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最能“编”的一条村!

政务   2024-10-05 15:01   广东  

清新发布公众号特别推出《文化中国行》专题栏目,多维度立体式报道清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和美好精神追求,发现并讲述不一样的清新故事。


本期,带你探访清新最能“编”的村。


在清新区禾云镇沙河片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鸟笼村”——田心村。在上世纪鸟笼制作风潮最盛行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制作鸟笼。当地村民靠编织鸟笼,创造了百万元的产值,被时人称为“最能编的村”。



每月农历的初七、十七、廿七,田心村村民会把制作好的鸟笼带到沙河“天光墟”等着外地的收购商前来收购,客商们把沙河鸟笼带出清远,带出广东,销到了港澳甚至东南亚。


(2015年,外地客商来到沙河“天光墟”收购鸟笼)


(沙河鸟笼非遗传承人陈柱金在制作沙河鸟笼)

陈景华一家就是田心村里的鸟笼工匠家庭之一。陈景华的父亲陈柱金是清新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鸟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他影响,陈景华从10岁开始就学习编织鸟笼,至今已经将近30年了。


(沙河鸟笼文化行业代表陈景华)

“制作一个沙河鸟笼需要140道工序,分为选竹制料、做配件、雕花、穿笼四个步骤,除了钻孔、打磨需要电动工具帮忙外,其他工序都是手工完成。”陈景华介绍,制作精品收藏级的沙河鸟笼,选竹料也十分讲究,要选用生长期4到5年、竹节密度不高的毛竹。用好竹料做出来的沙河鸟笼,存放几十年都不会变形,不上釉也不会长虫,色泽一直保持金黄通透,受人喜爱。

(刮竹皮)


(制竹条)


制作沙河鸟笼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与坚持才能做好。清新沙河鸟笼工艺传承发展至今,来到清新游玩的客人都会知道清新沙河鸟笼,但鲜少会有买下一只精美的手工鸟笼带走的情况。如何才能将沙河鸟笼工艺传承发扬下去,陈景华的妻子薛杏桃,有了新的想法。

沙河鸟笼文化行业代表薛杏桃)

薛杏桃和陈景华一样,也是沙河田心村人。她认为,现在的沙河鸟笼需要转型升级,他们尝试把沙河鸟笼工艺融入到家居行业,走文创路线,为此,他们精心设计了一款名为“沙河小鸟笼”的文创产品。“这是一款触控式的智能小夜灯,还可以设计成为台灯、落地灯、手提灯等等,里面融入清远山清水秀的元素,让沙河鸟笼走进大众视野,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这一门非遗手工技艺。”

(沙河鸟笼工艺制作而成的形状、风格各异的灯饰)

每一个沙河鸟笼,都是时间与匠心的结晶,它们以竹为骨,以丝为络,编织出一幅幅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画面。在岁月的长河中,沙河鸟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向世人讲述着清新故事、传递着清新声音。





清新发布编辑部

部分来源:禾云镇人民政府

记者:王顺裕 邓芷瑜

编辑:邓芷瑜



清新发布
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