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乡土故事(一)
我在山东潍坊生活了二十三年,前前后后听到好多民间故事,有些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的故事流传很广不再重复,有些光怪陆离或者过于庸俗的不便记述,有些地域性较强并且有一定的哲理,记录下来也是文化的传承。
一、奶奶讲过的故事。好多故事都忘了,有两个故事印象很深刻。
1,兄弟分家。父母去世以后两个兄弟要分家,老大很贪婪,把好房子好地都留给自己,把不好的房子和土地分给弟弟。春天到了,弟弟向大哥借种子,大嫂心狠毒辣,把高粱在锅里炒熟了再让弟弟播种,结果弟弟的田里只长出了一棵高粱,可能是掉到锅台上没有炒熟的那一粒种子。一天弟弟到田里去,看见一只大鸟在啄食高粱,就对大鸟说,我就这么一棵高粱你还来偷抢,也不可怜可怜我。大鸟说没关系,你回家准备一个口袋,明天天不亮就到这里来,我带你去捡点宝贝。弟弟半信半疑回家找了一个面袋子,早早到田里等着。大鸟说你趴在我脊背上闭上眼睛咱们走,飞起来以后只觉得耳边的风呼呼响。一会大鸟说到了下来吧,弟弟睁开眼睛一看到了东海边,地上到处都是金银财宝,弟弟很快就装满了一口袋,大鸟说咱们走吧,太阳出来就走不了。
弟弟回来以后日子很快就过好了,哥哥问怎么发的财,弟弟就把发生的故事叙说了一遍。哥哥说你也领我去见见大鸟,咱们弟兄两个共同发财。弟弟只好把哥哥领到田里,看见大鸟仍然在啄食高粱就对它说,你再行行好吧,再帮我哥哥一次。大鸟很不情愿地说,你们两口子人品不好,本来不想帮你们,但是看在你弟弟的面子上那就再去一趟吧,回去准备个口袋,明天天不亮在这里等着我。哥哥回家后把所有的口袋都找出来,怎么看都觉得小,最后还是媳妇出主意,把被子拆了,把棉絮掏出来做成一个大口袋。哥哥准备好了兴奋的一夜没睡,早早站在高粱下等待大鸟。还是趴在背上闭上眼睛,飞到东海以后把哥哥高兴坏了,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捡,大鸟催促快走吧,不然太阳出来就晒化了。哥哥还在拼命往口袋里装,大鸟又催促说再不走就没有命了。哥哥害怕了,可是口袋太大,装的宝贝太多,怎么也提不动拉不动。在太阳升起的最后一刻,大鸟独自飞走了,回头一看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大袋子,哥哥已经化成了一摊海水。
2,懒汉历险。有一个人特别懒,不洗衣服不洗脸,不刷锅也不洗碗。脸上的灰有一指厚,两个眼珠子都埋在油灰里,衣服常年不洗就像盔甲一样,走起路来就咔嚓咔嚓响,锅底结了一层厚厚的隔渣,饭碗又黑又厚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吃了饭就睡觉,夏天在阴凉的地方睡,冬天在向阳的地方睡,一天到晚就是吃饭睡觉。一天晚上来了一个贼,翻箱倒柜什么东西也没有找到,把他的锅扛起来就走了。懒汉想锅没了不行就在后面追,一直追出二里地。小偷看他靠近了,抽出腰刀对着懒汉的衣服砍了一刀,结果只划出来一道火光,又对着脸砍了一刀,吧嗒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掉在地上。懒汉害怕了就不再与小偷搏斗,回家看看锅还在,只是把隔渣扛跑了,摸了摸脸上油灰不见了,脸也光滑了,眼睛也露出来了。这件事对懒汉触动很大,从此以后就洗脸洗衣服、刷锅洗碗,然后就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不要贪、不要懒、不要坏。奶奶活到97岁,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把两个故事记录下来,也是对她的纪念。
二,父亲讲过的故事。父亲高小毕业,一辈子爱看书学习,毛笔字很好,当过生产队长、会计、保管、记工员、饲养员,当过夜校的民办老师。父亲已经去世七年了,五六十年前曾经给我讲过很多故事,把其中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1,换谷种。一个老头有五个儿子,共同特点就是懒,庄稼长的不好,日子过得很紧巴。一年冬天,老头把儿子们叫到一起说,东村有一家谷种好,我得去与人家换一点,说完背着自家的谷子就出去了,下午很晚才回来,然后对儿子们说,谷种好不容易给换了,但是人家说这个种子需要大肥大水,咱们得好好伺候着,长不好人家会笑话。第二年儿子们很勤快,又施肥又浇水,谷子长得又高又大。丰收后母亲熬了一锅又香又稠的小米饭,父亲问香不香,儿子们说种子好,饭真香。父亲说种子还是咱们家的,我就没去换,背上谷子在野外向阳的地方睡了一觉就回来了,只要勤快,什么样的种子都是好的。受到启发,儿子们变得勤快了,日子很快就过好了。同样一个种子,不一样的劳动,就有不一样的收获。
