,虏(古人对北方少数民族之贬称)姓也。后改为芦氏,复去草,改为卢氏。吐伏卢氏,改为卢氏。”《通志·氏族略》称,莫芦“去草,改为卢氏”。这支乃出自鲜卑族拓跋部,由莫芦氏改为单姓芦氏,后复去草头而为卢氏。这支卢氏应是北魏迁都洛阳后所改,所以是源于河南的卢氏。此外,还有奚什卢改为卢氏的。
一是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叙及的,代北吐伏卢氏进人中原,北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改其姓为卢氏。魏太和(477~499年)初,皇帝下诏,令豆卢氏去“豆”改为卢氏。这是异族改卢氏的另两支。
一是河北范阳雷氏在后周初(北周元年为公元557年)所改。《元和姓纂》云:范阳雷氏与卢氏同在一地域,以卢氏为著姓,又“以卢、雷声近,故亦改为卢焉”。唐时已迁至河南。《新唐书·卢祖尚传》云:祖尚自云,本姓雷氏,后音相讹,改姓卢氏,望弋阳(治今河南潢川)光山(今河南光山县)。
一是三原(今属陕西)闾氏,本姓闾丘氏,讹为卢氏。《元和姓纂》云:仓部郎中卢云,本姓闾氏,上元中(唐高宗年号,674~676年)由皇帝批准,改为卢氏。
一是隋代章仇太翼,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善天文,隋炀帝赐姓卢氏”。
一是庐子国后人。《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庐氏,亦作卢,庐子戢黎之后。今(宋代)襄州有中庐,即其地。《风俗通义》云:古庐子国,后有庐氏。庐子国(古卢戎地,春秋时,庐子戢黎所在国),其后人以封国为姓,地点在今湖北襄阳市西南。庐姓人改为卢姓,推其远祖卢戎,实亦卢人之宗族;另是西南少数民族賨人七姓中有卢氏(《风俗通》)。
凡此种种,说明中国卢姓并非出自一宗,其宗族发展历史之悠久,世系繁衍之旺盛,真正是源远流长,汇纳百川;枝繁叶茂,花萼累累。至今,卢氏人口数以千百万计,在我国最新统计的一百个人口最多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二位。对于卢姓这支庞大姓系,一般以齐国姜太公一支为主流,如《辞源》释“卢”说:“齐太公之后傒,食采于卢,因邑为氏。”因为1·姜尚的嫡传后裔,社会影响大,其后世子孙多出人才,成为卢氏的主体成员,汉以后发展成为历朝的名门望族。
文章整理自卢美松编著的《中华卢氏源流》,版权属原作者。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天下卢家旨在推广卢氏文化,宣传卢姓优秀人物典型事例,弘扬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