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金琰丨颐和园宝云阁铜殿新思考

学术   2025-01-09 05:00   日本  


宝云阁这个以纯铜铸造的建筑坐落在北京西郊的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中,是乾隆为庆祝其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寿辰所建。作者金琰在文章《小建筑,大器物:颐和园宝云阁铜殿新思考》(收录于《礼仪与奉献》)中,将这个以独特材质建造的殿阁置于两个历史情境中观察和解释:一是清漪园的建筑环境,二是中国古代的“铜殿”传统。作者提出宝云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特殊工艺对铜质进行处理,形成“蟹青玲古色”的表面色彩,其对材料的处理方式反映出将“铜”与“古”进行联系的特殊历史观念和趣味,进而引导她探讨清宫中的铜器制作。


本文节选如下:



礼仪与奉献

巫鸿  编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4月

点击图片跳转购买


入选

第三届行读图书奖6月书榜

2024年5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世纪好书2024年5月榜


相关阅读

👇

巫鸿编著“中国材质艺术”第二辑出版,探秘礼仪文化

巫鸿丨材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思想含义
邓淑苹丨美玉之灵:史前华东盛行的“物精信仰”
张昌平丨绿松石器的礼仪性
巫鸿丨西汉满城汉墓的材质性之玉人



小建筑,大器物:

颐和园宝云阁铜殿新思考

文/金琰


乾隆十五年(1750),清高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为庆祝其母钮祜禄氏(崇庆皇太后)次年的六十整寿,以圆明园西面的西湖和翁山为基础兴建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园中的主要建筑群为位于万寿山南坡中央的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清漪园既是崇庆皇太后礼佛的场所,同时也是皇家园林,供皇家成员休憩、消遣之用。该园于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陆续部分重修,并更名为颐和园。整座园林以西湖和翁山为基址,经过开拓、改造后分别重新命名为昆明湖与万寿山,形成了北山南湖的理想地貌结构。在这园林中有一座特殊的建筑,位于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内西路的五方阁院落中,周身以黄铜(一种铜锌合金)为材料建造,名为“宝云阁”。因其特殊的材质,宝云阁得以幸免于1860年的火灾,留存至今。


宝云阁现状,东南侧

(图片由张剑葳提供)


宝云阁这样整体以铜铸造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历史上是较为特殊的存在。这类建筑被称为“铜殿”,大多采用木构建筑的结构原理,用铜分构件铸造、装配而成。从元代开始到清代为止曾出现过十余座铜殿,保存到现在的有六座,其中最早的一座元代的小铜殿,现位于河北武当山小莲峰上的转辰殿内。根据小铜殿上的铭文可知,该殿创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原在武当山最高的天柱峰顶,在明初被移至小莲峰。取代它的是一座规格更高的重檐庑殿顶镏金铜殿,由明成祖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兴建,以宣扬真武信仰、巩固其统治的理论基础,被称为“太和宫金殿”。从那以后,更多的铜殿陆续出现,由皇家或地方官员及民众出资,供奉的信仰有道教也有佛教。


宝云阁平面图

(原图由张剑葳提供,后期处理:Dale Mertes)


宝云阁位于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五方阁院落中心,作礼佛用途,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宝云阁坐落于3.55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上,面阔三间,通面阔、进深均为4.41米,平面为正方形。整座建筑由十二根外檐柱支撑,屋内无金柱。东、西、南三面均由明间四扇槅扇作为入口,两次间各由两扇槛窗组成;北面则均为槛窗、无门。南面上檐的铜匾额用满、汉、蒙、藏文书“宝云阁”,下檐匾额题“大光明藏”。宝云阁上檐进深五檩,下檐两面各多出上檐一檩。脊刹为一窣堵坡形式的小塔,塔刹饰日月同辉、火焰宝珠。下檐各面明间有平身科斗拱四攒,两次间各一攒;上檐各面平身科斗拱六攒;均为五踩双昂斗拱。屋内无天花,站在屋内往上可以直接看到屋顶结构。上下檐之间加施一层围脊枋,枋上开一圈围脊楣子,增加了室内的高度和采光。从整体建筑结构以及构件设计来看,宝云阁符合清木构官式建筑的特点,属于厅堂式建筑。在乾隆时期,宝云阁内曾经供奉各种铜质的佛教造像,包括释迦牟尼、菩萨、金刚等。