2,曲曲芽。初春时节,寒风料峭,一个秀才到野外捡柴火,发现向阳的洼地里长出了一小片苦曲,红红的叶子、白白的根茎很是鲜嫩,顺手就挖了一些准备回家蘸酱吃。可是到家以后他就想,这么新鲜的东西县太爷可能也没吃过,于是就去了县城。因为天色已晚衙门已经关闭,只能敲登闻鼓求见,县官听到鼓声只能穿好衣服重新升堂。秀才进去说老爷是父母官,为百姓操心很辛苦,自己找到苦曲舍不得吃就送来了。县官说念你是个读书人,又一片孝心赏你五两银子吧。秀才拿着银子回家做了个小买卖,日子很快就好了起来。哥哥看见弟弟的日子好了就问怎么回事,秀才把过程说了一遍。哥哥恍然大悟地说这还不容易,回家拿着镰刀绳子就去了弟弟春天挖苦曲的地方。这时候已经是农历八月份,苦曲早已长得一人多高,并且开花结籽。哥哥很快就割了一大捆,然后背着就去了县衙,也模仿弟弟敲了登闻鼓,县官问他有什么冤屈,他说来献苦曲。县官说你这是喂驴?大胆刁民竟敢戏弄本官,来人重打二十大板。同是一种植物,时间过了性质也就变了,做生意或者找对象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3,两个长工。春节过后,北庄的一个地主家里雇了一老一小两个长工。两个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懒,尽管地主做好吃的也磨破嘴皮子,就是早上不起床干活不出力。地主很无奈就想了个办法,一天晚上把老长工悄悄叫到屋里说,你家里孩子多缺吃少穿,咱们一年的工钱已经讲好了不会少给,额外再给你二十斤小米和一丈棉布,春天到了给孩子们换换衣裳喝点米汤,不要让别人看见赶紧送回家吧。老长工把东西背回家,老婆子害怕是不是偷了东家的东西,老长工说是东家额外给的,老婆子很感动让他回去好好干活报答东家。老长工回去天不亮就把小长工叫起来了干活,一边催促还一边埋怨,小小年纪怎么这么懒,小长工睡眼惺忪地说你是不是得了神经病。过了几天,地主又把小长工悄悄叫到屋里说,你老母亲一个人拉扯你不容易,工钱一分不少再给你二十斤小米和一丈棉布,让你母亲春天换换衣服吃点小米饭,别让人看见赶紧送回家去吧。小长工把东西背回家,老母亲问是不是偷的,他说是东家额外给的,母亲说回去好好干活报答东家。第二天鸡叫头遍就起来了,催促老长工起床干活,还说这么大岁数了就知道睡懒觉,老长工也纳闷怎么突然变勤快了。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加上风调雨顺大丰收,年底地主又多加了工钱,两个人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去了,并且约好明年再来。地主不一定都坏,不同的办法就有不同的结果。
4,两只蚊子。一只农村的蚊子和城里的蚊子交了朋友,一天农村的蚊子要请客,就把城里的蚊子请到农村。农村蚊帐少,农民干一天活特别累,躺下就睡着了,两只蚊子不慌不忙吃了个肚儿圆。城里的蚊子满意的离开了,走的时候说谢谢老弟,过一段时间我再请客。乡下的蚊子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让它去一趟城里的消息。城里的蚊子见面以后就说晚上我请客,不过城里人睡觉晚咱们得等一等。夜已经很深了两只蚊子才出发,每家每户都有纱窗根本就钻不进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破洞的纱窗,结果床上还撑着蚊帐,虽然转了很多圈也找不到钻进去的缝隙。这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城里的蚊子说咱们再找个地方吧。出来以后又找了几家还是飞不进去,城里的蚊子灵机一动就把乡下的蚊子领到一个破庙里,指着泥菩萨说吃吧。乡下的蚊子又渴又饿,趴上去就使劲啃了起来,吃了半天突然对城里的蚊子说,看着你们城里人又白又胖,怎么没有点人味。这是乡里人讽刺城里人的故事,后来我上大学进城了,见到乡里乡亲和农民兄弟总会用这个故事来提醒自己。
5,两个邻居。过去农村有两个老头是邻居,西邻的老头地多钱多日子好,有一个闺女出嫁了,就剩下老两口。东邻人多地少日子穷,种几亩薄田还有四个儿子。正月里西邻请东邻,两个老头对坐在八仙桌前,好酒好菜摆上来,桌子四条腿下面还垫着四个银元宝。两个老头吃喝说话很高兴,东邻的老头说明天我请你。第二天西邻的老头过来做客,相同的也是八仙桌,不同的是酒菜比较简单,桌腿下面没有银元宝,而是四个儿子每人抬一条腿伺候两个老头吃喝。事后两个老头各有感慨,西邻的老头说我有钱没人,东邻的老头说我有人没钱。不管穷富,日子总得过,不同的是西邻一天到晚死气沉沉毫无声息,东邻每天都是打打闹闹欢欢乐乐。一动一静反差太大,西邻的老太太就埋怨说,你看看人家虽然穷但是多欢乐,老头说改变他们很容易,说着把一个银元宝扔到东邻的院子里。东邻听到吧嗒一声响,捡起来一看是个大元宝,全家人立刻为怎么花怎么分这笔钱争吵了起来。老头气不过地说祸根就是钱,说着把元宝又扔了回去。正当西邻老头看热闹的时候,又听到吧嗒一声响,捡起来一看还是那锭银子。东邻又恢复了欢声笑语,西邻又恢复了死气沉沉。穷有穷的欢乐,富有富的苦恼,银子是个好东西,儿子也是个好东西。
— 2024年8月底记录于兰州
END
作者简介
董有山,1957年5月出生于昌邑县岞山公社太保庄村(现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太保庄村),1980年8月考入兰州大学哲学系,1984年7月分配到甘肃省委组织部,先后在办公室、研究室、党政干部处工作。2000年5月到兰州市政府担任秘书长。2006年6月担任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职称编审(正高),2017年8月退休。峡山区作家协会顾问。
初审:楚德治
二审:刘培珍
三审:卢广森
峡山文学
编辑:曹筝
排版:曹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