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晚,三岔河三农短视频平台计划和远嫁敦煌视频号作者网名微笑连麦直播朗读微笑的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
三岔河:大家好,今天2024年12月26日的晚上,我将和网友微笑一起来朗读一篇文章题目叫:《往事如烟,父亲和会宁第一代引洮人的苦难岁月》,欢迎大家光临聆听指点,谢谢大家!
三岔河: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网名微笑,女,祖籍会宁杨集人,初中毕业后为了生活远嫁敦煌,大部分时间相夫教子,种地为生,曾经做过幼教,开过出租车,现闲居在家,微笑她的视频号叫远嫁敦煌的会宁人下面请微笑和我,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文章吧
微信:(给大家打招呼后开始朗读)
在父亲的脑海中,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会宁代岔的小山村,永远是没有水,山上树少,庄稼连年歉收,春天风起扬尘满天,这里沟壑纵横,冬天光秃秃的山峦让人时刻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和迷茫。父亲来敦煌之前一直生活在干旱出名的家乡会宁代岔,已经83岁的父亲虽然现居住在敦煌,但人老思乡,父亲一直念叨和牵挂老家人生活的苦焦和村民对水的渴望。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 父亲时不时总会流露出心中遗憾和对当年仓促上马的甘肃引洮工程失败。不惑之年已经退休下来的我, 2020年春节期间,当时我从敦煌来到在嘉峪关工作的儿子家里,由于疫情期间,我无事所作,于是想起整理记录一下父亲这代引洮人那段苦涩的回忆。说实话,远嫁敦煌的我,在敦煌已经生活了整整三十六年。这么多年我一直生活在孤独,寂寞,习慌,生活的不习惯和忐忑不安之中。自从把父亲接到敦煌生活后,我的心才完完全全融入了敦煌,而对小时候一直生活的会宁老家,在我模糊的记忆中还是免不了时时牵挂。那是19年岁末的一天,我在手机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条信息是二爸的女儿明花给我发的,她发的是一张在家门口接自来水的照片。她说会宁老家代西也通自来水了,我太激动了,我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远在敦煌的父亲。电话中父亲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我知道父亲的泪是思乡的泪和为当年一起为引洮工程中牺牲的人而流的。这么多年,父亲虽然人搬迁在外,但他一直最惦记的是家乡的水。每次和父亲见面聊得最多的是引洮工程和希望会宁山区能通水,父亲是第一代甘肃引洮人,他们一代引洮人当年为了能把洮河的水引到甘肃中部干旱山区,他们一代人的付出和渴望,我们现在这代人是无法理解和想象。往事如烟,父亲时时记着第一代引洮人难忘的苦难岁月历程,也忘不了曾经参与引洮人的震撼。父亲对于在会宁生活和引洮工程回忆的闸门永远在敞开着........父亲回忆说,那时一九五八年,甘肃开始引洮工程上段苦涩的回忆。说实话,远嫁敦煌的我,在敦煌已经生活了整整三十六年。这么多年我一直生活在孤独,寂寞,习慌,生活的不习惯和忐忑不安之中。自从把父亲接到敦煌生活后,我的心才完完全全融入了敦煌,而对小时候一直生活的会宁老家,在我模糊的记忆中还是免不了时时牵挂。那是19年岁末的一天,我在手机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条信息是二爸的女儿明花给我发的,她发的是一张在家门口接自来水的照片。她说会宁老家代西也通自来水了,我太激动了,我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远在敦煌的父亲。电话中父亲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我知道父亲的泪是思乡的泪和为当年一起为引洮工程中牺牲的人而流的。这么多年,父亲虽然人搬迁在外,但他一直最惦记的是家乡的水。每次和父亲见面聊得最多的是引洮工程和希望会宁山区能通水,父亲是第一代甘肃引洮人,他们一代引洮人当年为了能把洮河的水引到甘肃中部干旱山区,他们一代人的付出和渴望,我们现在这代人是无法理解和想象。往事如烟,父亲时时记着第一代引洮人难忘的苦难岁月历程,也忘不了曾经参与引洮人的震撼。父亲对于在会宁生活和引洮工程回忆的闸门永远在敞开着........父亲回忆说,那时一九五八年,甘肃开始引洮工程上马,全会宁动员农民出工,成千上万人参加,去工地的必须是年轻力壮的,有技术的!要求参加引洮工程。杨集人(那时候杨集属于党岘公社管)也紧跟着响应了党的号召,动员青壮年参加引洮工程。厍河大队由书记张云星负责组织动员让厍河大队的中青年人踊跃报名,去参加引洮工程。三岔河:父亲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当时动员会上讲的话:“引来洮河水,不但能浇灌庄稼,还能解决生活用水,洮河水质是甜的,吃上对人好,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引水工程,引来洮河水,让大家摆脱没水浇灌庄稼,和没水吃的艰难岁月,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父亲听了书记的讲话”,父亲信心十足,就报了名参加。微信:58年那年,父亲说他才22岁,还未婚,他也同其他人一样表了引不来洮河水就不回家的决。当时父亲记得我们代岔东西两队共选报了二十二个人。除父亲以外,还有高家的斤定、蛋儿、高生福、王喜苍、李兴成、董家的石来、张宏德、张银娃、张向娃、李守业等等的人。村上安排分两批出发,第一批是当年三月去的,上了十二个人,第二批是五月初七出发的,父亲是在第二批出发的。父亲记得他们第二批参加引洮的人到大队集合,大队书记张云星作了欢送讲话,他说“我要求,我们厍河的十位青壮年,参加引洮工程,必须做到安安全全出门,平平安安归来,你们引来洮河水,就给会宁人创造了万年的幸福。”第二批厍河大队带队的由村主任贾聚川负责带队。和父亲同行的有我的大爷爷,大爷爷的儿子,董玉成等人。父亲他们出发后自己用扁担担着铺盖,衣服,吃得干粮,还有日用品,父亲由于年轻力气大还帮大爷担了一部分东西。父亲回忆说:那个年代没有交通工具,最好的交通是步行,那个代的人,劲真大,也很坚强,担着沉重的行礼,每天计划步行走六十里的路,遇到过河时,都把布鞋脱了,光脚走路,河里还有大小不一的石头,都舍不得穿,提在手里过河,多艰苦啊。每天赶时间,必须要走到有村庄的地方,晚上才能住店。在农户家里房沿下,台子上睡觉,路走累了,睡着象死人一样,能住到院子里,就放心了,不怕丟东西,农户给饭不吃,给水就喝。他们很有素质,啃着自带的干粮,回味着出发前书记讲的话,心里特别激动和开心,白天走路,脚磨起了好多的水泡,父亲年轻没经验,同行的高生福,比父亲岁数大,有一点经验,他用火把针烧红,挑烂了父亲脚上的水泡,把水挤了,就好多了,针烧红消毒,这样休息一晚上到第二天就没事了,又开始上路了,父亲路途中最深的印象是路过定西,第一次看到火车,父亲可高兴了,太神奇了!他第一次见到火车,那时,父亲像娃娃一样,看见火车像长长的一条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