宝云阁南面上檐铜匾额 用满、汉、蒙、藏文书“宝云阁”,

下檐匾额题“大光明藏”

(图片由张剑葳提供)



宝云阁剖面图

(原图由张剑葳提供,后期处理:Dale Mertes)


相比其他清代建造的铜殿,如位于昆明市东北郊鸣凤山建于康熙十年(1671),由吴三桂主导出资的昆明太和宫铜殿,以及山西平阳地区曾出现过的四座铜殿(现已不存),宝云阁也是较为特殊的存在。首先,其他清代的铜殿均非皇家出资,所处地点也都距紫禁城较远。其次,其他清代乃至明代的铜殿,其表面或保留铜本身的金属光泽,或通过镏金、贴金等手法在视觉上进一步强调其金属特性,使其更加符合“金殿”这一称谓。相比之下,宝云阁是唯一一座现存的由清皇室出资、安置在皇家园林内的铜殿。在宝云阁刚建好不久后,弘历又下令仿照宝云阁在热河行宫建造另一座铜殿,名为“宗镜阁”。可惜的是,宗镜阁已不复存在,只能从照片中窥探其原来的模样。


宗镜阁历史照片


另外,根据宝云阁现状及其修建时的用料用工记录来看,宝云阁的外观并非如其他铜殿那样突出金属光泽,反而通过一种特殊的烧古工艺变成了“蟹青玲古色”,即类似铜器表面经过长期氧化后形成的锈斑的颜色。那么,为何这样一座特殊的铜殿会出现在清代皇家园林当中呢?为何弘历会选取铜作为建筑材料?相比起木构建筑,铜作为建筑材料有什么特质使其得以表达木材达不到的感官效果及意义?这种材质及相应工序做法的转换如何构成了对于铜殿建筑的新认识?这些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每一种材质都有特定的物质属性、相应的制作工序和历史渊源,而这些因素也决定了物件最终的呈现方式及其与观者或使用者的互动模式。本文希望通过从“材质”这一角度对宝云阁案例的分析,思考铜的物质性及其文化意涵和历史意义。


点击图片,跳转购书

《礼仪与奉献》

巫鸿  编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4月



在过去关于清漪园的研究中,宝云阁并未获得太多的关注。其原本的槅扇和窗扇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以降便陆续被盗取,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基本归还,所以宝云阁在很长一段时间也被称为“铜亭”。另一方面,张剑葳在其博士论文及专著《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一书中,针对铜殿的历史起源、后续发展、铸造工艺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并为每座现存的铜殿做了测绘。张剑葳认为铜殿这一类特殊建筑的出现主要与宋元以来道教“金殿”理论的发展有关。“金殿”“金阙”为玄武大帝所居之所,深为炼丹、修道者向往。而铜被称为“赤金”,造价又不似黄金那么高,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以铜代金,铜便成为制作实体“金殿”的不二之选。随后在明代,铜殿这一源于道教的概念和做法以武当山太和宫金殿为中心扩散,还与佛教中用金的相关理论和传统结合,出现在佛教建筑中。作为铜殿发展后期的珍贵案例,宝云阁在张剑葳及其他学者关于铜制建筑历史发展的研究中也有出现,并且张剑葳也为其进行了详细的现场测绘。然而在这类研究中,宝云阁与其时间和空间原境(context)的关系却经常被忽略。此外,道教与佛教中对于“金殿”与“金”的向往,往往与其金光熠熠、耀眼夺目的视觉效果紧密相连。例如,佛经中对西方极乐世界的观想中便时常能见到对金光、金台等景象的生动描述:“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而这些金光闪烁的视觉效果显然与宝云阁沉静的深绿色泽差别甚大,无法为其特殊的外观做解释。因此,本文将结合宝云阁的建造工艺、其在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中的位置以及乾隆时期铜器制作的历史背景,以论证弘历选择铜作材料的原因,并进一步思考铜作为建筑材料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意义。


