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两弹一星”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体现,在“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孕育铸就。
中国科学院为“两弹一星”成功研制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以身许国。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21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7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为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我们将讲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2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故事,敬请关注!
1994年2月,王大珩在基地视察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
(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技术科学部分册》)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应用光学专家。生于日本东京,籍贯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技术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曾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长春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顾问等。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领导并参与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大倍率望远镜、光谱仪、中子谱仪、激光器等的研制;承担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设备的研制任务,任总工程师,提供总体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指导研制成功系列光测设备及光学装备,积极倡导建立研究——发展——小批量生产体制,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为应用光学与光学工程的研发基地。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培养了大批光学技术人才。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建议(“863”计划)、联名倡议促成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建设、联名倡议促成中国工程院建立。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用“光”改变中国】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863计划”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等等,都决定了今日中国的国际地位。而这些历史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位以科技强国为己任的老科学家、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王大珩。
提到光学和国防科技的关系,王大珩形容,光学是“打边鼓”的,简而言之,便是“在试验以前和试验以后,做记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它能够看见”。光学是“两弹一星”的配角,但它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王大珩带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迎难而上,将光学事业和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密切的参与到“两弹一星”等各种重大国防工程的科研攻关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中,王大珩带领科研人员,在一没经验、二没参照物的情形下,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并节省了研制时间。由他主持改装的测量核爆火球尺寸的高速摄影机,成功记录下首次原子弹爆炸的珍贵影像,为我国核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比珍贵的试验数据。
1965年,在王大珩的带领下,中国自主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150-1型光学电影经纬仪”。时至今日,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年,王大珩参与到了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的制订工作中,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紧接着,他又主持了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任务,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相机。
随着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对光学设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如返回式卫星装备的对地观测相机,要求高分辨率光学系统,既要能经得住自动拍摄震颤,又要长期保持正常工作,这个重担又落在了王大珩和同事们肩上。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当卫星返回时,相机带回了拍摄的资料,成功看到了清晰的地面图像。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成功。“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而他们使用的先进“武器”之一,就是王大珩率领的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大型光学设备。这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王大珩和他的同事们承担起船用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的研制任务。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可循,一切靠中国人自己的创造性。
在开展国防光学任务的过程中,王大珩认为,研究所应该走“一竿子”的模式。这意味着,研究所除了负责研究设计之外,还要负责精密机械与仪器的制造和生产。“实践证明,这样做使科研与实际结合,既争取了时间,又保证了质量,可以取得又好又快的效果,还锻炼了一支科研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人才队伍。”王大珩的这一思想,对中国科学院在内的国内许多工程技术型研究所的办所方针起到了指导作用。这样的做法,对于培养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光学领域“大工匠”至关重要。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这是王大珩七十岁生日时自己作的一首诗,也是他从事光学一生的真实写照。
2002年3月,国际天文学联合将编号为1769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珩星”。这颗星,秉承着王大珩所倡导的“实事求是、审时度势、传承创新、寻优勇进”的科学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蓉、王晓慧. 赤子丹心 中华之光——记光学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N]. 学习时报, 2019-9-18.
2.赵亚辉. 王大珩,用“光”改变了中国[N]. 人民日报, 2011-7-22.
3.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技术科学部分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4.胡晓菁.赤子丹心,中华之光——王大珩传[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5.王大珩的科技强国梦.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http://www.mmcs.org.cn/gz/1224/2366/2371/2022-07/178658.shtml
本文来源:中科传播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点击下方微信名片> 添加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在本文留言!
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2. 科技文献大模型-星火科研助手面向中国科学院用户正式开通使用服务
3. 当不了项目负责人?经费太少?这个政策让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再烦恼!
6. 26岁破格升任独立PI,最新Nature论文跑赢诺奖实验室!
9. 博士第三年,中国女孩把“失败”研究送上Nature封面!
10.7年做了3站博后,论文被Nature接收后他马上买票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