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70后”“80后”来说
儿时的年味
是从爆米花那“嘭”的一声巨响中
开始的……
老式爆米花,又叫打米炮。在童年的记忆里,腊月一到,大街小巷、村头巷尾或集市赶会,随处可见打米炮的师傅和一边吃着米花一边玩耍的孩童。小时候,只要远远地听见了打米炮师傅的吆喝声,孩子们顿时便高兴起来,一路奔跑四处相告,像一阵风似的跑回家,舀一碗自家的玉米,飞快地赶到炸爆米花的小车旁,拿着一个袋子排起了队,全然不顾身后父母的喊叫声……
春节,家住漾濞县苍山西镇花椒园村的“80”后赵实成也和往常一样,带上老式手摇爆米花机来给四乡八邻炸爆米花。
“4年前,我去亲戚家杀年猪,看到有人炸爆米花,好奇之下我就想法子买来了一套老式手摇爆米花机,自己也学着炸。”赵实成介绍
老式爆米花勾起了他昔日记忆中的年味和情怀。此后,他便奔走于四乡八邻炸爆米花,想用这种方式留住昔日的乡愁。
春节,在一户办客的人家门前,赵实成找到一块空地,摆起了小摊,生起火,装填好玉米,架起老式手摇爆米花机,顺时针均匀地摇转着。不一会儿,随着“嘭”的一声巨响,顿时一阵白色的气雾腾起,蹦出一颗颗香脆的爆米花,塞满了整个袋子,瞬间,周围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米花的清香味和丝丝甘甜。
做客的乡亲听到响声后,也纷纷围过来看热闹,有的则跑回家拿来大米、黄豆、玉米,请赵实成炸上一炮。每炸出一炮,主人家都会热情地端着刚出锅冒着热气儿的米花,把香甜分享给周围的人。人们纷纷抓起刚炸出的爆米花,边吃还边夸赞道“你家的玉米种得肥”“你家的米晒得好”。小朋友们也毫不拘束,抓上满满的两把米花拼命往口袋里塞,一边塞一边忙着往嘴里送,顿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今天炸了9炮,生意最好的一次是在去年的大年初一,在云龙大浪坝赶集会,一天就炸了40多炮。”赵实成说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爆米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有少数像赵实成一样的“守艺人”还在坚守着,用传统技艺为年味增加了一抹昔日的情怀,让人们在时代飞速发展变化的当下能重拾那些记忆中难忘的人和事,找回那份久违的情趣与温馨。
漾濞融媒:杨佳燕
编辑:迟晓娟 刘林灵
责编:字昕
终审:苏建东