《礼仪与奉献》精彩内页


注释:


①有关清漪园的历史及重建过程,参见周维权:《清漪园史略》,《圆明园学刊》1984年第3期,第131―148页;Victoria M. Cha-Tsu Siu(萧查慈),Gardens of a Chinese Emperor : Imperial Creations of the Qianlong Era, 1736―1796(《中国皇家园林:1736―1796年间乾隆时期的御制作品》),Bethlehem,PA:Lehigh University Press,2013,pp.107―170;翟小菊:《颐和园》,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


② 张剑葳:《中国现存最早的铜建筑―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研究》,《建筑史》2011年第27辑,第80页―106页。


③ 关于铜殿的历史发展及每座铜殿的详细信息,见张剑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36页―240页。


④ “宝云阁殿内面南供铜胎释迦牟尼佛一尊、铜胎文殊菩萨二尊、铜胎弥勒菩萨一尊、铜胎手持金刚一尊 、铜胎释迦牟尼佛一尊、青玉佛十四尊。后面罩楼上挂镌胎五方佛五尊。外面石堂随节挂:绢堆释迦牟尼佛一尊……”嘉庆十二年《大报恩延寿寺等处佛像供器清册》,摘录于王鸿雁:《清漪园宗教建筑初探》,郑欣淼、朱诚如主编:《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5辑》(下),2007年,第652页。


⑤ 山西平阳地区从崇祯末年到康熙年间出现过四座铜殿,分别位于赵城霍山、汾西姑射山、石楼飞龙山和洪洞青龙山。张剑葳通过方志等文献证实了这些铜殿在历史上的存在并对其各自形制进行了考证。见张剑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83页―203页。


⑥ 见《万寿山清漪园铸造铜殿处用工料比例》,收录于王世襄主编:《清代匠作则例》第一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第856页—859页。


⑦《颐和园铜窗90年后归故里》,《中国拍卖》2020年第4期,第72页―75页。


⑧“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注)孟康曰:‘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见(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64页,摘录于张剑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36页。


⑨前引张剑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36页―137页、第172页―173页。


⑩前引张剑葳:《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07页―212页、第333页―334页、第358页―361页。其他关于铜殿历史发展的研究,参考袁鹤扬、薛淼:《浅析中国古代铜殿的建筑艺术特点》,《城市建筑》2020年第18期,第142页―144页;张晓波、刘瑗:《颐和园宝云阁修缮纪实》,《中外建筑》 2017年第7期,第233页―237页;朱军岷:《铜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2期,第3页―6页。


⑪参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12册,T0365,第341页中第21行。


本文注释

上下滑动,查阅更多


本文选自:巫鸿《礼仪与奉献》,有删节

上海书画出版社,2024年4月


礼仪与奉献

巫鸿  编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4月

点击图片跳转购买


相关阅读

👇

巫鸿编著“中国材质艺术”第二辑出版,探秘礼仪文化

巫鸿丨材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思想含义
邓淑苹丨美玉之灵:史前华东盛行的“物精信仰”
张昌平丨绿松石器的礼仪性
巫鸿丨西汉满城汉墓的材质性之玉人


📖相关推荐


“中国材质艺术”系列图书


“材质艺术”是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中的一个新观念,指的是特定材料在艺术表现和表达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由此构成艺术发展和创作中的一个长远传统和重要方面。“中国材质艺术”丛书通过专题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了中国艺术中不同材质的开发与使用,以及这些材料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性。


该系列目前已出版《艺术与物性》(第一辑)和《礼仪与奉献》(第二辑)图书两种。第三辑《材料与谱系》新近出版,即将发售!



巫鸿主编 · 相关好书




点击图片跳转购买

《物绘同源:中国古代的屏与画》

巫鸿 主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1年3月

定价:98元



点击图片跳转购买

《宝山辽墓:材料与释读》

巫鸿 李清泉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年7月

定价:98元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