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的浩瀚宇宙中,有些星辰格外璀璨,它们散发出的光芒刺破黑暗,指引着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航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便是这样一颗星辰——1989年,在王本茂教授的带领下,长海医院在国内较早成立了胰脾外科专业组,以“癌中之王”——胰腺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为临床特色和主攻方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胰腺外科的起步与发展。
▲仲剑平教授、金钢教授讨论交流
1994年,金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六年制专业,并于长海医院普外科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在王本茂教授、仲剑平教授、唐岩教授和胡先贵教授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他的临床技能和水平得以迅速成长。随后,他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期间,养成了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2003年,他获得国家卫生部笹川奖学金,公派赴日本杏林大学医学部研修,学习国际先进的肝胆胰外科技术。
2013年,金钢教授成为长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的领头人。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先后获批国家教育部“胰腺癌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创新团队、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中心,并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英国格拉斯哥皇家癌症中心、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等多家单位深度合作,成为引领我国胰腺癌精准医学、规范化外科治疗等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
“金主任,救救他!”
一个姓夏的小伙子在母亲的陪伴下,从江西千里迢迢来到长海医院。他不到30岁的年纪,但诊断书上却赫然写着:胰头癌肝转移——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诊断。经过缜密的评估,他将小夏纳入临床试验,并带领多学科团队采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半年时间,小夏的肝转移病灶得到有效控制,随后,金钢教授主刀,为他进行了手术。
手术成功了,4年来,小夏不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经历,鼓舞着其他患者,还常在复诊时,在诊室外“现身说法”,安慰和教育那些同病相怜的病友。
“其实,他弄得我们有点不好意思……”金钢教授笑着说:“但他的故事却时刻告诉我:一定要对得起患者的期望。”
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其高死亡率主要归因于早期症状隐匿导致的延迟诊断,错失根治性手术机会。身为一名外科医生,金钢教授以全新视角下的整体战略,展开了与胰腺癌的斗争——他将这整体战略归纳总结为“胰腺癌治疗四步曲”。
“要颠覆性、根本性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就要从源头做起。”金钢教授深知,要想提高胰腺癌患者中远期生存率,早期发现是关键。他带领团队于2020年下半年,在上海市杨浦区正式启动亚洲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胰腺癌早期筛查和高危人群随访计划”(ESPRIT -AI),建设了胰腺癌早筛的“上海队列”。通过大样本量临床数据和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构建了胰腺癌高危风险评估模型。
疫情期间,尽管面临严峻挑战,项目团队仍在杨浦区疾控中心和12家社区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筛查了5万名55岁以上的居民,并从中筛出60例胰腺癌病例,其中三分之一为早期病例,手术效果显著。这项工作获得广大居民和政府的高度评价,2024年,杨浦区把胰腺癌早期筛查列入了“实事项目”和“卫生健康惠民十项举措”。“项目不仅提升了胰腺癌的早期发现率,更为高危人群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金钢教授说。
“胰腺癌的治疗不应仅仅局限于外科,而应由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完成。”金钢教授介绍,长海医院胰腺恶性肿瘤MDT诊疗团队涵盖消化内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核医学科和介入科等多个学科,汇集包括李兆申院士、金震东教授和杜奕奇教授等在内的国内顶尖专家,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即晚期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经过MDT评估、穿刺活检、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达28个月。这一数据不仅国内领先,更与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等国际知名癌症中心持平。
金钢教授表示,通过新辅助治疗和降期、转化治疗缩小甚至消除肿瘤病灶,进而进行手术的策略,可显著提升高危可切除胰腺癌、交界可切除胰腺癌乃至晚期胰腺癌伴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其中,胰腺癌伴肝转移的晚期患者经过转化治疗中位生存期甚至达到了32.6个月,而国际临床实验中,平均水平也仅为12个月。他介绍,如今,胰腺恶性肿瘤MDT团队每周都要处理数十例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提供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和个体化干预。
“个体化治疗是精准医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肿瘤治疗的未来趋势。”在精准医学领域,金钢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新抗原多肽疫苗,为患者量身打造了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了“一患一策”的精准治疗理念。
同时,金钢教授团队还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胰腺癌类器官库,彻底改变了传统药物筛选的方式,实现了高通量、高效率的“个体化筛药”。肿瘤类器官能够在体外模拟肿瘤的原位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评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和有效性,筛选出对特定患者有效的药物,从而大大提高了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相关成果发表于《Cell》和《Nature》子刊,并获得了2022年上海市重大项目支持,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推动医学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每周百余位门诊患者,个人年完成胰腺肿瘤手术500余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0余例……但时至今日,金钢教授仍记得自己在住院医师阶段,在王本茂教授带教下做的第一台手术。
那是一台简单的疝气手术,经讨论,王本茂教授决定采用最经典的McVay法疝修补术式。“其实,我在实习期间已经主刀过二三十台阑尾手术了,因此,颇有些‘不以为然’。”
然而,这台原本只需要二、三十分钟的简单手术却做了两个半小时——从设计切口、切皮,到逐层分离组织、找到疝囊并妥善处理,每一个步骤,王本茂教授都耐心带教,详细讲解。当遇到疝囊嵌顿导致的大网膜组织粘连时,王本茂教授还让金钢打了个结。
“我很兴奋,手术似乎一切顺利,但第二天清晨7点,王本茂教授见到我后的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我昨天几乎一宿没睡。’”原来,王本茂教授一直担心金钢打的那个结会松开,晚上,他几次三番给病房打电话询问病人的血压和状况,天一亮就赶来了医院——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金钢教授的整个职业生涯。
承上方能启下,如今,在前辈的言传身教下成长的金钢教授早已成为年轻医生眼中“高山仰止”的老师。作为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教师”和军队院校“育才银奖”获得者,他在培养人才梯队的过程中,不仅注重锤炼仁术,也注重修炼仁心。
金钢教授非常重视对学生和青年医师的全方位系统培养,包括人文修养、医患沟通、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等,会对每一名医生进行涵盖临床、科研、教学的多方面训练,他相信,只有具备了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生们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时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和处理。同时,他还要求年轻医生在外科不同的教授组之间轮转,以“博取众家之长”。医学是一门需要长期传承的学科,只有通过修身立德和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高超医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医生。
“我们面对的不单纯是疾病,而是病人,因此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好人。”金钢教授强调,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用科学的方法和人文的关怀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以仁术救治生命,以仁心点亮希望。
主管|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政治工作处
监制:韩英男 景子洋
编审:冯 瑾
编辑:马天峰
校对:王雯珏
文稿:医师报 尹 晗
投稿邮箱:changhaiyuan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