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月 25日下午,哈尔滨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宣讲会(高中新课程 • 省实验专场)在我校近贤馆五楼阶梯教室隆重举行。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科研部李伟荣主任、刘雨群、韩媛媛、张慧婷、王建军等专家莅临我校指导。省实验中学符丽萍书记、孙景峰校长、迟东丰副校长、夏喜泉副校长、刘然副校长以及教务处、科研处、德育处的负责人和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还有来自哈尔滨市各区县学校的领导及老师二百余人齐聚现场,交流学习。
本次宣讲会是哈尔滨市十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第一阶段推广现场会的第五场。也是市科研“以科研成果培育、转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项目的一部分。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转化推广内容,与会人员共同见证和分享了我校“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型课程体系构建”所取得的成果。
▶ 市教研院刘雨群老师主持会议
市教研院科研部刘雨群老师主持会议,刘老师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本次科研成果宣讲会的内容与流程。
▶ 符丽萍书记致辞
我校党委书记符丽萍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莅临本次盛会的各位领导和教育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概述了省实验中学以新课程改革为方向,以科研引领教学,以“研究”重构办学体系,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索学校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路径。同时,期待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在会后给予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市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 孙景峰校长做成果主题发言
孙景峰校长做了题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成果报告。
孙校长从“研究为桥,全面育人”引入,首先阐述了聚焦核心素养培育,融入“研究”基因的学校研究型办学体系的构筑;然后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依次推进,高屋建瓴,阐释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模型,特别强调了学校以“研究”促进国家课程高质量校本化实施,以及“一核三类三层”校本课程体系的搭建,突显研究特质,以素养为本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继而具体介绍了学校科学化课程管理的做法,从确立课程观,转变教师角色、落实新课标、规范课程标准,到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提出的“一线四化”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实施策略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报告从教学理念到课堂教学等课程改革实施的各领域都做了展示,最后还特别提及了创新学校制度,塑造研究文化氛围,打造研究共同体取得的影响和成果。
孙校长的主题报告全面深入的介绍了我校近些年课程建设的一系列成果,不仅提供了构建研究型课程体系的科学路径,还提供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和方法。这样的坦诚分享,希望能为教育科研提供了新的视角。
▶ 李淑敏副主任做学科展示
省实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生物教研室主任李淑敏做了学科展示。她从学科课程建设角度,以生物学科为例,从学科顶层设计、课程实施规划、校本课程体系、未来发展探索四方面入手,做了“学科课程规划与实施”的汇报。以单元教学案例研发为核心,解决生物学课程标准落实关键问题;课程规划着重介绍了生物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构建生物学科校本课程体系,开发项目研究课程、学生社团、跨学科课程、文化传统课程、健康安全课程、劳动实践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竞赛课程等,收获丰硕教育科研成果,并对生物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探索方向。
▶ 夏喜泉副校长做汇报
夏喜泉副校长从我校特色课程建设以及课程思政的角度,以《培根铸魂 思政引领——生命活力课程建设与实施》为题,由省实验学生的实践作品引入,介绍了我校思政引领的生命活力课程“实验大视野”,展现了我校对国家课程、学科思政资源与思政价值的挖掘及探索。进而,对我校生命活力课程建设与实施进行详细的解析。解读立德树人的内涵,以思政贯通办学顶层设计,构建省实验中学思政育人体系,推进研究型课程体系2.0模型;进一步阐述思政引领下生命活力课程体系特点,人文类课程、科学类课程、体艺类课程中的思政渗透与挖掘,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我校生命活力课程的创新成果推广与落实。
▶ 省实验中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学科化落地展示
四位领导和老师立足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学科化落地,从学校、教研室、备课组、教师个人四个层面分别做了展示汇报。
教务处主任孙洪波从整个学校教学教研的宏观角度,结合我校研究实践和成果落地情况,做了《打造教研系统,构建“一线四化”落地支点》的汇报。从总体要求、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深化教研工作改革、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五方面切入,突出展示了我校“一线四化”成果如何校本化、系统化落地的经验与实施路径。
信息中心副主任、地理教研室主任马玉明从教研室的角度,以地理学科为例,从主要问题与制度保障,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再到学科教学新范式,简述了落实“一线四化”方案,构筑地理课堂教学新范式的实践探索。
国际部主任李想从备课组的角度,以“落实立德树人 坚持五育并举——基于英语大概念下的一轮复习教学”为题,从高考命题依据及课标解读、高考英语试题研讨、学生学情分析、一轮复习单元复习策略、单元教学案例等多方面进行了成果展示。
化学教师韩晶晶从教师个人落实与成长的角度,以《探秘补血剂中的“铁”》和《口红的制作》为例,做了课堂教学改革与课堂实施策略分析的课例分享。
▶ 市教研院科研部李伟荣主任讲话
在成果宣讲会的最后,市教研院科研部李伟荣主任在充分肯定了省实验中学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科研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挑战也是机遇。哈尔滨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兼具应用价值与学术价值;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科研的要求、学校特色塑造、教师专业成长以及科研工作全面深化等多个维度的价值。
省实验团队的科研成果推荐,为我市提供了如何构建课程体系的科学路径,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和范例;助力了哈尔滨市高中学段育人体系的建构和学科育人价值的落实;省实验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提出的“一线四化”方案也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体现了科研的引领性与内驱力。李主任还表示,未来市教研院科研部还会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进行深度的科研探讨和研究,进一步促进教育科研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次宣讲会是我校多年来在教育科研领域不断探索与实践成果的重要展示,我们聚焦课程体系构建与课堂教学实施,从不同层面呈现了我校推进教育科研成果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推广运用与广泛影响;彰显了省实验中学深厚扎实的科研底蕴。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将继续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研究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与指导下,共谱教育发展新华章!
撰稿:盛培莉
摄影:杨乐
审核:迟东丰、曹红霞、曹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